文章      动态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手机版动态     相关动态     |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xdial

http://sjzytwl.xhstdz.com/comxdial/

相关列表
文章列表
  • 暂无文章
推荐文章
【原创】增加值贸易与中国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
发布时间:2024-11-02        浏览次数:35        返回列表

文东伟

【原创】增加值贸易与中国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跨国公司研究中心)

摘要:基于企业销售目的地和贸易方式的异质性,使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本文估计了中国的增加值出口比率,并从增加值贸易角度讨论了中国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研究发现:不考虑企业销售目的和贸易方式的异质性,会高估中国的增加值出口比率;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低估了中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出口竞争力,高估了中国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导致了明显的比较优势逆转问题;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将中国制造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规模分别高估了60%和85%左右。

关键词:增加值贸易 比较优势 异质性企业 国家间投入产出表 全球价值链分工

JELClassification:F10, F14, F60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对外贸易急剧扩张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逆比较优势”或“反比较优势”现象(Reverse Comparative Advantage):即作为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规模却超过了技术先进的工业化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并与技术先进的工业化发达国家,如与美国之间存在着巨额的贸易顺差。中国出口和贸易顺差规模的急剧扩张,饱受诟病,特别是引起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不断指责和批评,他们认为正是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扩张导致了全球贸易失衡。基于这一认识,全球以中国为目标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与中国的贸易摩擦和贸易冲突不断加剧。这使得中国在中美和中欧等贸易谈判中处于十分被动和不利的地位。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的“逆比较优势”现象?较多研究从全球生产网络和国际分割生产的角度进行分析,即中国在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生产分工中处于低端的加工装配环节,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中包含有较多的进口中间投入和国外增加值,因此中国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规模的爆炸似增长只是一种“统计假象”(Statistical Illusion),中国的比较优势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即仍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国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规模的扩张,不是中国自身技术能力提升的结果,而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并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低端价值环节的结果(Lall,2000;Branstetter and Lardy,2006;Srholec,2007)。上述解释虽然符合中国的实际,但缺乏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即都没有定量给出中国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中到底包含了多少国外增加值和中国自身创造的增加值。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和国际分割生产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总值贸易核算体系可能会逆转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和比较优势,并夸大国家之间的贸易失衡程度。中国的出口规模,特别是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规模,真的出现了爆炸似增长吗?中国的出口中包含有多少来自中国自身创造的增加值?中国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贸易顺差规模真的如传统总值贸易统计所反映的那么巨大吗?中国真实的比较优势和贸易竞争力到底有多大?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中国的贸易格局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本文尝试利用最新的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采用跨国投入产出分析对上述问题进行评估和解读,从而揭开中国的“统计假象”,并纠正中国的“逆比较优势”现象。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背景下,揭示中国真实的出口能力和比较优势,克服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所带来的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逆转问题,有利于客观准确的评估中国对外贸易的格局以及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从而为中国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以及为中国的国际贸易谈判和反击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倾销调查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文剩余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总结与本文相关的主要研究文献,并指出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之处;第三部分给出理解中国增加值贸易和比较优势的研究方法;第四部分介绍本文使用的主要数据;第五部分给出中国增加值出口比率的估计结果;第六和第七部分讨论增加值贸易对中国出口贸易的比较优势以及双边贸易失衡的潜在影响。最后一部分为评述性结论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二、文献评述

1.对中国增加值出口和出口国内含量的相关研究及优缺点

国内外学者借助当前可获得的分析方法和数据库,主要从两条主线研究中国的增加值贸易和出口的进口含量或国内含量,从而分析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以及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问题。一条主线是利用跨国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估计中国的增加值出口比率或测算中国出口的进口含量或国内含量(文东伟和冼国明,2010;Johnson and Noguera,2012,下文简称JN;Wanget al,2013;Johnson,2014;Koopman, Wang and Wei,2014,下文简称KWW;王直、魏尚进和祝坤福,2015)。运用跨国投入产出分析的优势是不需要对中间投入进行人为的界定和加总,也不需要对中间投入的来源进行主观上的界定,但其缺点一是存在加总偏差问题,二是忽略了各部门内企业的异质性特征。如根据销售目的地的不同,各部门内存在以国内销售为主的企业和以出口销售为主的企业或出口和国内销售都重要的企业;另外,根据企业贸易方式的不同,各部门内存在加工贸易出口企业和一般贸易出口企业。另一条主线是利用微观企业层面的数据(即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估计中国出口的国内含量和国内增加值出口比率(Upward et al 2013;Ma et al,2015;Kee and Tang,2016)。这类研究的优势是考虑了企业的异质性特征,如销售目的地、贸易方式以及企业所有制等方面的差异。但其缺点是没有考虑国家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因此忽略了其他经济体在中国出口中的作用。这类研究也没有考虑企业之间,如国内销售企业和出口企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因而忽略或低估了国内销售企业在出口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企业层面的研究只能考虑产品部门,无法考虑非产品部门的影响,因此无法考虑非产品部门,特别是服务业与产品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从而忽略了服务业在中国出口的地位和作用,并导致中国出口的国内含量被低估。

与当前的研究相比,本文的贡献和创新之处主要来源于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我们提出了考虑企业销售目的地和贸易方式异质性的增加值出口比率的测算方法。二是,在我们提出的增加值出口比率测算方法的基础之上,我们构建了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并根据企业销售目的地和贸易方式对其进行了分解,从而考察了增加值贸易核算体系下中国比较优势的来源。三是与利用一般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如WIOD和OECD早期开发的投入产出数据库等的研究相比,我们使用的是区分了中国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的非竞争型的跨国投入产出表,考虑了行业内企业销售目的地和贸易方式的异质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宏观数据可能存在的加总偏差问题。四是与利用微观企业层面数据的研究相比,我们考虑了国家间以及企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从而一方面避免了对中间投入的人为的主观界定,另一方面也考虑了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国家间和企业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考虑了产品部门和非产品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从而能够考虑非产品部门在出口中的地位和作用,避免低估中国的增加值出口比率。五是与利用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研究相比,本文使用的是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避免了将中间投入根据海关商品贸易数据区分为国内中间投入和进口中间投入的主观性。

三、研究方法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背景下,要估计中国的增加值出口(Value Added Exports,VAE),既需要考虑国家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还必须考虑企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JN(2012)方法在估计增加值出口时仅考虑了国家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其核心假定是一个经济体各部门内的所有企业都是同质的,因此各部门内所有企业单位产出的增加值系数相同。JN(2012)方法可总结为:

图1.a 中国的增加值出口比率(所有部门的结果)

图1.b 中国的增加值出口比率(产品部门的结果)

注:1.RVAE_NJN_ICIO为考虑企业销售目的地和贸易方式异质性后,根据OECD的国家间投入产出表(ICIO)估计得到的增加值出口比率;RVAE_JN_ICIO和RVAE_JN_WIOD都为不考虑企业销售目的地和贸易方式的异质性,分别根据OECD的国家间投入产出表(ICIO)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估计得到的增加值出口比率。2.图1.a为考虑所有部门的结果,其中OECD的国家间投入产出表(ICIO)为34个部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为35个部门。图1.b为仅考虑产品部门的结果,其中OECD的国家间投入产出表(ICIO)为18个产品部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为16个部门。3.OECD国家间投入产出表(ICIO)以及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所包含的产品部门名称,本文没有单独列出,需要可来信索取。

资料来源:作者分别根据OECD国家间投入产出表(ICIO)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计算得到。

六、增加值贸易与中国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

1.增加值贸易与中国比较优势的行业来源

根据公式(4)和公式(5)我们根据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方法和最新的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分别测算并比较了中国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以企图评估增加值贸易如何影响了中国出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图2比较了中国各大类行业的传统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和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从图2我们看到:第一,与基于增加值贸易统计得到的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相比,除技术密集型行业之外,中国其他大类行业的传统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几乎都低于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这表明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高估了中国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能力和贸易竞争力,但却低估了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服务业以及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能力和贸易竞争力。第二,从中国各大类行业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的动态演变来看,无论是根据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还是根据最新的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中国农林牧渔业和采掘业以及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都呈下降趋势,而中国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则呈上升趋势。这反映出中国的出口能力和贸易竞争力正日益发生改变,比较优势正由资源能源型的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向技术密集型行业。但中国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服务业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却比较稳定,而且在1995年至2011年期间基本都小于1,反映出中国在这两个行业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第三,从各大类行业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数值大小的比较来看,我们发现,根据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方法,中国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数值规模在0.90至2.25之间,且呈迅速上升趋势;中国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的数值规模则在1.10至1.90之间,且呈下降趋势;中国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维持在0.70左右。中国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传统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在2000年之后急剧上升,从2005年开始都大于2;而中国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传统显示比较优势在2000年之后急剧下降,且从2005年开始都小于1.25。根据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估计,2005年之后中国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传统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明显的超过了劳动密集型行业,显示出中国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这与中国作为一个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事实不一致,而且我们也很难相信中国能够在短时期内迅速实现技术飞跃式或跨越式进步,从而导致中国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并使得技术密集型行业成为中国比较优势的来源。因此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将会导致逆比较优势现象,不能真实反映中国的比较优势。

根据最新的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中国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仅在0.70至1.32之间,呈缓慢上升的趋势,从2005年开始基本都维持在1.25左右;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在1.20至1.75之间,呈缓慢下降趋势,从2005年开始也基本维持在1.25左右。根据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从2005年开始中国技术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比较接近,可见中国的比较优势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即没有明显的从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向技术密集型行业。

图2 中国各大类行业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TRCA和NRCA)

注:AGR为农林牧渔业和采掘业合计;SER为服务业;MAN为制造业;LII、KII、TII分别为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

资料来源:作者利用OECD的国家间投入产出表(ICIO),根据NJN方法计算整理得到。

2.增加值贸易与中国各行业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的企业来源分解

根据公式(6)和公式(7)我们进一步对中国各行业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根据企业来源进行了分解,以说明中国比较优势的企业来源。表1给出了中国制造业各要素密集类型行业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的企业来源。我们看到,根据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中国制造业各要密集型类型行业的比较优势主要来源于一般贸易出口企业和加工贸易出口企业,其中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主要来源于一般贸易出口企业,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则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出口企业。

但根据增加值贸易统计测算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则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中国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显示比较优势主要来源于一般贸易出口企业和国内销售企业,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显示比较优势则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出口企业和一般贸易出口企业。这反映出中国国内销售企业较少为中国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出口提供中间投入,其原因是中国技术密集型行业出口主要使用的是进口中间投入,而不是国内中间投入。

七、讨论:增加值贸易与中美贸易顺差

根据公式(8)和公式(9),我们计算并比较了中国技术密集型行业和制造业整体与美国的总值贸易顺差规模和增加值贸易顺差规模(图3)。

图3 中国技术密集型行业和制造业整体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规模

注:1.左纵坐标单位为百万美元,右纵坐标单位为%。2.BALGR为总值贸易顺差,BALVAFD为增加值贸易顺差,高估程度根据公式[(BLAGR-BALVAFD)/BALGR]×100计算得到。3.TII和MAN分别代表技术密集型行业和制造业整体。

我们看到,按照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中国技术密集型行业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在2000年之后开始急剧扩张,从2000年的122.11亿美元迅猛增加到2011年1165.70亿美元。技术密集型行业成为了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然而根据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情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995年以来中国技术密集型行业对美国的增加值贸易顺差规模并没有像总值贸易顺差规模那样出现爆炸似的增长,即使到2011年中国技术密集型行业对美国的增加值贸易顺差规模也仅为168.39亿美元,不到200亿美元。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相比,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将中国技术密集型行业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规模高估了85%左右!

从整个制造业来看,与增加值贸易统计相比,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也将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规模高估了60%左右。以2011年为例,中国制造业与美国的总值贸易顺差规模高达2395.20亿美元,而增加值贸易顺差规模则仅为905.89亿美元,不到1000亿美元。与增加值贸易统计相比,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将中国制造业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规模高估了62.18%。

八、评述性结论与进一步研究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角度出发,通过考虑企业销售目的地和贸易方式的异质性,采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和OECD最新开发的国家间投入产出数据库(ICIO,2015年版),估计了1995年至2011年中国的增加值出口比率,并进一步讨论了增加值贸易对中国比较优势动态演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不考虑企业销售目的地和贸易方式的异质性将会高估中国的增加值出口比率,高估幅度达到15%左右。第二,中国的增加值出口比率呈现出先迅速下降后缓慢回升的演变趋势,即从1995年至2005年,中国的增加值出口比率下降较快,反映出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在加深;2005年之后中国的增加值出口比率有所回升,反映出中国自身的增加值创造能力有所增强。第三,与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相比,增加值贸易更准确和真实的反映了中国出口贸易的格局和比较优势。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背景下,由于加工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逆转了中国的贸易模式和比较优势,高估了中国的出口竞争力,特别是高估了加工贸易特征尤为明显的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贸易竞争力,因而无法真实反映中国的比较优势和贸易竞争力。通过与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方法的比较分析发现,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纠正了传统总值贸易统计方法所导致的贸易模式和比较优势的逆转问题。

上述研究结论表明,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没有真实揭示和反映中国的贸易模式和比较优势。从全球价值链分工和增加值贸易的角度揭示中国真实的出口能力和比较优势,克服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所带来的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的逆转问题,对于中国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以及为中国的国际贸易谈判和反击针对中国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倾销调查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由于高估了中国的出口规模,特别是高估了制造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规模,因此会夸大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工资和就业增长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弄清中国真实的出口能力和出口规模,对于客观评估出口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和福利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Branstetter, Lee and Nicholas Lardy, 2006, China’s Emergence of Globalization[R], NBER Working Paper No.12373.

[2] Chen, Xikang, Leonard, Cheng, Fung, K.C., Lawrence, Lau,2008, The Estimation of Domestic Value-Addedand Employment Induced by Exports: An Application to Chinese Exports to theUnited States [M], In: Yin Wong, Cheung, Kar Yiu, Wong (Eds.), China andAsia: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teractions. Routledge.

[3] Chen, Xikang, Leonard, Cheng, Fung, K.C., Lawrence, Lau,Sung Yun-Wing., Zhu K., Yang C., Pei J., Duan., 2012, Domestic Value Added and Employment Generated by Chinese Exports: AQuantitative Estimation[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3(4), 850~864.

[4] Dean, Judy, Fang, K.C., Wang, Zhi, 2011, Measuring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the Caseof China [J], Review of InternationalEconomics, 19 (4), 609~625.

[5] Dietzenbacher, Erik, Bart Los , Robert Stehrer , MarcelTimmer and Gaaitzen de Vries, 2013, TheConstruction of World Input–Output Tables in the WIOD Project[J], EconomicSystems Research, 25(1),71~98.

[6] Johnson, Robert C., and Guillermo Noguera, 2012, Accounting for Intermediates: ProductionSharing and Trade in Value Added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82(2), 224~36.

[7] Johnson, Robert C., 2014, Five Facts about Value-AddedExports and Implications for Macro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J], Journal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8(2)2, 119~142.

[8] Kee, Hiau Looi., and Heiwai Tang, 2016, Domestic Value Added in Exports: Theory andFirm Evidence from China [J], AmericanEconomic Review, 106(6), 1402~1436.

[9] Koopman, Robert, Zhi Wang, and Shang-Jin Wei, 2012 ,Estimatingdomestic content in exports when processing trade is pervasive[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99,178~189.

[10] Koopman, Robert, Zhi Wang, and Shang-Jin Wei, 2014, Tracing Value-Added and Double Counting inGross Export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4(2), 459~94.

[11] Lall, Sajaya, 2000, the Technological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Developing CountryManufactured Exports [J], Oxford Development Study, 28(3), 337~369.

[12] Ma,Hong., Zhi Wang and Kunfu Zhu, 2015, DomesticContent in China’s Exports and Its Distribution by Firm Ownership[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43,3~18.

[13] Melitz, 2003, the Impact of Intraindustry Trade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 [J], Econometrica, 71 (6), 1695~1725.

[14] Srholec,M., 2007, High-Tech Exports fromDeveloping Countries: A Symptom of Technology Spurts or Statistical Illusion? [J],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 143(2), 227~255.

[15] Timmer Marcel, 2012, the 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WIOD): Contents, Sources and Methods[R], Working Paper No.10.

[16] Upward, Richard.Wang, Zheng. Zheng, Jinghai, 2013, WeighingChina’s Export Basket: The Domestic Content and Technology Intensity of ChineseExports [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41,527~543.

[17] Wang, Zhi., Shang-Jin Wei and Kunfu Zhu,2013, Quantifying Internationalproduction Sharing at the Bilateral and Sector Levels[R], NBER Working Paper, No.19677.

[18] 王直、魏尚进和祝坤福:《总贸易核算法:官方贸易统计与全球价值链的度量》[J],《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9期。

[19] 文东伟、冼国明:《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与出口增长》[J],《经济学季刊》2010年第9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