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已发现约150余种蛋白质通过糖基化磷脂酰肌醇(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 GPI)锚定于细胞表面,包括补体调节蛋白、细胞粘附分子、淋巴细胞分化抗原、肿瘤标志物等,它们参与了重要的生命过程,如细胞识别、生长、分化和程序性死亡等。人类造血细胞质膜上表达的分化抗原(CD)约10%是锚定蛋白,它们对造血细胞的生成、分化、成熟等起着重要作用。人类细胞质膜上表达的CD如:CD46、CD55、CD59等也属GPI锚定蛋白,它们对机体的免疫功能起着重要作用。人体中能水解GPI、释放锚定蛋白的酶只有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specific phospholipase D, GPI-PLD)。人血浆中存在大量的GPI-PLD,约5~10μg·L~(-1)。不同疾病患者其血浆酶活性改变不同。肝脏、骨髓和胰腺是人血浆GPI-PLD的主要来源,白细胞与白血病细胞也能表达该酶。
我们首次采用PCR-SSCP方法、测序技术检测了湖南地区汉族121名白血病(Leukemia)患者、62名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109名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GPI-PLD基因外显子1区及外显子25区多态性分布情况;同时利用自制具完整GPI结构的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做底物通过TX-114分相,定量检测了三组人群白细胞GPI-PLD活性及该基因多态性分布与酶活性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显示,白血病患者、SLE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GPI-PLD基因外显子1区均存在14处核苷酸改变:转录起始点上游-28A→C、-21C→T、-14G→A、-13G→C、-9T→C、-8G→C、-7G→C、+4T→G、密码子14TTG→AAG (Leu 14 Lys)、密码子17CTC→GTC(Leu 17 Val)、密码子20AGA→AAA(Arg 20Lys)、密码子21GGT→GGG(Gly 21 Gly)、密码子30GTA→ATA(Val 30 Ile);密码子17与密码子30同时变异在白血病人与正常人群中具有显著性差异;另转录起始点上游-24C→T仅存在于SLE人群中,此变异在
SLE与正常人群中具有显著性差异;该基因外显子25,即仟0496
G—A均存于三组人群中。经SSCP检出阳性率分别为 1E患者
25.sl0、白血病患者34.71o、正常人31.19o。检测62例SLE患者
外周血白细胞GPIILD活性(转化底物百分率),发现SLE患者酶活
性较正常人门09名)显著性增高:检测1刀例白血病患者(包括A
组:5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组:4O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
血病;C组:19例慢胜粒细胞性白血病;D组:5例慢性淋巴细胞性
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GPIPLD活性,发现A、D组患者酶活性较正
常人显著性增高、B、C组较正常人显著性降低,A、B、C、D各组
之间酶活性改变均具有显著性。证实湖南地区汉族白血病人、系统性
红斑狼疮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GPIILD基因具有多态性,且
密码于17与密码子30同时变异的频率在白血病人与正常人群中具有
显著性差异,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上4位碱基变异在SLE与正常人
群中有显著性差异;该酶在白血病人、SLE患者白细胞中的活性有改
变,不同类型白血病人酶活性改变不同,SLE患者酶活性较正常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