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动态
第四届汉语历史词汇与语义演变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2024-11-10 17:07

     10月14日至15日,第四届汉语历史词汇与语义演变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和重庆师范大学联合主办,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来自国内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四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作了大会发言。      

第四届汉语历史词汇与语义演变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周泽扬校长致辞

会议开幕式由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汪维辉教授主持,重庆师范大学校长周泽扬教授、文学院院长张全之教授致欢迎辞,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主任方一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吴福祥研究员代表主办方致辞,通报了此次会议的筹备情况。

本次会议采取发言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共进行了8场报告。蒋绍愚、方一新、吴福祥、王云路、董志翘、汪维辉、徐时仪、洪波、李宗江、杨永龙、唐贤清、张生汉、何洪峰、赵长才等34位代表先后作了大会发言,就汉语历史词汇和语义演变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蒋绍愚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蒋绍愚教授以概念场为背景详细考察了“启―开”和“闭―关”两组常用词在时间上的替换和词义上的演变。立足于此,蒋先生提出编纂汉语历史词典的构想:“编纂汉语历史词典的目标是要把汉语词汇历史演变的脉络和时代描写清楚,然后再说明这个脉络上各个节点的时代”,可以先从编撰一部中小型历史词典开始,逐步推进。这一构想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赞同,进而引起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方一新教授发言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主任方一新教授结合汉字形体、文献用字、语义基础、方言例证等多个方面对古代汉语中“鸡豚”、“狗彘”并提的语言现象作了周密的考察与解释,认为二者连言可能出于音步需要:两个音节构成一个音步,由此两两组合。方先生指出,古人表述容有不周,以今天的情理去推断、校释,可能会陷入先入为主的泥沼。      

吴福祥研究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吴福祥研究员从宏观角度对语义演变、词汇演变进行了缜密讨论,不仅详细阐释了语义演变和词汇演变的内涵、类型以及所蕴含的机制,同时对二者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加以详实论证。他还谈到历史语义学和历史词汇学这两个分支学科的关系:前者以语义演变为研究对象,讨论人类语言语义演变的路径和模式、机制和动因、共性和制约;后者以词汇演变为对象,聚焦于词汇的产生、消亡和更替以及词汇系统和词库结构的重组和变迁。      

王云路教授发言

浙江大学王云路教授通过考察研究现代汉语中“凌晨”、“习惯”等一系列复音词的构词方式和语义演变,提出核心义与同步构词对分析和理解复音词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前者从语素意义上考察一致性,后者从结构上考察一致性,两两结合,能够比较透彻地阐释复音词,尤其有助于解释同类复音词、同义复音词产生的脉络关系。      

董志翘教授发言

南京师范大学董志翘教授利用汉文佛典这一历史文献,对中古汉语中常见的复音形式“何忽”、“那忽”的演变进行了研究,指出“何忽”的扩展形式是“如何忽”、“云何忽”、“如何忽然”、“云何忽然”、“云何忽尔”;“那忽”的扩展形式是“奈何忽”、“奈何忽然”、“奈何忽尔”、“奈何忽焉”,其中的“忽”具有实义,不宜处理为词尾。      

汪维辉教授发言

浙江大学汪维辉教授以词汇史的眼光来考察了从“柢”到“蒂/底/地”、从“绘声绘影”到“绘声绘色”的演变,详细阐明了前者的讹变现象、后者的改换现象,并强调“有关词汇史上这种饶有趣味的演变实例当不在少数,值得我们继续挖掘和梳理”。      

徐时仪教授发言

上海师范大学徐时仪教授对汉语史词汇进行宏观思考,认为汉语词汇学的研究关涉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和中国语言学史的研究,有关术语的变更与学科的分合是一个事关汉语词汇学和中国语言学发展的十分严肃的学术问题,“所谓‘语汇学作为语言学的分支学科’至少在目前还很不成熟,过于仓促地为创立新说而割裂词汇学无论是对词还是对语的研究皆有害而无利。汉语词语研究的正途是紧扣汉语自身特征,在词汇学架构内多做实学实证的深入探讨,不宜为标新立异而另立门户”。

此外,有的论文探索了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新方法,如闽南师范大学陈练军副教授《汉语复合构词式的能产性变化》,以“[X+]N”构词式为例,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汉语复合构词的能产性做了定量和定性分析;有的利用历史文献、出土文献研究汉语词汇和语义演变,如陕西师范大学黑维强教授《论唐宋以来民间契约文书套语句式的语言研究价值及相关问题讨论》,探讨了唐宋以来以契约文书为代表的民间文书中的套语句式,强调合理利用民间文书能有效考释一些生僻词义、揭示一些语音现象和进行文字校勘;有的综合运用方言、民族语或其它语言考察历史词汇,如湖南师范大学唐贤清教授《湘语、西南官话交界地带“在 X”虚化的渐变性及相关问题》,从方言的角度对湖南境内、湘语-西南官话交界地带表持续与进行的处所成分“在X”进行了多样性的考察,提出“在X”虚化的“湘语型 > 西南官话型”渐变走廊,并重构了其多变面貌的形成过程。总的来说,会议议题集中,讨论充分,是一次针对性强、专题性突出的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共同关心的话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既开阔了学术视野、丰富了学术知识,又增进了学术友谊,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汉语历史词汇和语义演变研究。

15日下午,闭幕式由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王云路教授主持,北京大学蒋绍愚教授发表讲话。蒋先生指出本次研讨会意义深远,展现了汉语词汇和语义演变研究领域的飞速发展,会议上呈现出的不少研究成果,角度新颖,深入细致,将进一步促进汉语历史词汇和语义演变研究。最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杨永龙研究员对本届会议作了简要扼要的总结,他认为此次会议会务细致周详,讨论热烈充分,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并代表主办方向与会专家、会务工作人员表达了谢意。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第四届汉语历史词汇与语义演变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jzytwl.xhstdz.com/quote/60878.html 
     栏目首页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物流园资讯移动站 http://sjzytwl.xhstdz.com/mobile/ ,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