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巨头加码!超200家外资机构涌入A股,拥抱中国市场
2024-11-10 17:2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巨头加码!超200家外资机构涌入A股,拥抱中国市场

  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双向开放稳步推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有机组成部分的外资机构,如何看待一系列变化?如何看待不断演进的中国市场?近期,多家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负责人接受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采访,其中不乏“百年老店”的中国区掌门人,一起分享了在中国投资布局的切身感受。

  当前,在国内的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多个领域,外资持股比例限制逐步取消,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外商全资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在外资金融机构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的背后,正是中国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的真实彰显。

  中国市场具备独特吸引力

  对于全球投资者而言,进入中国市场,配置中国资产,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恒生中国副董事长兼行长宋跃升认为,中国证券市场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曾经,外国金融公司只能在拥有少数股权的合资企业中运营,这意味着中资合作方对企业拥有最终控制权。2020年4月起,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有所放开,使得外资参与度不断提高。目前,中国股市规模超过80万亿元,债市规模超过140万亿元,均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截至2022年6月,外资持有4.2%的中国内地股票市值和2.6%的内地债券市值,相比2017年的1.9%和1.3%均大幅提高。

  贝莱德中国区负责人汤晓东表示,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在于,它既有发达市场的质量,又兼具新兴市场的增长潜力,“这些特质是全球其他市场无法替代的,使得中国在全球投资者的整体资产配置中具有独特意义。”

  “很多年前,外资金融机构可能更多的是把中国看作一个重要的融资市场,在中国的业务主要是服务国内机构投资海外股票、债券、房地产市场等。最近几年,明显感觉中国已经变成了一个重要的投资市场,对海外机构来说,配置中国资产变得越来越重要。”荷宝中国区总监晋美表示,全球资管规模排名前10的资管机构均已在中国开展业务,作为荷兰最大的独立资产管理公司之一,荷宝始终从集团战略层面积极拓展中国市场,希望借助在国际市场的经验,为中国市场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资本市场已成为全球资产配置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截至2022年8月,已有银行、券商、基金及其他各类共计200多家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A股市场,持续加大中国市场投入。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兼行政总裁王云峰表示,中国金融业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稳步提升,而金融业开放也正超越过去以吸引外部资金为主要目的的模式,上升至从制度和机制上更好地对接国际金融市场、融入国际金融体系的层面。

  “我们在服务境外客户过程中,感受到中国市场是全球投资者不可忽略的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总经理孙冬青表示,公司下一阶段的业务重心,仍将聚焦于发展二级市场业务,实现财富管理业务与资产管理业务的双轮驱动,目前公司正在申请公募基金销售以及融资融券业务牌照。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们看到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决心是坚定的,中国企业不断创新、追求更高水平增长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花旗中国首席执行官、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林钰华表示,基于这些积极信号,花旗客户坚持在华发展,希望通过壮大中国业务,进而推动其亚太区业务的发展。

  施罗德投资集团总裁郭炜表示,中国对全球投资者始终有独特的吸引力,“与发达市场相比,中国资本市场的Alpha超额收益机会依然显著。与成熟市场相比,中国市场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机构化程度相对较低,但容量较大,流动性较好。这些因素的结合形成了一个投资者寻求Alpha的理想市场,提高了投资组合的总回报。”

  范达集团中国区CEO唐华表示,不论是投资渠道、行业准入方面的政策,还是产品供给方面的改革,中国都为外资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外资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净流入,2021年更是创下过去五年新高。这是外资对中国经济前景信心的体现,也是对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肯定。

  多项政策惠及外资本土化发展

  外资在中国金融市场施展拳脚,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自2020年起,期货、基金和证券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逐步取消,诸多知名国际金融机构加快了在中国投资展业的步伐。

  在谈及深刻受益于哪些政策时,多家外资机构均提到,放开外资金融机构持股比例限制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近年来,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就是对外资金融机构持股比例限制的放开。”林钰华告诉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持股比例的放开为花旗创造了新机遇——申请设立独资证券公司和期货公司。

  截至目前,在中国展业的外资控股券商已达9家,其中摩根大通证券、高盛高华证券均为外资全资券商,在瑞信证券于9月发布股权转让公告后,第三家外商独资券商也呼之欲出。另外,青岛意才证券、渣打证券、日兴证券、法巴证券等外资控股券商的设立申请已处审核流程中。

  在公募基金领域,贝莱德基金、富达基金、路博迈基金率先成为外商独资公募,范达基金、施罗德基金、联博基金等机构也递交了外商独资公募的设立申请。在私募领域,根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截至今年2月,外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已达40家,其中2016年成立的桥水(中国)投资目前管理规模已突破100亿元。在期货领域,摩根大通期货已于2020年6月成为中国境内首家外商独资期货公司。

  与此同时,跨市场业务的不断拓展也为外资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度融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更大空间。唐华表示,QFII/RQFII制度推出后,范达得以直接参与中国资本市场。范达与中国机构合作,在美国纽交所发行了多只投资中国A股和境内人民币债券的ETF基金,均为美国市场首创。孙冬青也提到,近年来大力发展跨境业务已成为中国证券行业乃至整个金融领域的共识。野村东方一直致力于成为跨境业务尤其是中日跨境业务的综合金融服务公司,在过去一年中,公司在跨境资本引荐和吸引外资投资境内市场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渣打中国副行长兼企业、金融机构及商业银行部董事总经理鲁静表示,去年,渣打全面参与了债券通“南向通”首日交易。今年,渣打香港成为中国境外市场上首家获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直接参与者资格的外资银行。渣打将继续积极为中国债券市场引入海外投资者,帮助海外企业顺利落地对中国的投资。

  随着越来越多的对外开放政策落地,外资在中国的业务版图也越来越宽广。采访中,外资机构十分重视养老金体系第三支柱改革试点这一利好,相信该政策将对外资在华开展业务起到促进作用。

  富达国际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黄小薏也表示,富达目前是美国401k养老金的第一大管理人,随着中国三支柱养老体系的不断发展以及城乡居民对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需求的提升,富达也希望能适时推出这类产品和服务,积极参与中国养老市场。

  坚定布局,差异化拥抱中国市场

  面对与本土机构的竞争,拥抱本土化的外资机构如何在中国市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市场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也成为外资机构发展战略的重点。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瞄准中国潜力巨大的财富管理市场,诸多海外资管机构纷纷投入人力、资本坚定布局,谋求公募、投顾、基金销售、融资融券等牌照。财富管理品牌与客户信赖的建立非一日之功,需要多年的深耕,这也恰恰说明这些外资机构在中国的发展并非着眼于短期。

  鲁静告诉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在纷繁复杂的国际背景下,2022年上半年渣打中国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势头良好。来自中国的网络收入也实现强劲增长,中国继续成为渣打集团网络收入贡献最大的市场。

  花旗方面则表示,为支持客户在中国的长期发展,花旗正加紧广招英才。目前,服务新经济发展的商业银行部正在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招聘多名客户经理,其中三分之一常驻粤港澳大湾区。另外,花旗年内将招聘600名金融科技人才,拓展对中国客户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瑞信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兼瑞信证券(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知鸷表示,中国市场在瑞信的全球和亚太地区战略中至关重要。“未来,瑞信在中国的工作重心会放在如何更好地参与中国金融改革上,推动瑞信在中国业务水平的不断提升。瑞信将培训本地人才,鼓励本地人才内部晋升,使他们成为扎根中国且具有国际视野的新一代国际金融专家。”

  接受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采访的多位外资机构中国区负责人均表示,即便是在海外拥有雄厚的资本、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但实践中,外资机构在中国的展业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如何做好差异化竞争是关键。

  “说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碰撞,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后的确或多或少会有‘水土不服’的情况。中国市场很大,层次也很深,在中国实现成功发展的路线和战略可以说非常多元化。”晋美直言。在他看来,外资机构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需要充分考量其市场结构、基础设施、投资者偏好、投资策略等方面的独特之处,但这些挑战并非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据介绍,目前荷宝继续加大对本土市场投研团队和能力建设的投入,把海外领先的可持续、量化等投资经验运用于中国市场。

  路博迈集团亚太区负责人、路博迈基金总经理刘颂认为,外资机构要做出更多融合国际化基因又更适合中国市场的资管产品,更好地为国际和国内投资者双向服务。其中,既包括把中国投资的机会介绍给全球投资者,引入国际资金,又包括利用类似QDLP这类业务渠道,把海外优秀策略介绍给中国投资者。此外,外资机构可以深耕中国的上市公司,融合国际化的ESG投资和评价标准,打造出更适合中国上市公司的评价体系,推动行业建设。另外,外资机构在REITs等另类投资领域同样也有机会。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注册制改革不断深化,境外投资者已经成为A股市场的重要参与者,A股市场与海外市场的互联互通也愈加紧密。摩根士丹利证券总经理钱菁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作为外资控股券商,摩根士丹利证券施展了全球平台的优势,在众多具备市场影响力的项目中引入长线的优质境外投资者,帮助A股上市公司优化股权结构。”

  在另类投资领域,外资的进入也开阔了中国资本市场视野。博枫董事合伙人、中国区负责人司徒默表示,作为全球领先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博枫期待利用全球知识和资源,投身于中国市场涌现的新机遇。例如,在投资者身份之外,博枫亦是物业运营商,可以把领先的运营专长和经验带入博枫投资的地产项目,注入可持续发展和零碳的实践。

  持续扎根中国,期待更多开放红利

  伴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越来越多顶级外资机构选择扎根中国,在中国经济“引进来、走出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最近几年,不少机构更是加速推进在华展业,期待抓住更多开放红利。

  瀚亚投资中国区负责人邵昕表示,相对于国内同行而言,外资资管通常面临着诸如人才紧缺、本地资源不足、内部合规和本地政策需要平衡等问题。“瀚亚投资和母公司保诚在亚洲与中国的运营时间较长,这让我们对中国市场有充分了解,而公司内部也一直强调本土化运营模式,帮助我们充分平衡本地与总部的发展目标。我们希望看到原有的政策保持稳定,同时也期待更多的利好政策出台,让外资可以进一步融入本地市场,获得进一步自由竞争与发展的空间。”

  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是中国长期坚持的国策,2018年以来金融业对外开放掀起了新一轮热潮。对于中国金融开放和资本市场发展,受访外资机构都积极建言献策。

  汤晓东认为,中外资金融机构各有优势,相互学习借鉴,有利于提高中国金融体系的整体实力。可以看到,相关监管机构都在努力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这无疑是非常重要且及时的,有助于提升海外投资者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认知。贝莱德期待国内外资本市场进一步融合,希望政策能为人员跨境交流、知识共享及资金跨境流动等提供更多灵活性与便利。

  刘颂表示,在目前的金融开放进度上,牌照方面是放开的,但是在实际业务层面,尤其是资本市场资金流动的便利性上,希望看到更多的政策扶持。

  在引进外资方面,林钰华表示,随着互联互通的发展、成熟,海外投资人进入中国市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境内股票市场的对外开放更加多元,包括港股通、沪港通、沪伦通、中瑞通、ETF在内的渠道越来越多,未来可根据需要搭建联通海外市场的更多渠道。花旗一直深度参与互联互通,作为存托银行包揽了目前所有的沪伦通项目,若互联互通渠道能更好地整合,将有助于投资者更高效地了解、参与中国市场,进一步把海外资金“引进来”。

  宋跃升也提出四点建议:一、通过完善国内债券信用评级体系,与国际标准衔接,助力提升外资对信用债的需求;二、通过发展私募股权等市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三、在退市机制上,畅通被动、主动退市渠道,促进优胜劣汰,优化上市公司质量;四、金融开放不等于资本账户完全开放,资本账户开放过程必然是稳健而有序的,需要不断完善风险防控体系。

  在开放中茁壮成长

  作者:许盈

  开放,是贯穿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与深化改革历程的最强音。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资本市场以“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为目标,向着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稳步推进。机构方面,2020年4月1日起全面取消证券、基金、期货公司的外资股比限制,外资机构在业务范围和监管要求上享受国民待遇;市场和产品方面,QFII/RQFII额度限制已全部取消,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不断深化,期货国际化品种范围不断拓展,风险管理工具日益丰富,A股纳入了国际知名指数并不断提升比重。

  今年8月1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将“统筹开放和安全,扩大高水平双向开放”列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明确“坚定不移推进市场、机构、产品全方位制度型开放”。

  在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型双向开放的发展道路上,外资机构也不断加码中国业务。近年来,包括银行、投行、资管、保险、期货等诸多外资机构密集落子中国,成立全资或合资企业,申请业务牌照,投入大量人力与资本,扎根中国本土市场。

  开放,已为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就在昨日,监管部门宣布,正在研究制定外资适用特定短线交易的制度安排,以提高外资投资A股的便利性。长期来看,外资机构在中国的扎根有助于带来大量境外增量资金、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丰富的业务模式。同时,外资“鲶鱼”的到来,也丰富了中国资本市场参与者的多样性,不仅带来国际化的经验,且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尤其是在ESG、绿色可持续金融、量化与衍生品、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REITs等领域打开更广阔的国际视野。

  对于全球投资者而言,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中国拥有全球第二大的股票和债券市场,股市规模超过80万亿元,债市规模超过140万亿元,蕴含着巨大的财富管理机会。

  正如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总经理孙冬青所言,看好投资中国的长期价值,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孕育着大量的投资机会,尤其是经济的全面结构化转型中,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和消费升级、双碳和共同富裕政策等提供了诸多成长行业的结构性投资机会。“长期投资中国的信念是坚定的,不会因为短期内市场的波动改变对中国市场的战略和决心。”——这是受访外资机构的共同心声。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巨头加码!超200家外资机构涌入A股,拥抱中国市场】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jzytwl.xhstdz.com/quote/61621.html 
     栏目首页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物流园资讯移动站 http://sjzytwl.xhstdz.com/mobile/ ,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