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压力解析|你的压力是否已经超标?
2024-11-10 18:39

压力解析|你的压力是否已经超标?

我太“南”了,前段时间成为流行语和口头禅。这正是现代人生活状态真实写照。

我们是真的“难”,不是假的“南”。

心理学上,按照强度将压力划分为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叠加性压力破坏性压力

王天根(北京大学医学部,2003),如果长期承受过大的压力则会导致不良的健康后果。过度的压力可引起各种各样的身体疾病及精神和心理疾患。吸烟、酗酒、自杀和反社会等不良行为也与压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陆阿芳(华中师范大学硕士,2020)指出,知觉压力是影响自杀意念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个体知觉到的压力越大,其产生自杀意念的概率就越高,从而实施自杀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各行各业不论职位高低,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存在压力。教师有教学压力和科研压力,医生有病患压力,“打工人”有工作压力等等,只要我们活动于社会中,我们就会被各种形式的压力包围。

现代人的压力来源多种多样,如图为2020年美国相关调查显示的不同年代的压力来源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人们的压力来自各个方面,金钱、工作、家庭、人际关系等等。但是不论年代,对的担忧都是最大的压力来源。此外,年轻一代中工作压力位居第二名。

前段时间,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在实验室留下长篇遗书自杀事件令人惋惜。近年来,研究生自杀事件不断增加。2017年西安交大博士生自杀、2018年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自杀、2019年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自杀……中国高校学生自杀率不断增加。不仅是学生,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86%的职场人士表示自己存在工作压力。

 

不仅是中国,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日本今年10月份的自杀人数超过新冠死亡人数,韩国2020上半年自残人数比去年同期猛增了近40%,自杀率也有所上升,美国军人自杀率2020年上涨20%……

 

可见,压力不分种族,不分国籍,是一种普遍现象,与人的发展共存。

为什么我们人会产生压力呢?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性动物,所以各种行动都要受到社会的制约。但同时我们在内心深处又存在独立的自我意识,当二者发生冲突无法调和时,我们就会产生压力。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即原始的自己,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遵循“现实原则”,“超我”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追求完美,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本我”会让我们无意识中想要按照自己的意念和想法去行动,但另一方面,我们的“超我”又会按照社会制约来批评和管束自己的行为,以达到社会的“标准”或“需求”。而当这两者出现了冲突无法调和时,两个人格就会在内心深处作斗争,从而产生压力。

 

我们用这个理论来重新思考一下不断增加的自杀事件的原因。我们内心的“本我”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去行动,但“超我”又告诉我们,我们得按照社会制约去行动。但出现问题时,这两种人格一直在我们内心斗争,结果就成为了压力的一个来源,这种压力一直存在并且无法消除时,我们就容易有自杀倾向。

面对压力世界各国人民

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在哥伦比亚,民众每年都会庆祝“世界懒惰日”,可以让平日高压工作的人们可以在这一天放松休息。在韩国,每年夏天民众都会参加“水枪大战”,嬉戏欢笑。在日本,每年会有民众参加“办公椅赛跑”比赛和马拉松比赛,来舒缓压力。

图表是日本人和欧美人在职场中感受到压力时会出现的行为排行。

在面对压力时,日本人会难以入眠所占比例最高,而欧美人绝大多数会选择一份新的工作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这与两国的文化特点密切相关。日本人的“集团主义”文化使他们形成一种善于忍耐的性格,他们变得善于忍受压力,因而绝大多数人会自己默默承受。而欧美人的文化是开放自由的,所以他们不善于忍受压力,因而选择新的工作。

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人面对压力出现不同的行为,其实深深地受到他所接触的文化影响。

你是否存在压力

扫描二维码测试,看看你的压力有多大

人们会选择怎样的压力排解方式呢?

图中数据为美国2010年的数据调查。感到压力时,最多的人会选择听音乐,其次是运动和朋友或家人待在一起等等。

从图表可见大多人会选择一种可以让自己放松的休闲方式。但同时也注意到,会选择看心理医生的人只占到7%左右,只有极少数人会选择专业的心理咨询。

但其实,当心中积累压力到一定程度时,我们是需要专业的心理医生介入的。不要害怕将自己的心理问题暴露于他人,他们能够给我们最专业的帮助。

压力一直都在,关键是我们的处理方式。当我们自己的力量无法排解时,不要总是一个人面对,打开心扉,学会寻求他人的帮助,与压力和平共处。

大外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联系与咨询方式
预约电话:188-4112-0623
咨询时间:与上课时间一致
另有周二17:15-20:30;
周六09:00-16:00
地点:8教A区101

资料来源
[1]杨黎.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看《源氏物语》名作欣赏. 2018年02期 第97-98页
[2]王天根,马军.警惕心理压力对健康的危害[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09):4-6.
[3]陶林.近20年来国内关于研究生压力的研究综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04):36-42.
[4]宋晓东,黄婷婷,景怡.研究生心理压力调查报告——以北京某985高校研究生为例[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38(03):74-82.
[5]陆阿方.大学生知觉压力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

文   : 王思钰 

图   : 来源于网络

编辑: 薛   姣

审校: 郭文丽  秦   雪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压力解析|你的压力是否已经超标?】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jzytwl.xhstdz.com/quote/65075.html 
     栏目首页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物流园资讯移动站 http://sjzytwl.xhstdz.com/mobile/ ,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