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天人相应与中医学思想
2024-11-11 02:26

(最开始发在天涯,但是发完就被删掉了,又在2020年4月8日补发了一点内容。还是被删了,只能看到一点截图了。)

天人相应与中医学思想

既然阴阳二气能够解释天地万物,那么也就能够解释人类的出现,自然也就能够解释人类为何患病的原因了。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灵枢·本神》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迫而生者也。”

古人通过“类比”思维认为,天地是一个大宇宙,人身亦是一个小天地。

《淮南子》曰:“天地宇宙,一人之身也;六合宇宙,一人之制也。”

《保枢·岁露》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与自然界关系密切,自然界的变化对人体健康及疾病产生有重要影响,即“天人相应”。

《内经》:“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府,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应天也。”

《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小大,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

人与自然界是相通的,在天地之气的升降运动中,人与万物共存在于“交融”之中,人体之气机,无不应天地之气升降而升降。

正是明白了天地变化,自然也就能够理解中医对疾病是如何理解的了。

若阴阳二气不得协调而出现了偏盛偏衰,或阴阳二气不得相互维系而导致了“独阴”或“独阳”,则万物万象的发生与变化则会出现失常或终止。故《春秋繁露·顺命》说:“独阴不生,独阳不生,阴阳与天地参然后生。”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说:“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

人体之气血和畅,阴阳交泰,生生化化,品物咸章,无不依赖于脏腑升降运动的正常。若脏腑气机升降运动处于动态平衡,则能抵抗病邪侵袭,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素问·宝命全形论》提出人体顺应天地阴阳变化的原理在于“不失四时”。以自然界四时阴阳气候变化而言,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凡太过即是“六淫”,即为致病之邪。顺应四时,则化害为利。

在《左传·昭公元年》就有:“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大致意思就是说:阴、阳之气过盛(淫)则致病。

《黄帝内经》讲到阴阳可以变化万千,推之可万,按照西医来理解的话,面对的情况万万千千,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又该如何面对呢?

《素问·阴阳离合论》曰:“阴阳者,数之可百,推之可千,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

这是指天地万物存在着无穷无尽的层次和形式,用阴阳来体现和推演是数不胜数的,乃至于“万之大不可胜数”。

说到阴阳变化《黄帝内经》讲“数之可百,推之可千”,这些变化组合数不胜数,数量是相当巨大的,这也是为什么今天的西式“科学”总是观察不尽的原因,只看到了一小部分,然后,却以为是真理,总是拿来攻击说中国古代不懂这些数不尽的东西,没有观察到就是“伪科学”,是“迷信”,所以,认为中国人不知道,可是,事实就是中国人早就知道了嘛!

既然天地万物存在的形式数不胜数,也就不可穷尽了,这就是为什么西医观察的越来越细了,可是却总是治不好病,因为没有找到方向,不知道病因是什么,也找不到病因,西医的思维方式出现了问题,局部局限性太大了。

面对不可胜数的变化,手足无措,却总是总结不出来一个有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中国能够明白万物起源万物之间如何生化的,那么回归本原,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多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西医和西式“科学”却总是要弄的那么复杂,还要美其名曰是“进步”,是“科学”!

看看受到影响的中国人,根本看不出来问题所在,受骗上当还要维护西式“科学”和西医的神圣性。

天地阴阳变化无穷尽,数不尽,如果只能一对一的应付,那么只能疲于应付,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目前的西医就是这样的方式,面对病毒细菌,就是抗病毒抗生素激素,可是病毒细菌变化快的很啊,很快就有了抗性,不停的升级,总是对付不完无穷无尽的病毒和细菌。

对付其他疾病也是如此,要么等疫苗,要么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是抗病毒、激素、抗生素这么不停的轮上几遍,再加上吊水,毫无办法。

永远都是解决办法等疾病变重或结束之后,永远赶不上趟!

怎么办呢?因为阴阳运动存在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又通过象表现出来。

《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所谓“象”,即表现出来的形象、征象。

中国的解决办法就是不能只看到数量,要“以象之谓也”啊,要不然什么时候能研究完!更要“然其要一也”,归结于“一”返璞归真,以阴阳二气来研究这数不尽的变化,这不就简单了吗,成功的化繁为简了。

如此,也就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分析人身上的疾病了。

因而《类经附翼·医易义》说要以:“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才能顺应四时,长养万物,长养百骸。

阴阳思想与四时节序

在中医领域可以清楚地看到从秉承阴阳思想的“四时之序”到注重阴阳“对立、平衡”观念的演变。  

古代医家十分重视四季养生,《黄帝内经》明确提出了“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的养生要求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原则,并论述了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的各个季节的具体养生方法。

在《黄节内经》的基础上,历代总结出了许多四季养生的理论和方法。

春三月,属木,晚睡早起,节情欲以葆生生之气,少饮酒以防逆上之火,逆之则伤肝,肝旺脾衰,肝木味酸,木能胜土,土属脾主甘,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

夏三月,属火,生于长,养心气,火旺,味属苦,火能克金,金属肺,肺主辛,夏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食等,饱腹受寒,必生内疾。

秋三月,主肃杀,肺气旺,味属辛。金能克木,木属肝,肝主酸。当秋之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早睡早起,收敛神气,禁吐禁汗。秋气燥,宜食芝麻、梨、百合、银耳等以润其燥。

冬三月,天地闭藏,早卧晚起,暖足凉脑。曝背避寒,伏阳在内,心隔多热,切忌发汗以泄阳气。目勿近火,足宜常濯 。肾旺心衰,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心受病耳,故宜养心,不可多食灸煿肉面之类。

例如后世的脉学理论将“浮脉”(即:取之有余,按之不足)作为病在“表”的征象,但在《黄帝内经》中这却是作为春季的正常脉象;后世的针灸学根据疾病的症状决定深刺或浅刺,而在秦汉时期却主张依季节而定等等。  

正是对四时之序的了解,阴阳家中“使人拘而多畏”、“牵于禁忌,泥于小数”之弊在中医领域中也有所体现,例如:  

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  

自然也就会根据四时节气变化,相应的在针刺方法上自然就会有所规定:  

《素问·诊要经终论》上讲:“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春刺夏分,脉乱气微,入淫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又且少气;春刺秋分,筋挛逆气,环为咳嗽,病不愈,令人时惊,又且哭;春刺冬分,邪气著藏,令人胀,病不愈,又且欲言语。”

这就涉及中医所说的“子午流注”了。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是古人记时的十二个符号,统称“地支”。“子午”是十二地支中的两个支。子为初,亦是阳之始,阴之终,为23时至次日l时;午为阳之终,阴之始,从11时至13时。

昼夜长短和气候温凉寒热周而复始,然而人处于自然界中,人体气血的循环,必然受大自然的影响,周而复始,有规律地变化着。因此,根据天人相应的阴阳进退规律,按时循行取穴、调整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都可应用“子午流注”来表示人体气血盛衰的流注规律。

“流注”中,流指流动,注指灌注、集中。它将人体血气比作水,从子到午,从午到子,循环流注。随着时间的变换。阳阴各经气血有盛有衰,犹如海水涨潮退潮,有固定的时间一样。潮水能够定时涨退,主要是由于日、月,的吸力。

因此,古人认为人体的气血和各部分的组织,亦受日月吸力的影响,将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

正如《灵枢·岁露论》所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庋肤致……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

《素问·八正神明论》对气血和日月的关系及其对于针灸的影响进一步指出:“法天则地,台以天光”,“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

这就把血气和日月的关系直接联系起来,认为日光有阴晴寒暖的不同,遂使气血有浮沉聚散之变异。月郭有空满盈亏的现象,亦使气血有虚实增减的感应。因此,季节和时间与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人用“子午流注”来预知人体气血定期性的盛衰,根据长期积累的经验,体会出:一日之中,气血周流盛衰的时间,以十二经的六十六穴为主,规定了每一日、时经穴的开闭及针治最当的时机。

经穴在开时,气血当盛,如潮汐之涨;阖时气血衰退,如潮汐之退,并从阴经转入阳经或从阳经转入阴经。气血在周身的循环,先后盛衰不同,相互交错地流注着。

虽然如此,可是很有规律,如同潮水的定期涨退一样。此即“子午流注”定名的意义。

中西医对疾病的命名

在《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中说:“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秋者,天气始收,腠理闭塞,皮肤引急。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着骨髓,通于五脏。是故邪气者,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也,至其变化,不可为度。”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这段话是说天地四时阴阳(亦即三阴三阳)乃是包括人体生命在内的万物之“根”,人与万物以天地阴阳的变化为根本、共沉浮。

倘若人的阴阳与这四时阴阳这个“根”的变化相悖逆,生命将在本源上受到戕伐,就会生出苛疾、甚至死亡;而如果人体阴阳变化与天地四时阴阳变化相顺从,即人体阴阳必须处在正常的内阳外阴的本位上,处在“正气”的状态上,便能生存。

关于“正气”与“邪气”的解释,《素问·五运行大论》《素问·六微旨大论》给出了很好的启示,其曰:“当其位则正,非其位则邪”。基于“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这个“位”的认识,很关键。

根据对人体阴阳本体结构的认识,此“位”应该是阴阳运动的本位。

因此,“当阴阳二气在升降过程中处于各自的本位范围,就是'当其位’,即为'正’或曰'正气’;当阴阳二气在升降过程中超过了各自的本位范围,就是'非其位’,即为'邪’,或曰'邪气’。

这种思想也就是导致了中西医疾病命名要素不同的关键之处了。

西医的疾病种类及亚类细目有22500种(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第10版,即ICD-10),西医病名以病原体、解剖部位、病理、理化因子、流行病学等要素命名。

而中医对疾病的经典命名只有六种,即《伤寒论》所描述的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少阴病、太阴病、厥阴病。

西医命名的只是观察到的症状表现,却当成了病因病症来治疗,很多疾病应该属于正常现象的,当做疾病治疗岂不是让人越治越病,越来越严重了吗?!

中医虽然只有上述六种病,但是时至今日临床仍然适用,很大程度上还可以概括今天林林总总的疾病现象,所以中医有“六经钤百病”之说。

那是因为,归根结底总结出来的各种症状都离不开这六种类型,万变不离其宗啊!

这就是阴阳之说在古代医学领域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即:三分阴阳而成太阴、少阴、厥阴和太阳、少阳、阳明。这六个名词在中医中是极为重要的概念术语:经脉学说的主体就是以此为名----手、足各有三阴、三阳之脉,合称“十二正经”。

在《素问·热论》中在论述外感热病时也是以此为名,现在一般外感病的进程被划分为太阳、少阳、阳明(以上三个在“表”),太阴、少阴、厥阴(以上三个在“里”)六个阶段。而东汉的《伤寒杂病论》也以此为纲,发挥而成,所以后人一般称之为“六经辩证”体系。

在《灵枢·决气》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黄帝问岐伯“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黄帝将构成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物质,皆包含在气的范畴内,这就是“元气论”的观点。

而岐伯回答:“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此处岐伯详细地解释了精的构成来源,然后他又分别论述了气、津、液、脉的构成及特点。

岐伯对气的解释是“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这是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在于阴阳失调,所以任何疾病,尽管它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都可以用阴或阳来加以概括说明。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是说诊断水平高的医生,看人的面色、舌苔、号脉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先确定阴阳哪个地方失调了,为何失调了。

而西医却看不到这一点,只是根据临床表现命名了不同的病名,看不到其深层内部的原因在于阴阳失调,怎么能够治好病呢?!

治病必求于本

以西医为标准看待中医,那不就是低层次看不懂高层次,还要觉得中医“不科学”,把中医“科学化”,当理解了阴阳二气在天地中的变化,在人体中的变化影响时,只会觉得西医是一根筋,只看表面,不看本质,当然也看不到本质。

因为西医,西式“科学”脱离了天文阴阳二气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孤立的去看待病人的各种表面症状,丝毫不关心人体内部的错综复杂各个器官之间的影响,做的实验也脱离人体,不置于人体来观察疾病,那不就是空话,虚的吗?

人身感觉不舒服,是有轻微症状表现的,只是西医的机器检测标准查不出来,就认为人体正常,那只能说明西医认为的正常人体标准是有问题的,而不能认为人自身感觉是“不科学”“想多了”,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

可惜,相信西医,相信西式“科学”的人们固执的相信科学教,而不相信自己的感受,认为科学教说的是唯一真理,如果有不对,请参照相信“科学”才能进步!

西医要么觉得病毒细菌太狡猾,要么觉得疾病太严重治不了,没见过再起个病名,有这么治病的吗。

那些病毒细菌什么的都是细节,细枝末节,没必要在此浪费精力,要搞清楚人体患病的重点实质是什么,各种外界影响造成的结果千变万化,能一个个的都搞清楚弄完事吗?那纯粹是浪费时间,有空做研究可以尽力观察,可是治病最该做的是找到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是等待研究完了再治病,研究了那么多,遇到问题的解决手段,却并没有改进多少,这种研究又有何意义呢?

西医在这百年时间里遇到过多少次瘟疫了,但是,为什么总是想不出解决办法呢?治疗手段乏味可陈,还是离不开那老三样,再加一样挂水,西医的进步到底在哪里?

正是西医光分析一个个孤立的小东西,看不到整体联系,可不就是救了东伤了西,救了肝伤了肾,治疗完毕也把人体毁了个干净,加之各种西医西药副作用多多,双盲试验根本看不到人工合成药物造成的长期潜在严重后果,这就是西医脱离现实的结果。

这可真是只治病不救人啊,关键是疾病并没有脱离人体单独存在啊!

西医单独研究疾病,研究各种细菌病毒,却不研究人身体状况,做的各种实验也是在外界,外面做的再好,对于人体内部的疾病却是毫无帮助。

西医研究出来的和人体无关啊,又怎么可能知道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作为补救搞出“双盲试验”来验证药物效果,却依然不知道人造合成药物对人体会产生什么样的副作用,不知道对人体产生的长期后果,所谓的“双盲试验”又有何用,从头到尾都一无所知,怎么治病?那是只要钱。

现在经常说中医药没有说西医的“双盲试验”,所以“不科学”,相比西医的动物实验来验证人体实验,得出的都是人体外的结论,又怎么可能知道西医药作用于人体内的情形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后果呢?!

中医和中药在几千年历史里,古代医家都是亲身试药的,这也正是中国人体试药的证明,中医药不需要西医标准来证明自己!

相信西医,相信西式“科学”的人都只知道关注疾病关注细节,毫不关心实际,不关心天地万物与人的关系,却要将研究结果用于人身之上,用于自然环境,对此造成的后果全然不知道,却都通通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先进发达的“科学”。

对于医学,疗效才是唯一标准,对于学问,天地与人的关系才是根本所在。

中国古代一直对天气变化很关注,自古就有观象授时,可知天地相应,人亦与天地相应,那么四季时节的不同,气候突变自然也会引起人体的反应了。

人的生命活动与天地自然宇宙之间,有着非常密切而不可分割的关系,也具有共同的构成基础,即都是由“气”生化,也都是按照阴阳消长、五行生克之关系运行。

《黄帝内经·素问》特别强调:“人与天地相参。”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相通相应,无论春夏秋冬、昼夜、不同的地域环境变化,都会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千金方》提到因为气候突变引起的疾病,也就是“天行时气”:“凡冬月,忽有大热之时;夏月,忽有大凉之时,皆勿受之,有患天行时气者,皆由犯此也。”,这就是气候变化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如果四时气候不按一定的顺序和程度发展,则可发生太过或不及,就如《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里所说:“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

凡时令已到而相应的气候未到,或时令未到而相应的气候先到,这些反常现象对一切生物都是不利的。古人称这种太过与不及的风寒暑湿燥火为“六淫”。

《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指出:“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为非常,非常则变矣,变至则病”

这里可以用东汉王充《论衡·变动篇》说的:“天气变于上,人物应于下矣。”来解释天气在上面产生变化,人在下面有所感应。

这就像是因为气候变化导致生病,也因此,每到天气发生变化的时候,人身体上的患病处也会提前感受到,而有痛楚难受之感,由此知道天气要变啦!

《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指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化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这就是天地相应,产生了生寒暑燥湿风,反应在人身上就是五脏化五气,生喜怒悲忧恐。

也就是说,天地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都是互相影响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目互依存的。

天地之间有四时五行的变化,产生各种不同的气候,在不同的气候下,一切生物有生长、发展、消亡的过程,人体五脏也有不同的变化,产生喜怒悲忧恐五态。

所以,对于人体疾病的产生,《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里认为:“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意思是说,大多数疾病的发生,都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自然界六淫气候的变幻和转化所致。古人将“风寒暑湿燥火”总称为“六气”。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曰:“四者之有,而贵常守。”若升降失职,则阴阳失衡,无所谓生化,百病由生。故《医学求是》曰:“明乎脏腑阴阳升降之理,凡病皆得其要领。”

其实,明白了《周易·咸卦》讲的“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正是天地相应,人与天地相应,《灵枢·岁露论》才能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才会明白中医思想理论讲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关注每一年的时节不同、天气变化等影响。

因为天地相应,天人相应,外界什么环境,人也受什么影响啊!

《素问·至真要大论》:“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言:“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黄帝内经》的这一段论述了夏季天气对人体的影响,是典型的天人相参、相应的观点。

不仅如此,人体内各脏腑、经络、官窍等组织也是通过气的传递作用,相互感应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例如,《黄帝内经》讲到的七窍通五脏:“心气通于舌”、“肝气通于目”、“脾气通于口”、“肺气通于鼻”、“肾气通于耳”等。

因而《灵枢·本脏》可以“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难经·六十一难》才能做到:“切而知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在何脏也”。

所以,中医才用不着那么多复杂的医疗器械来看病,因为疾病已经显露于人体之外了,古代医家使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通过四者合参方能诊断称全面,便可更好的确定疾病在何处,以便确认最后“对症治疗”方案。

况且,西医机器也看不懂病,制定医疗器械标准的人也不会看病,压根就不存在标准的人类,标准的疾病!如何确定患病的标准,因人而异,人人不同,这个标准根本不可信,却人人相信。

西医那叫做医疗器械治病,那是没把人体的疾病看做存在于人体,看到的是疾病重症症状,而不是看到了人体患病了。

这样的西医思维治疗方式又如何能够治病,治病的不是医生,而变成了医疗器械和药厂等医疗生产厂家了,这难道不可笑吗?

真正应该发明创造医疗器械的人是医生才对,只有他们才能懂得需要何种器械方便治病,而不是由不会看病治疗的医药生产厂家来给病人治病!

现代社会却是由医药生产厂家给百姓大众看病治疗,西医看医疗器械指标确定疾病,患病标准由某些专家医学会确定,一切疾病的标准都掌握在制定标准的人手中。

治病,疗效才是唯一标准!

----------------------------------------------

阴阳调和祛除疾病

《黄帝内经·灵枢》认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黄帝内经·素问》也说:“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就是说,无论养生还是治病,只要能够顺应四季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变化,人体机能就可以正常协调地运行,治疗也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只要明白,既然天地失序会出问题,那么人体同样也会感应到季节变化,导致出现疾病,理解了这个,那么简单来说,就要让人体恢复阴阳平衡协调,疾病自然也就能祛除了,人体也就痊愈自愈了。

自愈的条件是什么呢?这就是“阴阳和”,即是说,不管什么病,也不管多少病,只要把阴阳调和了,病自然就能自愈了。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从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在五脏方面,《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里曾明确提出“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应”的问题,即五脏和自然界四时阴阳相应,各有影响。

在《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里则具体他说:“心者,生之本……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此外,在《黄帝内经》里还有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的明文记载。

所以,中医临床治疗疾病时强调“扶正祛邪”、“祛邪即所以安正”、“祛邪而不伤正”、“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等原则就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表现。

这就像是蚂蚁无法理解人类,西医也无法理解中医,思想层次达不到,白费口舌啊!

可是,最好的办法是不要生病,不是吗?这就是中国一直提倡的预防养生“治未病”啊,想不通今天的一些人嘲笑养生做什么。

《内经》提倡人们要“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认为“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明确地告诫人们养生应以预防为主,不能等到已经生病了才去治疗。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反复告诫人们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病,医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中说:“与期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而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长如是则思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

等到生病了已经为时已晚了啊!再怎么治疗恢复,也难以回复到从前未生病的状态呀!

中国人一天不回归中国文化,回归华夏文明,就一天被西方玩弄,流离失所,灵魂无法安放,因为有家回不得,有宝藏拿不到,,身处宝山而无所觉,却去当乞丐要饭,这需要中国人自己明白!

只有让中国人懂得了中国文化,大家回归中国,才能认识到华夏文明的伟大之处,也才能够明白中医理论究竟讲的是什么?

不是什么中医理论太高深,不可信,而是人们连自家的东西都不认识了啊,又怎么能理解包含中国思想的中医学理论呢?!

孙思邈在《千金方·序列·大医习业第一》中说:“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之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全,并须业熟,为此乃得为大医。”

孙思邈还说:“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点而促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法;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深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曜全文,并须探赜。若能见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想要当好一名大医,需要学习了解相当多的知识,周易风水史籍诸子老庄阴阳五行等等皆要学之,才能医道无所滞碍,有所建树,这就是回归本来的巫医命相卜之源头,才能有所通达,“巫”在今天误解污蔑抹黑的太多了,能够沟通天地之人又怎么可能无知呢?!

所以,中国人也要回归本原,才能明白古人说的话,即,明代吴昆曰:“其要则本于一阴一阳”;清郑钦安曰:“天地一阴阳耳,分之为亿万阴阳,合之为一阴阳”(《医法圆通·序》),就是这个意思。

【今天的发完了,明天还有一篇就结束了,其实还有很多内容不知道,也很感兴趣,只是现在要么打成了迷信,要么感觉解释的不尽如人意,还是很遗憾很可惜这些宝贝精华在西化中逐渐失传........

想要了解更多,可是能力所限,目前也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就拿现在所知的东西来说,阴阳五行说,更关系到一个人的世界观宇宙观,对一个人的人生影响是极大的,这个世界观宇宙观影响每一个人对世界对宇宙对社会对各种事物的判断,不同的判断做出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导致不同的结果,不同的结果导致不同的未来,不同的未来影响我们的民族国家.............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天人相应与中医学思想】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jzytwl.xhstdz.com/quote/78225.html 
     栏目首页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物流园资讯移动站 http://sjzytwl.xhstdz.com/mobile/ ,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