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团队参加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第30届学术年会简报
2024-11-11 02:31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团队参加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第30届学术年会简报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团队参加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第30届学术年会简报

      2022年4月16-17日,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第30届学术年在线上“云端”成功举办。本届年会主题为“时代特征与德育走向”。会议由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主办、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承办、田家炳基金会协办。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檀传宝教授、中心主任班建武教授、副主任兼秘书长林可博士、博士生张姜坤、叶雅萱同学、中心团队成员季爱民教授、李菲副教授、蔡辰梅教授、李敏教授、叶飞教授、梁明月副教授、李西顺教授、刘争先副教授、郭冰博士、孔祥渊博士、曾妮博士、胡君进副教授、魏薇副教授分别做了大会主题发言和分会场发言。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全体研究生参与学习交流。

      开幕由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蔡春教授主持,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孟繁华教授致欢迎词。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长、中心名誉主任檀传宝教授代表理事会对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香港田家炳基金为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所做的各项努力表示衷心感谢,并期待理事会能够携手全国德育同仁共同致力于国家德育理论建设和德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朱晓宏教授宣读了全国中青年德育论文奖获奖名单。中心博士生张姜坤题为《教育何以是超越的:鲁洁超越论的基本建构与思想气质——兼论我们今天为什么更需要鲁洁》一文、博士生叶雅萱题为《明暗之间:诺丁斯关怀伦理思想的他者性意蕴——以列维纳斯的他者性观点为坐标的比较与分析》一文、博士生肖金星题为《“灌输”迷误的澄清与道德教学反思及知识重构》一文荣获研究生组一等奖;硕士生杨亚雯题为《对生活德育论的思考》一文荣获研究生组二等奖。中心团队成员南京师范大学叶飞教授题为《康德的理性教育论:个体理性与公共理性的联结》一文、北京理工大学曾妮博士题为《论劳动价值观教育中的社会向度》一文荣获教师组一等奖。

【主题发言】

檀传宝教授《成就大写之人的教育学——鲁洁教育思想素描》

      檀传宝教授将鲁洁老师的教育思想归纳为四大特征:人道主义、实践取向、超越理想与生活根基。檀教授首先介绍鲁洁老师关于“人学的教育学”思想,认为鲁洁老师对人学教育学的贡献表现在“对人的一般捍卫”和“对人的具体捍卫”两方面,突出鲁洁老师所强调的教育的根本要旨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这一核心思想。第二,檀教授介绍了鲁洁先生“实践的教育学”理论,认为鲁洁老师在对“实践”概念进行反思之后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即“教育实践”。这一概念表明了人决心要按照自己的目的即人的理想发展和存在来改变人的现实存在。檀教授认为鲁洁教授第三方面的教育思想精华在于她贡献了一种超越论的教育哲学。超越论既是对教育人学探索的具体和深入,也是对实践教育学、生活论德育建构、理解的重要路径。鲁洁老师的最后一个思想特征即是为大家所熟悉的生活德育理论。檀教授认为生活德育理论是鲁洁老师对生活论视域里的道德、个体和社会所做高质量理论反思的结果。

班建武教授《常态师德建设的实践意义》

      班教授围绕当前师德领域将教师“捧上天”和“踩到地”的两种极端现象对常态师德建设的实践意义展开讨论,提出了“在考虑师德问题时关于‘参照系’的问题该如何来选择和确定”的核心议题。班教授指出,现实的师德建设的“参照系”存在着过于“神圣化”和“妖魔化”的问题。基于此所建构的师德建设方案缺乏对大多数教师日常师德样态的必要考量,从而不可避免地带来实践上的诸多偏差。班教授进一步指出了教师常态师德在师德建设中缺位的主要原因包括:教师个人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的错位、国家规约与行业自律的张力以及“眼球经济”的媒体运作等。在此基础上,班教授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强调了常态师德的重要意义,认为常态师德是教师职业认同的现实基础,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隐性德育。最后,班教授给出了常态师德建设的三大要点:准确把握师德的职业属性、立足教师日常师德的现实遭遇以及提升师德建设的专业化水平。

林可博士《以短促长:短视频时代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探索》

      林可博士从对短视频特征与本质的认识出发,认为短视频作为一种媒介工具、媒介环境、媒介文化,如果善加利用,有望对教育教学变革产生深刻影响。优质短视频能够“以短见长”,即时间之短与时效之长、信息之短与知识之长、话语之短与叙事之长、注意力之短与影响力之长。继而林可博士分析了短视频时代德育面临的挑战与潜力。借鉴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她提出了儿童如何面对短视频的一种新路径,即先观看后辨认再说话,先体验后理解再表达与行动,探索出从激发兴趣到自主学习、从线上分享到线下实践的短视频教育深层机制,并倡导教育工作者积极应用与创作“青少年友好型短视频”。接着,林可博士指出“互联学习”理论为短视频时代如何促进德育使其长效发挥作用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框架。最后,她分享了“从短视频到微课堂”“微电影创作改变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短视频德育议题教与学”“视频创作助力乡村青少年成长”实验项目等一系列案例,提出将短视频作为“教学材料”“教育方法”“合作学习的场域”“公民成长的田野”的可能性,面对短视频应采取“友好型”策略,注重发挥短视频德育的长效机制,从而实现“扬长避短”“以短促长”。

张姜坤

《教育何以是超越的:鲁洁超越论的基本建构与思想气质——兼论我们今天为什么更需要鲁洁》

      张姜坤同学从“超越论的现实批判”、“教育何以是超越的”以及“超越论的思想气质”三方面展开汇报。首先,他梳理了超越论所着力回应的教育问题。他指出,超越论的建构,是鲁洁先生对教育“无人”问题反思的结果,也与先生对现代性教育价值方案的整理密切相关。他认为,超越论的“问题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超越论对于当下大力推进的教育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性。之后,他整理并汇报了教育超越论的基本观点。他认为,鲁洁先生之所以强调教育的超越性,一方面源于教育是“人”的教育,而人本身就是“超越性存在”;另一方面,则在于教育是一项实践活动,实践就其本质而言便是超越的。关于“超越性存在”的具体规定性,他认为在鲁洁先生的语境中,至少表现在“具有超越性生活理念”与“共生性”两个维度。最后,张姜坤同学将超越论的思想气质解释为“理想”与“科学”之间,并对其进行具体阐述阐释。他认为,超越论以及鲁洁先生在建构超越论时所展现的思想特质,是当代教育学人成长乃至教育学学科发展宝贵的文化财富。

叶雅萱

《明暗之间:诺丁斯关怀伦理思想的他者性意蕴

——以列维纳斯的他者性观点为坐标的比较与分析》

      叶雅萱同学以列维纳斯的他者性伦理思想为参考坐标,对诺丁斯的关怀伦理思想进行他者性的深入分析,回答了诺丁斯关怀伦理思想在他者性问题上的看似矛盾的问题,解释了他者性思想在其关怀伦理思想中的呈现状态。首先,她阐述了列维纳斯关于“他者”、“自我”与“他者-自我关系”的内涵,指出列维纳斯的这种他者性思想是一种纯粹而极致的他者性。之后将诺丁斯的关怀伦理思想中的被关怀者、关怀者、关怀关系与列维纳斯中的“他者”、“自我”、“他者-自我关系”做对比,呈现了诺丁斯关怀伦理的他者性意蕴时隐时现,或明或暗的特征。对此,她认为关怀伦理中的他者性是一种有节制和有限度的他者性。最后,她认为诺丁斯关怀伦理中的他者性是建立在教育学视野上的他者性。这对于在复杂、多样和具体的现实教育情境中理解作为被关怀者的儿童以及教育儿童作为关怀者关怀性地对待他者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季爱民教授《红色家风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价值、原则与经验》

      季爱民教授从自己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属性出发,思考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在和国内各高校的同行们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之后形成了汇报内容。她从红色家风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实践原则和教学探索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季教授指出红色家风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育人性、型塑性和传承性三方面特性,在实践中要贯彻“三度”原则即历史厚度、政治高度以及鲜活温度。教学探索部分集中在三点,一是一条主线贯穿,将家国情怀作为教学主线;二是双线融合驱动,将线上线下的各项资源利用起来;最后是三方协同育人,协同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作用,不固守课堂走出学校,关切社火,不拘泥于教材,走向生活。

李菲副教授《德育教学的方法困境及其缓解——源于对探究学习的反思》

      李菲副教授从探究学习这一教学方法出发,延伸到德育教学的方法,思考了德育教学方法出现的困境并给出了缓解策略。她对探究学习的含义进行一系列思考,指出实践过程中关于探究学习的种种误区:探究问题设计低效化、缺乏挑战性、缺乏与教学目标的紧密联系;探究活动的偏狭化;探究过程的预设化以及探究教学的工具化。进而,她指出探究学习示范背后的原因以及延展到了更广阔的德育教学方法的视野中去,认为既有理念等上位部分的问题,同时方法本身也缺乏针对性和运用的灵活性。最后,李菲副教授给出了四方面的缓解策略:重视并加强德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抓牢德育教学的价值引导性和生活化特点;并要立足为学生创设积极的道德学习环境;教师本身要践行教学伦理,发挥方法本身的德育价值。

蔡辰梅教授《师德评价依赖于概率性事件的表现、实质及实践矫正》

      蔡辰梅教授以“师德评价还是‘师德’评价吗?”为核心问题,分析了现实中师德评价的三个悖论——师德评价的“去专业化”、“去道德化”和“去确定性”,指出了师德评价依赖于概率性事件的典型表现即基于“安全问题”的行政问责下的师德概率性事件;基于家校冲突中的师德概率性事件以及基于舆论漩涡中的师德概率性事件,分析了此种外在表现的本质在于师德评价总是关注底线问题、看待师德评价问题的不确定性以及评价它的外在性。蔡教授又从“行政逻辑替代专业逻辑”、“专业道德理论在实践中的缺席”、“专业组织在师德评价问中的‘失声’”三个方面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给出了一定的矫正措施,呼吁在师德评价中给予教师合乎情理的环境与应有的尊严。

李敏教授《比较视野中的小学教师专业伦理研究》

      李敏教授从最近的小学教师专业伦理研究的相关工作中选择一些国别和政策文件中的问题、相关国家对教师专业伦理有哪些共识性的话题领域为主题向与会者呈现了比较视野当中的小学教师专业伦理研究。李敏教授首先介绍了从文献与概念溯源当中得出的结果,她认为现在在教师专业伦理内涵中已有“规范论”、“素养论”和“精神论”三种初具规模的范式。之后从“确立小学教师专业伦理的价值理念”、“推进小学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的重要路径”和“走向实践的小学教师专业伦理研究”三块内容展开具体阐释。研究呈现了“优良道德与关键道德的理论框架”,得出了小学教师专业伦理得以实现的可能和小学教师专业伦理存在的必要条件以及建设路径和建设启示等详细结论。最后李敏教授指出了研究的未来趋向,她认为一种走向实践的小学教师专业伦理研究路径会让小学教师伦理研究不断凸显小学教育的特殊性和规律性,会把关注小学生的天性和需要推向小学教师专业伦理思考的中心,并揭示了此种研究所具备的专业性、智慧性和发展性三大特点。

叶飞教授《康德的理性教育论:个体理性与公共理性的联结》

      叶飞教授指出,康德认为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实现理性的启蒙,惟有通过理性的培育,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人。而此处的“理性”也分为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两个部分,并根据此种分类将理性运用到两个重要的领域,即人不仅要在个体生活领域中运用自身的理性的,同时也需要在公共生活领域中公开运用理性。在第二方面中,叶飞教授介绍到,康德思想体系试图在个体理性与公共理性之间形成和谐的联结关系,教育一方面要承担个体理性教育的使命,另一方面也要促进人的公共理性教育,其在最高层面上就是培养“世界公民”——叶飞教授认为这一点对当代的世界公民教育及当代世界和平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而谈到康德理性教育思想的根源性解析,叶飞教授指出一是源于康德对人的存在的两重性的独特理解即个性和公共性的存在。其次,康德主张理性与公共性的同一性,这是康德对理性这一概念的重大创新。最后一点则是康德对人类教育终极目的的世界主义构想,认为教育要培养人的世界公民意识,使人意识到自身的人类共同体成员的身份,对全球公共事务展开公共理性的思考与行动。

梁明月副教授《德育助推:关照道德直觉的德育实践》

      梁明月副教授从道德直觉和德育助推的概念出发,认为道德判断不仅遵循理性主义传统,还包含直觉成分。汇报首先解释了道德心理学中的社会直觉主义模型和双加工模型对道德判断的最新研究成果,得出“道德判断是直觉和理性共同参与的产物”这一结论。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有意识地设计环境(框架)同时触发学生的道德直觉和道德理性,从而在保证个体自由的前提下,温和地改变学生的道德动机和行为。这便是“德育助推”。梁明月博士认为教师设计助推环境是教师德育专业化的重要内容,并为教师提供了德育助推的流程和相关案例。这些案例显示了关照直觉的德育助推对青少年爱国、劳动、环保、课堂纪律、师生沟通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李西顺教授《教师情感劳动的浅表化问题及其破解》

      李西顺教授在对教师情感劳动的浅表化问题及其破解这一主题展开汇报之前首先做了前提性的理论说明,即研究“情感劳动”的理论原点或者说理论基点——情感是人的最首要、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在人类精神生活的最深处,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情感,它表达着我们如何感受自己的生活;人类各个时期的历史经验,最终被封存在人类的情感框架之中。之后,李西顺教授引入“情感劳动”的概念,他基于学者霍克希尔德在《心灵的整饰》一书中对“情绪劳动”这一概念的内涵界定,指出将“情感劳动”翻译为“情绪劳动”实为一种浅表化的译法,为情感劳动的浅表化问题埋下了伏笔。接着他从混淆“情感劳动”与“情绪劳动”两个概念、忽略情感劳动所扎根的深层“情感内核结构”等两个方面分析了浅表化问题的原因。最后,李西顺教授给出理论与实践两种思路的破解路径:理论思路是要建构基于情感本体内核的教师情感劳动理论的解释系统,凸显情感劳动之于教师自我生命确证的本体价值,为教师情感劳动的深层情感结构赋值。实践思路层面主张建立一种内中外兼修的教师培育体系:向内关怀教师心灵深处的情感结构,向中关怀教师真实具体的人际交往情感互动,向外关怀教师的外显行为结构。

刘争先副教授《绝对音乐如何具备道德教育的功能:一项ERP研究》

      刘争先副教授介绍了一项关于绝对音乐如何具备道德教育的功能的脑科学研究。他分别从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研究发现以及研究存在的局限四个方面展开介绍。中西方素来有用艺术进行修身的传统,而西方自启蒙运动之后受到康德与黑格尔等人美学思想的影响,一些研究者提出艺术领域在本质上独立于道德领域,质疑了将艺术作为道德教育工具的观念。而近年来,音乐诱发情绪的研究以及情绪与道德决策的研究则为探讨音乐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奠定有益基础。为了确证绝对音乐是否可以影响道德判断,刘争先副教授及其研究团队采用中国情绪音乐材料库(CAMS)中选取能诱发快乐情绪的绝对音乐作为诱发材料,被试在聆听音乐之后完成最后通牒任务,通过EEG技术探索该问题背后的神经活动基础,从而揭示绝对音乐影响公平决策的机制。研究发现快乐音乐降低了被试在最后通牒任务中对不公平提议的接受率。鉴于快乐音乐激活人大脑中的奖赏回路,面对不公平提议的反应时长较短,而快乐音乐对一个人对公平的认知本身无显著影响,我们认为,快乐音乐的奖赏代偿机制降低了被试对不公平提议的接受率。最后,刘争先副教授指出研究的局限在于选取实验材料的单一性与技术的受限等。

郭冰博士《关怀的节奏:教育关怀的实现》

      郭冰博士由一个新老师对照顾身体较为不便的同学反而使其出现了适得其反的行为之后产生的困惑产生对教育中的关怀的反思,认为现实教育情境当中常常出现的两类关怀从根本上来说其实是丧失了教育性的。一种是恒温的关怀,也即始终如一的关怀;另一种则是“关怀强迫症”,即“我觉得你需要”。据此,郭冰博士认为教育当中的关怀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关怀是一种自然关怀、带有陪伴性质、恒定的关怀,教育的关怀是出于一种伦理责任,最终要放手,是动态变化着的关怀。也即教育中的关怀是有节奏的,有高低起伏、快慢松紧,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需求,既然学生的成长是不断变化的,那么教育的关怀也应是不断变化的。她借鉴怀特海的关于“教育的节奏”的论断描绘出教育关怀的节奏应该是怎样的。是从缓慢预热到精准关心再逐渐减弱的这样一个过程。关怀的传递则要遵循教育关怀的节奏,通过变化的关怀来实现教育性。

孔祥渊博士《校园欺凌的发生及其治理:微观互动理论的视角》

      孔祥渊博士为校园欺凌的发生及其治理带来微观互动理论的视角,他从已有研究中发现,现有研究多聚焦于学生的个体特征与所处的环境,并存在两个不足,研究会出现自相矛盾的地方,即一方说欺凌者多会来自社会中上阶层,另一方则会说欺凌者又多会来自社会中下阶层,且无法回答的一个问题是“为何特质相似的学生并未都卷入到校园欺凌之中来”。据此,孔博士介绍了微观互动理论关于暴力的观点,该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认为暴力冲突是特定情境的产物。紧接着,孔博士呈现并深入解读了在微观互动理论视域下校园欺凌发生过程要历经的五个阶段,先是冲突情境的形成,中间历经情感能量的变化、情感能量的不均衡状态、互动双方卷入欺凌之中三个阶段,直至欺凌状态的中止/终止。基于这样的发生过程,孔博士对校园欺凌做出的回应是教师和学生都要树立起合理的观念,校园欺凌并不可怕,被欺凌者在欺凌情境中也是可以有“力量”的,欺凌可以被“阻断”在各个环节;同时,教师需要着眼于微观互动,分析欺凌中的微观互动方式和具有节点性质的行为,了解欺凌是如何一步步发展的,并探索和传授可以“阻断”校园欺凌发生的方式。

曾妮博士《论劳动价值观教育中的社会向度》

      曾妮博士以劳动价值观教育的社会向度为汇报主题,针对劳动价值观教育在实践当中的模糊性给出了一定的理论回应。她在研究中对劳动价值观进行了操作性定义,将其分成两部分来进行讨论。一是“对劳动的价值观”,也就是为什么要劳动,即对劳动意义的理解。二是“劳动时的价值观”,也就是如何劳动,即涉及到一种劳动精神或者说是劳动态度的培养。首先在“为什么劳动”的层面,曾妮博士首先分析了实践当中谈及劳动价值时的一种“社会—个体”的迷思,认为这样的迷思主要表现在两个“一边倒”,即“一边倒地强调社会视角”和“一边倒地拥护个体视角”,而这两种表现无疑都不能较为合理地解释劳动的意义。因此,曾妮博士将“社会”这一向度再次引入,用一种哲学的方式来把握个体作为“人”的特性以及这种特性与劳动之间的价值关系。此种意义上的“社会”的重新入场是将“社会”作为实现“类主体”之主体性与规定性的统一,作为成就“社会人”之社会需求与社会义务的统一,也因此,引入“社会”向度的第一层意义在于“社会”为澄清个体的劳动意义提供了论述逻辑上的重要中介。之后,曾妮博士又将“社会”这一向度作为阐明劳动精神的内容中介与深化劳动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中介两方面内容来进行具体阐述。

胡君进副教授《论道德教育的社会图像——一种对于道德教育发生过程的卢梭式观察》

      胡君进副教授认为《爱弥儿》是一本真正开辟现代社会诸多原理的一本经典著作,它刻画了一个小孩子从出生到成长,从恋爱到结婚,最后成为国家公民的历程,勾勒了一个完整的、健全的人的知识。他指出,在《爱弥儿》第四卷和第五卷当中,卢梭对道德教育如何塑造人的问题给出了极为丰富的认识并呈现出一幅由自然宗教、原初家庭和公共政治构成的社会图像。他称赞卢梭犹如一名出色的画家,为这一社会图像勾勒出独特的纹理线条和形体框架,以便让人在自然宗教、家庭伦理和政治契约的体验和共享中得到完整的教化。之后,胡君进副教授从三个角度对这幅社会图像进行了详细描绘:道德情感的根基—良心;爱情生活的滋养—爱欲;政治生活的习练—民情。宗教教育、爱情教育、政治教育构成了一个相互衔接的道德教育过程,依次让人理解了人与上帝的道德联系、人与他人之间的依恋关系以及人与人作为公民意义上的政治关系。在最后部分,胡君进副教授总结卢梭展现的是一个最为完整和最为朴素的人的样子,这也让他结合当下的一些“虚假教育”、“虚假德育”的社会现实来不断地重新回溯过去,重新思考应该如何看待卢梭的教育思想,令“云”上参会的听众也深受启发。

 魏薇副教授《融媒体时代青年网络流行语的失范与规制》

      魏薇副教授从融媒体时代衍生出的网络流行语这一崭新语境出发,分析了青年网络流行语的话语演进与镜像表现。并针对这一崭新语境进行了结构、方式、内容和路径等四方面的话语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魏薇副教授提出了一定的伦理上的规范与引导,即从话语结构、话语主体、话语立场以及话语的价值倾向性四个角度进行。

【闭幕仪式】

      闭幕式环节由华中师范大学杜时忠教授主持。在闭幕式上,海南师范大学易连云教授宣布新一届理事会成员名单。曲阜师范大学戚万学教授任新一届理事会理事长。研究中心主任班建武教授任副理事长,中心副主任、秘书长林可博士任理事。接着新任理事长戚万学教授表达了对上一届理事和各位同仁鼎力支持的衷心感谢,并表示将不负众望,继续传承德育学人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各位同仁一道共建德育学术大家园。现任理事长檀传宝教授用“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成果丰硕”这三个关键词总结了本次德育年会,回顾了全国德育委员会的历史并号召同仁共同推进我国德育学术的发展。随后,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增田教授代表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校德育研究院对全国德育专家表示感谢,对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新任理事会成员表示祝贺。经理事会决议,下一届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年会将在重庆师范大学举行。伴随着春天的美丽乐章,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第30届学术年会圆满落幕。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团队参加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第30届学术年会简报】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jzytwl.xhstdz.com/quote/78533.html 
     栏目首页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物流园资讯移动站 http://sjzytwl.xhstdz.com/mobile/ ,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