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杨天南——投资就是在正确方向上忍耐,学习巴菲特赚的多、活的久,众人爱。
2024-11-19 15:21

来源:雪球App,作者: 无患子资本陈,(https://xueqiu.com/8240973387/258812128)

杨天南——投资就是在正确方向上忍耐,学习巴菲特赚的多、活的久,众人爱。

北京金石致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CEO杨天南是中国最早一批接触巴菲特理念的投资者之一。其1993年开始进入资本市场,1995年首次接触有关巴菲特的书籍,并早在2001年就前往奥马哈参加伯克希尔股东大会,曾被巴菲特称为“第一位来自北京的股东”。最早介绍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到中国,翻译《巴菲特之道》和《戴维斯王朝》。

杨先生目前的投资领域主要涉及中、港、美、加等市场。与很多一心“做大做强”的投资管理人不同,杨先生认为志同道合的人相遇相知是件不容易的事,所以目前仅以管理圈内亲朋好友的资金为主,对于募集资金兴趣了了。他认为自己目前最大的成就感,是见到周围的人得益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并藉此达到财务自由的境界。学习巴菲特赚的多、活的久、众人爱,追求人生综合回报最大化。

杨先生认为,在伟大的机会来临时敢于下重仓,才有可能取得超额回报。在他20年的生涯中,回报率最高的一笔投资是十年前美国科技股泡沫崩溃时,买了、新浪,回报大约40倍。但杨先生也坦诚,自己没能像段永平一样重仓以及拿住更久,错过了赚取更高回报的机会。

由于经常以写文章的方式答复朋友的投资问题,杨天南从2007年5月始,受《钱经》杂志邀请撰写实证投资专栏,并成立专门账户,按照杂志月刊的限制条件,即每月只有一个交易日,进行投资操作。

杨先生认为,投资的精髓就是在正确的方向上忍耐。但什么是正确的方向,往往事后才能确定。世界总存在不确定性,但等到什么都确定的话,我们都死了。以下是2012年6月份采访内容。

问:先说说您是怎么入行的吧?

答:我首次接触股票,是在1991年的海南。当年与很多热血青年一样,奔赴经济特区,与今日争相报考公务员的风气截然相反,那时的社会流行的是“下海”。第一次启蒙应该是听张志平讲股票,他当时是海南证券董事长,后来在中国证监会任职。当时印象深刻的第一本关于股票的书是水运宪写的《深圳股市大震荡》,但他似乎并不以财经文学闻名,很久以后才知道他的代表作有《乌龙山剿匪记》、《乔省长和他的女儿们》。

实际开始股票投资,应该是始于1993年,数来也有20年了。最初入行,实际的原因与所有人都一样,目标就是想赚些钱,而股票投资的“低门槛”让包括我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能没有阻碍地进入股市,不需要特权、不需要关系、不需要行贿。

很多年以后,我才逐渐明白,正是股市的“看似低门槛”害了很多人,并令许多人前赴后继、执迷不悟,在这个方面股市确有与赌场相似之处。

问:什么时候决定以投资作为职业的?

答:选择投资作为职业,实际上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刚开始是因为不用找关系、不用求人,渐渐发现找不到业绩更好的投资管理人。如果既有选择的自由,又能养家糊口,这听起来是个不错的选择吧。尤其是在1995年接触到巴菲特的投资理念。

问:您还记得您第一次接触到巴菲特价值投资思想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您目前的投资理念是怎么一步步形成的?

答:有幸在1995年首次读到有关巴菲特的书,在那之前整个社会都处于摸索阶段,如果今天阅读那些年的财经股票类的杂志,会发现除了数据之外,几无任何参考价值。

在1995年读到《巴菲特的道路》(又被翻译为《股王之道》),当时的感觉就像茫茫暗夜中的航船看到了指明方向的灯塔。他的“买股票实际上是买企业”、“好价格好企业”等投资理念,现在看来都太过平常,在当时都是闻所未闻,当时充斥的是庄家、内幕、图表派,他的巨大成功以及朴实平易深深影响了我。有幸在接下来的1996、1997年的大牛市中验证 这些理念,令我在20个月的时间取得十倍的回报,同期指数翻了一番多,算是奠定了一些人生的财务基础。这段时间投资的经历在1996、1997年以系列文章的形式发表于《金融时报》上,以至于相隔十余年后还有人因此寻找我。

问:您当时在A股赚了第一笔金之后,当时为什么选择出国深造?在美加的经历对您后来的事业有哪些帮助?

答:经历了1996、1997年牛市的成功,令我萌发赴美留学的念头,因为美国是金融市场最为发达的国家,更想亲自见见巴菲特。可以说,我是用长虹的奖学金去美国上的MBA。前后在国外待了八年,一半在美国、一半在加拿大。国外金融市场多年积淀形成了巨大财富、丰厚的经验、完善乃至繁琐的法规,固然印象深刻,但我更认为是否能成为投资家,完全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与是否出国没有必然联系。况且过去的三十年,中国提供了比发达国家更多的致富机会,这种趋势相信在未来十五年依然存在。

巴菲特说:“迄今为止,没有什么投资秘密没有被写成文字的了。”但是中国的文化向来有欣赏演义的传统,以至于厚死薄生、厚远薄近,为此付出的代价十年之后或许更为明显。

问:您在90年代的时候为何选择长虹?技术更新换代快的家电行业,并不是传统的价值投资者喜欢的行业啊?

答:谁是传统的价值投资者?他们买么?时变事宜、因时而化,才是根本。

按照格雷厄姆原教旨主义者的观点,巴菲特应该是一个价值投资的修正主义者,甚至是背叛者!但这种观点并不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原因是巴菲特藉由变化而取得了今天的巨大成就。

问:这么多年您一直在钱经上发表专栏,这是为什么?

答:我在过去十余年的时间里,原本每年写一个投资总结的传统。后来,亲朋好友问的多了,经常有许多问题重叠,没有时间一一答复,便以文字的方式统一作答,就形成了写文章的传统。即便如此,每年仅写个三、五篇,并不固定。直至2007年被《钱经》杂志邀请撰写专栏,每月一期,该专栏至今已经写了五年,打破了原先一年的写作计划。这令我有了额外的负担,因为每月找一个适合的话题,有内容且尽可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月复一月还是很具有挑战性的。

虽然专栏的模拟实盘投资部分在过去五年的大熊市里也实现了翻番,实际上由于杂志出版的日期等硬约束,比之我们现实中的运作还是为差。

在一定程度上,我视专栏的写作为公益活动,希望100个读者中有10个能有所启发,有1个能有所获益,就已经很不错了。一个人的精力、时间都有限,能有机会为那些素不相识、从未谋面的人做些有益的事,是令人愉快的经历。

读者中如果有人能因此达至财务自由的境界当然就更好了,但这是很难的。至于原因也分多种,茫茫人海,我们能否相遇?倘若相遇,能否相知?倘若相知,能否相信?倘若相信,能否有条件执行?倘若执行,能否坚守?倘若坚守,这坚守能有多久?

问:您认为投资的精髓是什么?

答:你若问什么最难,实际上哪一步都不易。成功需要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顺利,而失败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问题即可。一定要问的话,投资的精髓就是在正确的方向上忍耐。

实际上知道了这样的秘籍,与知道“低买高卖”的秘籍无甚区别,知道了也不代表投资能成功。首先,“正确的方向”往往在事后才能完全确定。而不确定性几乎是人们面临的永恒问题,所以当下最难。忍耐等待也是不易,等一年、两年,还是更久,例如当下的这次危机,人们已经等了四年多,还要等多久,没有人确切知道。

问:那您如何确定自己在正确的方向上的?尤其当市场长时间与您预期的方向不一致的情况下,您怎么安慰自己?

答:确定自己是否在“正确的方向”上实际上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也是在投资环节上重要的一环。这种判断除了事先的信息搜集处理决断之外,更重要的时时更新对于企业的发展状况的观察,根据实际情况,从而修正、维持或改变态度。

当市场价格在较长期表现与预期不符时,这是件令人痛苦的事情。这通常有两种可能:一是市场(客体)犯错;二是投资人(主体)犯错。对于前一种状态是忍耐等待,对于后一种状态是改正错误。

问:您说未来无法把握,那您认为投资中的确定性主要有哪些?如何寻找这些确定性?

答:当下最难。从现在到未来都充满着不确定性,不惟投资行业。反之,什么都确定了,人生也就没有精彩可言了。等什么都确定了,我们就死了。

要说确定性,肯定也是有的。例如,现在的2350点比6100点低,就是确定的;十年以后,、不会倒闭就是确定的。人们能做的是从他人和自己的经历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找确定的成分,以增加胜算的概率。但这并不能消灭风险。

问:您最成功和最失败的一笔投资分别是什么?您从中学到了哪些东西?

答:回报率最高的一笔投资是十年前美国科技股泡沫崩溃时,买了、新浪,回报率40,00%,即大约40倍。可惜的是,没敢像段永平一样重仓,在这点上向段先生深表敬意。总结经验的话,当伟大机会来临时,需要全力以赴、重仓出击。

最糟糕的一次是2001年在A股市场上遭遇上市公司欺诈,股价连续十余个跌停,下跌75%。这种感觉实在太坏了,就像已经知道明天会死,但今天却只能坐以待毙地束手无策。虽然其高管事后身陷囹圄,但投资人损失惨重。这令人想起芒格说的:我们并不是要打败怪兽,而是要避开它。【杨天南:事业最底谷时,才领悟到巴菲特这句话的真谛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杨天南——投资就是在正确方向上忍耐,学习巴菲特赚的多、活的久,众人爱。】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jzytwl.xhstdz.com/quote/80824.html 
     栏目首页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物流园资讯移动站 http://sjzytwl.xhstdz.com/mobile/ ,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