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和郭勒木德镇印象小区的农牧民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时刻:长江源村首批127本不动产权证顺利办结并发放;印象小区也为280户农牧民完成不动产权登记,安置房不动产权证陆续发放到了农牧民手中。这一本本崭新的不动产权证书,不仅圆了农牧民的安居梦,也让他们的生活有了稳稳的依靠。
长江源村的127本不动产权证,承载着村民长达二十年的期盼。在市委、市政府统筹下,唐古拉山镇、东城区行委及住建、农牧、税务、自然资源登记确权服务中心等部门组成专项工作队伍,协作联动、专班跟办,最终解决了这一历史遗留难题,标志着长江源村生态搬迁安置工作迈出了关键一步,为村民从“安居”走向“乐业”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拿到证书的村民才仁公保难掩内心的激动:“今天太开心了!捧着这‘红本本’,心里终于踏实了。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这份法律保障,我们定会守护好家园。”
作为郭勒木德镇农牧民异地安置工程,印象小区位于白云路97号,总用地面积39386平方米,分两期建成7栋住宅楼、280户住房。然而自交付以来,因建设资金缺口、用地手续办理复杂等问题,产权证办理长期搁置,成为群众的“心头病”。
为此,郭勒木德镇党委把该小区登记颁证工作列为“为民办实事”攻坚项目,构建“整改+整治+服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推进工作。牵头制定“资金筹措+手续补办+登记代办”三位一体方案,10余次走访市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进行协调,深入小区先后召开5场居民议事会收集诉求。针对用地审批缺失、建设资料不全等难点,创新“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模式,推动自然资源局开辟绿色通道,住建局协调补齐工程验收材料。
“今天我们到印象小区开展上门服务,收取不动产登记相关资料,让住户少跑路。”在印象小区服务点,市自然资源局确权登记服务中心主任冯树波告诉记者,为方便群众知晓办证所需的材料和流程,他们通过微信公众号、小区展板等公示办证材料和流程。同时依托市上出台的相关政策,于6月12日完成小区的首次登记,7月14日,完善了税费核算。在各部门协同攻坚下,截至2025年6月13日,印象小区280户住房全部完成首次登记,并于7月24日起陆续发证。入住12年的该小区住户谢彩霞欣喜地说:“以前没证,就业、孩子上学都受影响,现在镇上帮我们把证办下来,今后就业、教育更方便了,我心情特别激动!”
为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市自然资源局不动产部门主动介入,协调各相关部门制定方案、细化措施,形成受理、审核、登簿、缮证、发证等环节流水线登记作业,高效完成了农牧民登记办理工作。“今年以来,全市已为27个小区办理了首次登记,惠及2083户群众,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冯树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