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雨
2025年8月6日,大疆即将推出首款扫地机器人产品。
消费者在石头科技、科沃斯、追觅、小米、云鲸……等众多国产品牌之外,又多了一个选择。
大疆到底对于扫地机器人行业是一条鲶鱼,带动整个行业实现蜕变?还是一个“玩票者”,匆匆的来,又匆匆的走。
所有的猜测,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市场给出一个答案。
不过,很多人都相信凭借大疆在无人机领域对于技术和产品的极致追求的精神,会继续延续到扫地机器人的产品理念中,并再次获得成功。
的确,根据报道显示,这款扫地机器人产品也是大疆打磨了很久的一款产品,可能不仅是消费者对其好奇,很多友商也会投来关注的目光。
甚至是当产品发售后,很快就会有友商买来拆解,寻找侵权证据,为日后的专利攻防做好提前的准备。
而专利战,也成为能否在扫地机器人这个行业,存活下来的一个关键指标。
目前来看,无论是国外的品牌,还是国内的所有品牌,几乎没有一家没打过专利仗的。
也就是说,整个扫地机器人行业,已经成为中国专利密集度最高,利用率最高的一个行业。
石头、追觅,……,几乎都是在知识产权上投入了极大的成本和精力,才能在最后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情况下,在这个行业中存活下来的。
因此,大疆要来,也不例外。
专利不够硬的话,恐怕很快就会被逐出这一行业。
然而大疆毕竟是大疆,在无人机领域的称霸之路上,就广泛开展专利维权,因此这套流程对大疆而言,并不陌生。
只是不知道大疆这几年来到底在无人机之外的扫地机器人行业投入了多少前瞻性研究,以及专利储备。
总体来看,这个行业诉讼频发,大量的专利在历经国家知识产权局以及法院审理之后,存活下来的比率其实并不高,有大量的专利被宣告无效。
例如,PRIP曾经对科沃斯/添可在2022年之前的被挑战专利有效性的数据做过一份统计,结果显示,全部无效的比例其实并不低。其实这也是行业的普遍现象。
这也给大疆画了一个问号:到底大疆的专利,质量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