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是天文奇观的多发期。一次“超级月亮”,金牛座、狮子座、猎户座的三次流星雨,让这个月的星空变得精彩纷呈。
有没有打算去好好拍一拍呢?不过,在出发拍摄这些天文奇观之前,这些器材你准备好了吗?
今天要说的是星空摄影需要准备哪些器材,以及选择器材有什么标准,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先从拍摄的核心——相机说起吧。
说到“星空摄影的相机”,许多人脑海里马上冒出几个词,“高端”“全画幅”“死贵死贵”。是不是这样呢?往下看吧。
星空摄影的最大特点是必须使用很高的 ISO,对相机高感性能要求很高,而高感性能直接与画幅大小(CCD 屏尺寸)挂钩。
虽说全画幅并不是最大的画幅,但综合性能和便携性来看,全画幅相机是最适合拍星空的,但不意味着拍星空只能用全画幅。
结合经济条件,选择自己能够负担,而画幅最大的机型吧!(悄悄)其实一般来说,APS 画幅机也算可以接受啦...
以下是一张网上收录的机型与画幅参考图,供大家参考。
如果觉得为了拍星空买个新机子不值当,看看有没有能租相机的店,或者能借相机的土豪朋友吧!
相机说完了,现在来说说镜头。
选择镜头的标准之一,便是最大光圈值。拥有大光圈的镜头,在星空摄影中更为有利。
要拍摄静止的星空,最大曝光时间有限。在最大曝光时间的前提下,大光圈镜头能用更低的 ISO,保证画质;
同时,最大光圈如果不足,也会降低实时取景的亮度,影响对焦和构图的方便性。
选择镜头的另一个标准,是题材。并不是说焦距越短,视角越广,视野越大就越好。
星空摄影的题材有很多,不同的题材有不同的拍摄需求,适合使用的镜头类型自然也不同。
此外,在某些焦段下,由于镜头构造的原因,最大光圈值也会受到限制(比如,普通超广角头的最大光圈很难超过 F 2.8,鱼眼更甚),这也是个不容忽略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说说最重要的拍摄辅助用具:三脚架。
你也许会觉得奇怪,三脚架有什么可说的?其实三脚架也分几类,大体来说可以分成稳固型、便携型和低视角三种。
稳固型三脚架,顾名思义,注重稳定性,承重量也最高。
当需要长时间连续拍摄(延时、长曝)或有较重负担(如架设赤道仪辅助拍摄)时,这类三脚架最为适用。
缺点是,这类三脚架由于追求稳定性,自身也十分“厚实”,自重很大,携带起来比较费力。
加载赤道仪拍摄,对三脚架承重力有较高要求
便携型三脚架重量低,而且一般都能折叠收纳。在需要长距离徒步跋涉、登山时,你就会体会到“便携”二字的重要性。
然而,轻便、便携的代价便是稳定性和承重量的降低。在曝光时间较长,环境不稳定(如较大风力)的情况下尤其需要小心。
便携式三脚架一般都比较“苗条”,承重力较低
低视角三脚架,能让相机从很低的高度进行拍摄,把地面景物加入画面中充当前景。
风靡一时的八爪鱼三脚架就是其中翘楚,这玩意轻便便携,而且地形适应性奇高,不需要平坦地面也可以使用。
低视角三脚架非常小,十分便携,但随之而来的是承重量和稳定性的进一步降低,一般只能用于小型相机的短时间拍摄。
对了,别忘了一起带上三脚架离不开的好基友——快门线啊!
赤道仪能通过自身旋转,使架设其上的相机与星空背景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在拍摄静止星空时,赤道仪最大的意义在于能大幅延长曝光时间(几十分钟),从而使用更低的 ISO,获取更高的画质。
理论上,使用赤道仪能使曝光时间延长至数小时,但随着曝光时间延长相机元件会发热,热噪现象会十分明显,因此曝光时间还是不能过长。
赤道仪长这样
传统赤道仪体积很大,不方便携带。而随着科技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以星空爱好者为受众的便携式赤道仪。
和需要外接电源的传统赤道仪相比,便携式赤道仪很小很轻,电池供电,并且调试、操作简单,有自动化一键式程序。
便携式赤道仪
便携式赤道仪的局限性在于承重能力有限,一般只能承载一个机身和一支长焦镜头,追踪精度也相对较低。
此外,电池的容量也限制了单次曝光的最长时间——如果不考虑热噪的话。
不过,对绝大部分星空摄影爱好者而言,便携式赤道仪,够用了。
与常规的“风光滤镜三人组”(偏振镜,中灰渐变镜,ND 镜)不同,星空摄影常用的滤镜是柔焦镜、星光镜与光害滤镜。
柔焦镜的作用是增大亮星的星点面积,并且淡化掉暗星,从而凸显亮星和星座轮廓,使画面更为简洁。
如下图,使用柔焦镜后,最亮的星呈扩散小光球状,次亮星光点更明显而次暗星、细碎星与暗星从画面上消失了。
柔焦镜拍摄效果
星光镜的作用是为星星增加星芒,使画面更为生动,适合在拍摄星座、行星和星星很稀疏时使用。
星光镜拍摄的星空
光害滤镜是天文题材的专用设备,针对钠灯、汞灯等气体光源产生的特定波长光线进行针对性过滤,有效减少人造光源的影响。
例如,下图中的红色部分,通过光害滤镜可以消除掉大半,还星空本色。
在地面光污染严重的地区拍摄,光害滤镜是必备的装备。
照明设备,如大功率手电、探照灯等必不可少,可以调节亮度的更好。
它们的作用不仅是给地面景物补光充当前景,还能在你拍完下山时照亮道路,降低风险。
如果拍长曝光和延时,备用电池也要带上。
秋冬季登山拍摄,还要注意带好御寒衣物,必要时携带露营设备。不要光想着怎么拍,还得保护好自己,身体是拍照的本钱啊。
带个帐篷能防寒,还能作为地面景物,岂不美哉
以上就是本期要为您介绍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