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6月,在孙中山先生的指导下,成立了著名的黄埔军校
。学校成立之后,主导政治工作的人选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学校便让政治部副主任张申府引荐一人,张申府立即就找到了一个人,
那就是远在欧洲留学的周恩来。
1924年9月时,周总理踏上了回国的道路,应该当时正值国共合作期间,周总理也对黄埔军校产生了巨大的兴趣,
他知道政治思想的重要性,如果他担任政治部主任的话,他将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
在组织的批准下,周总理进入黄埔军校,此时的他只有26岁,并且进入学校后便担任政治部主任一职。
也是在此时,周总理遇到了比他小六岁的李默庵。
周总理见到他时,就觉得这个人不一般。
黄埔军校一期时,简直是“神仙”打架。开国元帅徐向前就是黄埔一期的学生,还有着当时被称为黄埔三杰的陈赓、贺衷寒以及蒋先云。
与他们相比,李默庵显得“格格不入”,这些人大多数都有个不错的背景。李默庵出生于1904年10月17日,
他并不是一个“阔少”,家里也没有背景。
他只是一个从湖南小山村走出来的一位农村孩子。在那个年代,
吃饱喝足就是一个人最大的“梦想”了。
李默庵的父亲也一样,他并没有很大的抱负,他只是希望他的儿子能够健健康康地长大就行。所以李默庵念完小学后,便留在家中帮忙了。
日子就这么浑浑噩噩地过着,直到他的堂兄出现,
在他堂兄的帮助下,李默庵成为了长沙师范学校的学生,他勤工俭学过了三年。
那时的局势动荡,
每一个年轻人都有
“躁动的心”
,
他们渴望着为国效力,渴望着成为改变局面的那个人,这里面就有李默庵。
在长沙毕业后,李默庵立刻就带上了行李,
来到了湖南的陆军讲武学校
,发誓要成为一名报效祖国的军人。
要说李默庵与黄埔军校的缘分确实不小,他进入湖南陆军讲武学校时,黄埔军校还没成立。次年的时候,孙中山先生宣布了成立黄埔军校。当时有很多湖南陆军讲武学校的学生进行转学,都想进入黄埔军校。当时的李默庵也想去黄埔军校,
无奈的是学校中有一位本家的兄弟,并且还反对他去黄埔军校。长兄如父,碍于情面的李默庵只好继续陆军讲武学校。
不过好在的是,后来陆军讲武学校被并入了黄埔军校中,李默庵也因此成为了黄埔军校第一期最后一批进入的学生。那时的黄埔军校流传着一句话。
“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
但年少轻狂的李默庵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他并不比别人差,所以他就自称:
能文能武李默庵。
周总理和李默庵的第一次相遇
,是在学校组织的一次同学会上。由于当时都是各个学校组建而来的,虽然都有共同的抱负,但大家的思想并不相同。
于是周总理便萌生了组建一个“联合会”的想法。
将思想不同、政治理念不同的学生们,组建在一起
。而且周总理一视同仁,无论你是共产党或者是国民党,你都可以参会,共同学习交流。
李默庵很喜欢这样的氛围,他感受到了自由的气息,他不用再收到约束,这与他的初衷不谋而合。
这个充满干劲的小伙,很快就吸引了周总理的注意,
他很喜欢这个朝气蓬勃的小伙,不由自主地多关注了一下。
李默庵也很喜欢这样的氛围,他决心成为了一位报效祖国的青年,
所以他秘密计入了共产党。
周总理看后十分开心,他知道他的工作并没有白做,只要有一位学生能够看清,那么他付出的努力就没白费。
他握住李默庵的手高兴地说到:
“李默庵同学,你是学生中一个加入共产党的,你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我向你表示祝贺”
在学校的那段日子,
李默庵和周总理相处得十分愉快
,李默庵也跟随着周总理的脚步,积极地参加各种党组织的活动,
那一刻周总理在李默庵的身上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可惜好景不长,
蒋介石的实力随着野心逐渐壮大
,他开始不满意现状,眼里融不进沙子的他,怎么会看着共产党“相安无事”呢?
他彻底撕破脸面,他不允许他的黄埔军校中有共产党的存在,他给了学生一个选择,要不退学、要不共产党。在形式的“逼迫”下,一共有39个人选择了第二条路。
只是让周总理万万没想到的是,这39位同学中,居然有李默庵。
其实李默庵选择第二条路也是有原因的
当时他结识了一位女性朋友,两人正值年轻气盛,于是便相爱了。两人常常在周末约会见面,这本身并无大碍,但有时就会和党组织召开的会议有冲突,李默庵为了陪女友便错过了一些会议。
当党支书得知此事后,狠狠地批评了李默庵,他认为国家正值关键时刻,希望他能不要因为个人的事情而耽误了大事。
年轻气盛的李默庵听到后,一时冲昏了脑。就这样,李默庵与组织渐行渐远,后来在贺衷寒的鼓捣下,李默庵公开声明退出。周总理听后心痛不已,他找到李默庵对他说:
“李默庵,你做了一个好的开头,但让我没想到干坏事的也是你,你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李默庵知道自己犯了错,无言对待这位恩师,这对师生从这里便分道扬镳。
留在国民党的李默庵深受蒋介石的信任,他一路高歌猛进,很快就成为了蒋介石手下的一名猛将。
周总理确实没看错人,李默庵是一位好的军人。
两人的再次相见是在“西安事变”之后
,周总理当时只携带了一位随从,跟孤身前往并无差异。李默庵见到周总理时,他极其的诧异,他知道这个时候周总理独身前来,如果他收到上级的命令,那么周总理就凶多吉少了。
他不得不佩服起这位老师,他的大义凛然是自己无法比拟的。
这对十来年没见的师生相谈甚欢,
李默庵想到自己当年的冲动,他对周总理说:
“学生实在惭愧,本应是学生去探望老师的,怎么敢劳烦老师来看望学生呢?是学生无礼了。”
周总理听后笑了出来,他对李默庵说:
“黄埔师生本就是一家,何来的无礼呢?”
周总理一句话的功夫就瞬间拉近了两人的关系,两人一句一话地诉说这么多年的过往,两人也很有默契,没有谈那些敏感的话题。
这一刻的李默庵,真的感觉回到了那些年在学校的日子,可惜物是人非了,当年对自己照顾有加的恩师,如今也形同陌路人了
。
两人的二次见面是在次年,1937年国共开始共同抵御外敌,战前周总理迎接了李默庵,周总理并没有因为李默庵是国民党的缘故,
而对他藏私。周总理对着徒弟倾囊相授,将战况拆解分析给他听,这一幕仿佛回到了黄埔军校,李默庵全部记在了心中。随后的一战中,李默庵大获全胜,他被人拥护时,他脑海里只有一个人,
他的恩师----周恩来。
他庆幸自己有这么一位老师
此后的抗日战争中,李默庵越战越勇,将周总理交代他的事情全部记牢,
身为一位军官,他不耻下问,邀请周总理为自己解答,还请求老师给自己的士兵上课,周总理自然没有拒绝。
无奈的是,抗日战争过后李默庵也被卷入内战中。1949年后,国民党战败,蒋介石带病逃亡台湾,
厌倦了这样生活的李默庵选择去了香港
。
在台湾的蒋介石无时无刻不想“东山再起”,他有意拉拢李默庵,可李默庵却不想再与他为伍。
得不到李默庵的蒋介石,于是恼羞成怒,派出特务刺杀李默庵,跟随蒋介石多年,李默庵自然知道蒋介石的秉性。
于是他变卖了家产,前往了阿根廷生活。后来因为子女的缘故,他又移民到了美国。
异国他乡多年后,耐不住想念家乡的心,中国人都有着落叶归根的想法,他想联系家乡的亲朋好友,但碍于蒋介石,他无法联络亲人。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周总理想到了他的这位爱徒,他托人四处打听李默庵的下落,可惜寻找多年却没结果。
直到1981年时,辛亥革命的70周年
有人邀请了李默庵参加。这么多年,李默庵都差一个契机,他想念祖国,他想回来,机会终于让他等到了。
离开祖国三十年载,李默庵终于踏上了回国的道路
。
在大会上,他遇到了周总理的爱人邓颖超,他激动地握住了邓颖超的手,
“颖超同志,我回来晚了!”
面对这位陌生人,邓颖超很是诧异。
但当李默庵说出身份后,邓颖超眼睛不禁湿润了:
“默庵啊,你终于回来了,恩来找了你很多年,他一直都很惦记你,到处打听你的消息,找你找得好苦啊!”
听到恩师临终前还在惦记着自己,
李默庵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
这位77岁高龄的老人痛哭了起来。
回国后的李默庵仿佛找了目标,他一直作为中间人负责沟通海峡两岸的人民,他想缓和海峡两岸的关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不想辜负了恩师的教导。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