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6个奖项尘埃落定。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文化现象,诺贝尔奖的影响力已经超出其所覆盖的领域本身,年复一年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对于每位考生来说,奖项背后的时代热点和出题方向也是值得关注的!今天星哥邀请《疯狂作文·素材控》&《试题调研》编辑老师联合为大家整理了2024年诺贝尔奖相关的素材+考点(含试题),一起来看看吧!
文末附本文电子版~
01
诺贝尔物理学奖:
授予两位机器学习研究先驱
关键词: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科学家精神、学科边界
10月8日,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出乎意料地颁给了机器学习研究领域。普林斯顿大学的约翰·J·霍普菲尔德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杰弗里·E·辛顿因“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获得该奖。
人物素材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辛顿:从学术困境到AI传奇
辛顿1947年出生于英国,他的父亲是一位昆虫学家,母亲是一位教师,曾外祖父是19世纪著名的数学家。生于学术世家的他,学过物理、数学、化学、建筑学、生物学、哲学、心理学,他曾一度厌烦这些没用的学术,做了木匠,而后又返回学术界,抱着导师都嫌弃的“过时的”神经网络研究,熬了五年才拿到博士学位。
当时,人工智能还是一个非常冷门的领域,而他研究的神经网络领域,更是无人问津,甚至被学界当成天方夜谭。在长期的探索中,就连辛顿的老师希金斯都转向符号主义阵营,离开了神经网络的道路。师门败落,辛顿却苦苦支撑。这一坚持,就是30年。
2006年,辛顿正式提出了深度学习的概念,深度学习从这一年开始迎来了一波爆发式的发展。随后,他在神经网络的研究成果被应用于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甚至是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到了今天,我们所使用的AI技术,几乎都离不开神经网络。
可以说,辛顿几乎是凭借一个人数十年的坚持,扭转了一个行业的发展方向,让深度学习从全球最冷门的研究领域之一,成为全球最大的研究热门,直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爆炸式发展。
坚守初心,走属于自己的道路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抉择,而选择一条不被看好的道路,需要极大的勇气。辛顿在人工智能低谷期选择了人工神经网络,他的勇气源于对自己研究方向的坚定信念。社会的进步、科技的更新,需要一些先锋者瞭望和摸索,助推时代向前发展。吾辈青年在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时,也应保持独立思考和判断,不在浮躁中迷失,不为功名遮蔽眼睛,朝着认定的方向踏浪而行。
02
诺贝尔化学奖:
蛋白质设计和结构预测,为人类健康谋福祉
该奖一半授予美国生物化学家、华盛顿大学蛋白设计所主任戴维·贝克,他开发了一种算法,从头开始设计全新的蛋白质,堪比创造生物的“上帝之手”;另一半授予谷歌旗下“深层思维”公司的德米斯·哈萨比斯和约翰·江珀,他们利用人工智能工具AlphaFold破解了蛋白质复杂结构的密码。2018年、2020年、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三次颁给与蛋白质相关的研究,是因为蛋白质几乎参与了细胞内的所有功能。蛋白质设计的改进可以带来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治疗多种疾病。
03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研究微小RNA的学者,
揭开生命的终极“隐藏奥秘”
美国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加里·鲁夫昆获得该奖。这两位科学家的发现引入了一种新的基因调控原理,揭示了人类基因组编码超过一千种微小RNA(核糖核酸)。这一发现为理解生物体功能及其如何发育开辟了新的维度。事实上,这两位获奖者也是20世纪90年代“唯二”的专注研究微小RNA的学者,当时,学界对此过于冷门的研究鲜少兴趣。
【生物考点1】(多选)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对“microRNA(mi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的发现,而这一发现对于促进克服人类疾病有重大意义。miRNA表达异常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根据miRNA对肿瘤转移的作用,将miRNA分为促癌miRNA和抑癌miRNA。有研究发现miR-140在肾癌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上调,而miR-140可与K9mRNA结合而抑制其发挥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中K9基因和K9mRNA含量差异不大
B.抑制miRNA的功能即可达到治疗癌症的效果
C.miR-140属于促癌miRNA,通过抑制K9基因的翻译,促进癌细胞转移
D.肾癌细胞中miR-140与K9蛋白的含量呈正相关,且癌细胞中K9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织
【解析】根据题意知,miR-140可与K9mRNA结合而抑制其发挥作用,推测miR-140影响的是K9基因的翻译,不影响其转录过程,因此推断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中K9mRNA含量差异不大;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推测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中K9基因含量相同,而表达情况不同,A正确。癌组织中有促癌miRNA和抑癌miRNA,不能单纯地通过抑制miRNA的功能来达到治病癌症的效果,B错误。在癌细胞中miR-140表达显著上调,说明它属于促癌miRNA,其通过抑制K9基因的翻译,促进癌细胞转移,C正确。miR-140通过与K9mRNA结合而抑制其发挥作用,从而抑制K9mRNA的翻译产生K9蛋白质,因此肾癌细胞中miR-140与K9蛋白的含量呈负相关,这样,癌细胞中K9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织,D错误。
A.miRNA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
B.miRNA与circRNA、P基因的mRNA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的核苷酸序列
C.miRNA和circRNA的每个单体均通过磷酸二酯键与相邻两个单体进行连接
D.miRNA表达量升高则会抑制P蛋白合成,从而促进细胞凋亡
人物素材 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安布罗斯:坎坷曲折的“逆袭爽文”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用这句话来形容在哈佛大学混不下去的诺奖得主安布罗斯,可以说十分贴切。年轻时的安布罗斯比较顺利,1975年他在麻省理工获得生物学学士学位,1979年获得博士学位,师从诺奖得主大卫·巴尔的摩,并在1985年成为哈佛大学教员,研究生涯一帆风顺。在这期间,他发现了人类第一个已知的微小RNA,就是这个成果最终让他夺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然而,这个诺奖级别的开创发现在当时却完全不受重视,哈佛大学甚至认为安布罗斯并没有做出任何突出贡献,导致其未能通过终身教员的审核,丢掉了工作。
1992年,他搬迁至大部分人都没有听过的达特茅斯学院,继续默默进行自己的研究。熬了8年以后,他的博士同门加里·鲁夫昆发现了第二个微小RNA,人类这才意识到,微小RNA存在于各个生物体内,安布罗斯的研究才终于得到人们的重视。2008年,两人共同获得拉斯克基础医学奖,这一奖项被称为“诺奖风向标”。哈佛大学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一个错误,邀请安布罗斯回到哈佛。安布罗斯拒绝了,并选择了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做研究。从哈佛大学混不下去,到32年后拿到了诺奖,安布罗斯用自己的经历写出一篇“逆袭爽文”。
一切的意外和逆袭,都是对勤奋和坚持的奖赏
日复一日的积累也许是枯燥的,年复一年的坚持也许是孤独的,但这些都是成功路上的铺路砖。正如俞敏洪所说:“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当安布罗斯因为研究内容过于“超前”不被理解,错失了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荣誉时,他却从未想过因此放弃,而是默默耕耘积蓄力量,终于获得了属于自己的荣誉。成功或许也受运气、机会等因素影响,但主动、持续的努力一定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也一定是人生这道难题最好的解答。
04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
以诗意的散文,揭露人类的脆弱
关键词:人性的共性、书写的力量、批判与关怀
10月10日,韩国作家韩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荣获此奖项的亚洲女性作家。颁奖词谈到,她“用强烈的诗意散文直面历史创伤,揭露人类生命的脆弱”。韩江的文学作品并不止步于女性书写本身,而是在诉说一种超越性别的,更加普遍的人类处境。
她曾说:“我在写作时,经常会思考这些问题:人类的暴力能达到什么程度;如何界定理智和疯狂;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别人……”韩江是妥妥的“70后”作家,这也标志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进入了新的世代。
05
诺贝尔经济学奖:
拆解国家何以贫困或繁荣
关键词:制度的力量、贫富差距、科技进步与幸福感
10月14日,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奖项授予达龙·阿西莫格鲁、西蒙·约翰逊和詹姆斯·A·罗宾逊,表彰其“对制度如何形成以及如何影响繁荣的研究”。缩小国与国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挑战之一,这些获奖者揭示了国家贫富差距的根源,证明了社会制度对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性。
阿西莫格鲁与约翰逊于2023年曾合著《权力与进步:我们在技术与繁荣上的千年斗争》,他们认为,科技进步并不会自动带来经济增长和社会福祉,如果没有有效的制度来平衡不同利益集团、保护弱势群体,那么技术进步可能会加剧贫富差距。
时评范本
诺贝尔文学奖公布,文学难得的在场时刻
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由韩国女作家韩江获得,获奖理由是她“用强烈的诗意散文直面历史创伤,揭露人类生命的脆弱”。她也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韩国作家。
消息出来后,媒体上迅速铺开了对作家的介绍,称韩江是当代韩国文坛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作家之一。饶是如此,对于很多大众读者来说,恐怕是在颁奖之后才去搜索了这个名字。在社交平台上,很快有人晒出了自己的读书笔记,展现自己的文学敏感度——好在,韩江的代表作《素食者》不是个大部头,突击阅读是可以赶上这波热度的。
这是文学一个很难得的在场时刻。每年的这个时刻,诺贝尔文学奖的新闻就会突然出来,给人们提个醒:啊,又来了。随后,会有很多预测,博彩公司的赔率也会被摘出,那些长年陪跑的作家又会被重点关注。最后随着结果揭晓,大多数情况下那些猜测又会烟消云散,人们又开始突击科普获奖者的信息,相关作品会突然窜上热销榜单。然后等着明年的同一时刻,再将这个过程重复一遍。
在今天这个短视频、微短剧等快消娱乐构筑的信息空间,诺贝尔文学奖很顽强地坚守着一块阵地,向人们宣示自己的存在。我们很难说,今天文学能有多少长久的全民热度。比如,让人们再去试着回忆上届、上上届的获奖者,恐怕能说出名字的人并不多了。
但这不重要。文学似乎已经自愿从一种迎合大众的立场上隐去,在一个流量崇拜的世界,文学从一种文字表达变得像一种态度表达,以一种孤傲又自信的姿态,并不避讳地展现自己的孤独。就好像诺贝尔文学奖的授予,似乎很少考虑销量因素,这让其结果预测变得格外困难,却又为自己平添了一分魅力。
事实上,自大众文化消费兴起,文学就始终在调整自己的位置。在影像艺术出现之后,文学开始退守,它没法再独一无二地承担大众娱乐的角色,也不再是唯一的信息传播渠道,它需要重新去创造自己。
当然,文学依然会有新的市场价值,比如网络文学同样火热,2023年国内网络文学的总产值就达到了383亿元人民币。但显然,今天的文学寻找到了另一重可能,去探索人类的思想和精神的边界,去捕捉那些缺乏隐微、幽深的片段,这是一种“可为知者道,难为俗人言”的表达,也注定是远离大众消费的清冷。
从诺贝尔文学奖的关注度来看,文学的这重努力是成功的。至少有相当一部分的文学,甚至是被视为“最像文学”的文学,它们重新获得了自己的尊严,它们开拓深度、推展前沿,成为了无可取代的人类精神产品。
而每年的这个时刻,全民围观同样是有意义的。无可否认,这种围观有些看热闹乃至附庸风雅的成分,也是很多人一年当中少有的关注文学的时刻。但当孤高而坚硬的文学,向着大众阅读强势地侵入,这无疑是给流量、技术包裹的世界和我们,浇下三两碗冰水——人可以摆脱眼花缭乱的引诱,去追寻一种本质,触碰深邃而非攀附趋势,或许也有一种不可磨灭的价值。
(选自光明网)
扫码下载本文电子版
以上内容选自
《疯狂作文·素材控》11月号
读热点,攒素材
《疯狂作文·素材控》一月一期,一网打尽高考素材!
往期推荐
如果觉得文章有用,就点赞、分享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