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穿山甲发布聚合产品「GroMore」,该产品整合多个主流广告平台资源,支持App开发者将广告请求同时发送至多个平台,并根据各平台的出价能力,合理分配流量,最终达到广告收益最大化的目的。聚合产品在海外市场发展较早,但在国内尚处起步阶段。 过去,为了在日益庞大的移动广告市场中争夺更多的预算,并将流量最大程度地转变为收益,开发者们往往会选择同时接入多家广告平台,通过自行探索流量的最优分配方式,来寻求变现收益最大化。
然而,这个探索过程往往伴随着几大痛点:
- 成本高。开发者同时对接多家广告平台,开发维护费时费力;
- 效率低。需要花费大量精力人工摸索合适的流量分发策略,收益表现还往往不够惊喜;
- 优化难。辗转多个不同平台查看收入报表,难以通过精准数据分析调优;
针对移动开发者们的广告变现痛点,GroMore应运而生。作为一款聚合工具,GroMore整合多个主流平台的广告资源,并通过高效透明的流量分配策略,让来自不同平台的优质广告充分竞争,帮助开发者在节约运营成本的同时,最大程度提高收益。同时,GroMore还提供精细化的数据报表,帮助高效探索最优配置,并通过系统化的分析工具,助力多维评估ROI效果,让决策更科学高效。
在这一愿景之下,穿山甲为GroMore赋予了透明、高效、可闭环三个产品特质。
了解平台特质之后,穿山甲更进一步从实战层面出发,从平台配置到工具使用4个方面全方位解析,开发者们在实操层面如何更好玩转GroMore。
-
设置广告请求策略 GroMore可实现个性化自定义广告串并行策略以及层级分布,不同经验值的开发者们可以根据自身在不同阶段的特殊变现需求灵活设置,如需单次展示收益最大化,可减少每层并行请求数且延长层超时时间;刚入门的开发者,可先使用默认逻辑并行请求,验证各ADN相同底价时的数据表现,再剔除该价格下填充率及收益低的ADN。
-
优化广告流量分配 瀑布流配置应考虑ADN数量与最终广告展示率的平衡,并非越多越好,开屏层数建议设置2-5层,非开屏层数设置建议尽量在6-20层,且保证每层填充率在5%以上,最低不小于1%。
-
通过数据报表调整策略 借助GroMore数据报表实时性、整合性和买量变现打通三大优势,随时根据精确到代码位维度的报表数据来动态调整瀑布流层级和买量策略,更快的响应市场,同时还可打通其他平台的API整合数据和买量归因数据,省力更省心。
-
使用A/B测试实现收益最大化 借助A/B测试功能,快速验证收益最高的瀑布流,降低开发成本,更好地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