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行业  机械  设备    系统  教师    参数  经纪  蒸汽 

媒介进化定律的历史解码

   日期:2024-11-10     移动:http://sjzytwl.xhstdz.com/mobile/quote/65316.html

来源:《新闻爱好者》

媒介进化定律的历史解码

【摘要】在麦克卢汉的人体延伸定律和莱文森的媒介人性化定律的基础上,提出高性能媒介定律、“内容为王”和“受众为王”定律、质媒移动灭失定律,以及网络信息无边界定律、信息两极化定律、网络再中心化定律和大数据潜伏事件真相定律。这些媒介演化定律决定了媒体的历史走向,最终把人类推进物联网时代。

【关键词】媒介演变;媒介进化定律;报纸生存密码;物联网时代

据微信公众号“传媒茶话会”的消息,在报纸销量依然低迷、《北京娱乐信报》和上海《时代报》(均为地铁报)相继停刊后,杭州地铁报《城报》2017年的利润再创新高。《城报》的一枝独秀,昭示媒介进化定律的波谲云诡,报纸生存密码令人深思。以往人们笃信的媒介“技术决定论”“后生补偿论”“再现逆转论”“处处是中心无处是边缘”等西方媒介定律的种种玄论①,让人疑窦丛生。新闻媒介由洪荒时代的人身载体,发展至报纸、广播、电视和今天的互联网,每次形态演进都受特定规律的制约。

一、高性能媒介定律下的报纸生存密码

业界许多人都在忧虑报纸是否消亡,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对此有过隐喻的论述,认为媒介能够塑造人类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进而影响人的感知方式。每日发行的印刷报纸,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优越于先前的口语、实物和手抄媒介,它的产生就成为历史必然。电子媒介出现后,信息的快速传播使人类缩短了时间差异和空间距离,倚重空间的报纸就被电子媒介所压缩,逐渐走向绝路。这个来自加拿大的著名政治经济学家伊尼斯的“时间偏向压倒空间偏向”的媒介定律[1],被我国学者用来解释时空定律决定报纸的消亡。[2]

本文认为,报纸之所以在未来有消亡的可能,主要取决于媒介性能差异并由此产生的收益枯竭和读者断代因素。互联网集视频、音频与文字为一体,不仅可听、可视、可读、可下载,而且有无穷无尽的信息;同时,可在网上传播自己的信息和意见,报纸已无法与这种高性能的媒介相匹敌。商业报纸主要靠广告生存,当互联网占有80%的受众,就会有70%左右的广告额流向网络,导致纸媒收入急剧减少,无法支撑生产成本。今天的网民几乎占受众的90%,读报的一代正在老龄化,再过30年,青年、中年和老年人都将是上网的一代,读者的断代将使报业无以为继。[3]高性能媒介抑制和淘汰低性能的媒介定律,是报纸未来可能消亡的根本原因,网络的时空优势仅仅是这一定律的部分因素。

但是,上述定律并非会使纸媒覆水难收,大势已去。报纸在当前并非“不可救药”,因为报纸消亡是有条件的:第一,要消亡的报纸是过度依赖广告生存的、充分市场化的报纸,例如我国各级党报和其他有资金来源的报纸,是不会消亡的。第二,网络信息必须真实、健康、完全自由流通。网上每天涌现着大量谣言、低俗和淫秽信息,许多人仍需从报纸上了解真实的社会,纸媒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第三,民间网络公司没有建立记者队伍,不能从事独立的新闻采访与报道,难有先声夺人的影响力,这给报纸提供了生存空间。[4]

但现实却恰恰相反,大量报纸包括免费报纸都濒临入不敷出的亏损状态。在互联网高性能的倒逼下,报纸的生存密码潜伏在“内容为王”和“受众为王”的铁律中,这个定律却遭到报人的忽视,这是当前报纸生存艰危的根源。新闻的首要功能是传播政治、经济和生活信息,监督、守望环境。但展开今天的报纸新闻版,不同报纸报道的内容几乎相近,信息量有限,越是有关全国与世界的报道,内容越是一辞同轨,远没有网络和手机新闻那样丰富多彩。多数报纸的同质化和信息凋敝,已经把自己引向生死关头。我们这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各地的经济状况、管理水平与各种矛盾和各省区市的风俗与习俗各不相同,每天都会发生无数个有价值的新闻事件,种种要闻与奇闻数不胜数,而刊出的却多为单一、雷同的硬新闻。内容贫乏伴随受众的冷漠,是当前报纸丧失盈利能力的主因。

发行量多年居于首位的《参考消息》,一直被读者认可(现发行量253万份左右),因为它的内容独一无二、编排独辟蹊径。杭州《城报》之所以盈利,不在于它的免费,而在于它的特定内容。《城报》的新闻板块事实新颖,鲜为人知,追求“快速阅读、轻松浏览、引领生活”的理念,践行“浅阅读、深沟通、有意思”的办报宗旨,吸引了当地大批读者。在手机低头族拥挤的地铁里,低头读报族却占五分天下,成为杭州地铁特有的一景。报纸内容一旦登上“王位”,紧扣读者心理,受众的“王位”随之确立,报纸的发行量与阅读率就会迅速提高。报纸生存的这一秘诀并非高深莫测,深谙读者的口味,洞察读者的思虑和热望,也许是媒体亟须把握的关键。发行量超百万份的《人民日报》(170万份)、《扬子晚报》(165万份)、《广州日报》(160万份)、《羊城晚报》(150万份)、《新民晚报》(122万份)、《楚天都市报》(121万份)、《南方周末》(120万份)、《南方都市报》(103万份)等,内容无不钟灵毓秀、超群拔萃,突破了同质化的藩篱,成为行业的翘楚。

二、媒介六次突进的人体延伸定律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作为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根本定律,这表明报纸辐射力的延伸还没有终极。这是因为,目前报纸完全有可能给人类的知晓欲提供未知领域,尤其能给人的思想开辟新的空间。自新闻媒介产生以来,消除“未知空间”是人体延伸的动力,这一定律决定一切媒介生命力的长短。媒介发展史证明,人体媒介的每一次延伸都伴随认知突进,当前正处于第六次媒介突进过程,报纸的影响力尚没有进入极限。

距今约300万年至约1万年前,全球局部出现了“血缘家族”,口语与手势交流构成原始新闻媒介,人的身体成为天然载体。距今10万年前后,原始游群逐步进入母系氏族社会,在人类视力和听力到达的地方,一直使用人体媒介。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扩大,当口语和手势传播已无法听到和看到时,实物(结绳记事等)、烟火和击鼓新闻出现,这些统称闻讯媒介。这是人体媒介的第一次突进。人体这次延伸大约经历了几万年。距今1万年左右,人类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不同血缘家庭结成大的部落,出现了农耕和原始社会。人类有时要去百里或数百里外打猎或征战,烟火、鼓声等自然介质已经失效,开始使用图示传播信息。这类新闻把图画刻写在岩壁、树木或泥土上,构成图示媒介。这是人体媒介延伸的第二次突进,经历了近5000年的历史。

公元前五六千年炎黄二帝时代,图画新闻已经流行,神农氏因嘉禾而作“穗书”,黄帝见卿云而作“云书”,祝诵观鸟而作“古文”,[5]都以模拟实物的图画向民众讲述耕种收获、天气变化和豢养家禽之类的新闻。这类图示媒介孕育了文字的诞生。

随着古人思维和语言的进步,渐渐把一个个图示分解为固定的笔画,文字随之出现,古人把新闻和信息写在泥板、甲骨、木头、石板、竹简或草纸上,随身携带或委托他人转交需要知道信息的人,手抄新闻开始流行。文字脱离具体物象,不仅促进了人类的抽象思维,而且可以记录事物,描述信息,还可用来陈述复杂的思想,意识形态开始萌芽。纸张发明后,一条信息可抄写多次,扩大了新闻传播范围。手抄媒介既可用于社会管理,又极大方便了人类交流与社会控制,促进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建立。作为人体媒介的第三次突进,文字与抄件使人类获得和积累知识成为可能,社会进入文明时代。手抄新闻和国家通告向社会发布各种指令,灌输某种信仰,把民族凝聚为整体,创造和巩固了一个个民族国家。[6]文字的发明和传播,成为一切信息媒介的发展基础,推动社会结构(出现文化、教育、商业、手工业和各种管理部门)不断完善。这是人类第一次真正的传播革命。[7]

在封建社会中期和末期,印刷报刊和书籍出现,短时间内就把新闻和知识传播到全国,人体媒介的第四次突进与延伸,丰富了人类思想,意识形态出现各种体系与流派。阅读报刊使沉思默想进入社会意义层面,人类对各种现象产生或获取新的理解,对世界与人生价值形成了从未有过的认识。美国学者波兹曼指出,“印刷导致了我们今天所说的‘知识爆炸’,使读者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人。人们需要超越习俗和原有的记忆,探索过去不知道也不曾考虑过的世界”[8]。波兹曼还认为,“对印刷机统治美国人思想的那个时代,我给了它一个名称,叫‘阐释年代’。阐释是一种思想模式,所有成熟话语所拥有的特征,都被偏爱解释的印刷术发扬光大,加上大批量复制使许多人似乎有了一种思想武器”。

高效机械复制是现代报纸的特质,具有“创新社会”的鲜明特征,报纸巨大的复制量使新消息、新思想传遍四面八方。报人对社会生活的阐释,在全社会点燃变革的火种,印刷报刊作为人类的第二次传播革命,培育了阶级、政党和大众反抗意识,社会精英逐渐走上政治舞台。“报纸的版式本身对人的思想情感所产生的影响,比人们对地球上任何媒体所发表的言论,都更加具有革命的意义。”[9]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现代新闻媒介的新秀——广播与电视,先后延伸了人类的耳目。在20年中,视听媒介使人体媒介发生第五次突进,促成人类第三次、第四次传播革命进入电力技术。麦克卢汉说:“电力媒介是电报、广播、电影、电话、电脑和电视。它们全都使我们的一种功能的感知得到延伸……它们使我们的整个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和外化,因此使我们的社会和心理生存的一切侧面都发生了转化。”[10]人体媒介的第五次延伸,使声音和影像从狭窄的空间中解放出来,让那些不识字、低文化水准的大众也卷入认知大潮,塑造了政治力量驾驭人类情绪的信息机器。

20世纪90年代一开始,被称作互联网的新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脑、手机等神奇的终端,仅用20年就在全球范围内完成了人体媒介的第六次延伸,把无穷无尽的信息送达所有用户。人类走向信息平等的岁月,大众成为信息的主宰,世界变得更加透明。互联网把报刊、广播、电视等所有传统媒体融合在一起,进行文本传播、信息搜索、客户服务、工业操作、商业运营,最终把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连接为物联网。作为人类第五次传播革命的伟大成果,物联网不仅是在扩充信息空间,而且是把信息的智能部件(智能芯片)置入机器和人体,部分代替人的思维和创造。人和万事万物通达互知,通过智能化完成自己的工作,创作自己的作品,成为真正的万物之灵。

三、质媒移动灭失定律与媒介人性化定律

人体媒介的六次延伸,达到最后极限,促成质媒移动的全部消失,大批报纸在未来几十年将面临终结的命运。历史证明,附载信息的介质经过移动传播信息,会在更便捷的媒介出现后不再适应人的需要,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比如,最早的实物媒介——贝壳、结绳、石头、泥板、木片、竹简都是附载信息的移动媒介,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先后使用了十多万年,后来都一一匿踪灭迹。以纸张为介质的手抄新闻,在封建社会使用1500多年后被淘汰,先进的印刷媒介代替了手抄。

移动介质消亡的定律,具有质轻加速的趋势,越是先进的移动媒体消亡得越快。贝壳、结绳、石头等移动媒介使用了十几万年,甲骨、青铜器、竹简、帛书、纸钞也先后使用了几千年。印刷报纸比手抄报纸先进,能够大批量复制,成为最便捷的移动质媒,但寿命最短,存活的时间不会超过500年。②移动介质越先进寿命越短,是媒介演变的逆反定律,而非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逆转。这种逆向运动不是媒介本身造成的,而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更先进的媒介产生了加速作用,很快替代了落后媒介。但是,媒介的演变不是由技术决定的,信息技术只是手段,人类生存的欲望和认知事物的迫切追求,才是媒介演变的决定因素。

广播电视设备作为信息传导的质媒,不是附载信息的移动媒介,因而它们不会消亡,只能融入网络而不断升级。美国学者托马斯·包德温等人所说的媒体“大汇流”,是指网络、广播、电视、电话等电子媒介的融合,不包括报纸。所有移动质媒笨重而迟缓(报纸成批量地运输到某个地区仍是笨重的货物),成为人类快速、大量传输信息的障碍,质媒移动的最终灭失不可避免。

但不能忘记,所有移动质媒的历史功绩都彪炳千秋、班班可考,从结绳记事到现代报纸,移动质媒时空效率的每一次飞跃,都让人类完成了重大的历史使命。在冷兵器时代,移动信息媒介在战争中建立了赫赫战功,甚至决定战争的胜负。13世纪,成吉思汗指挥30万骑士横扫欧亚大陆,首先取决于快速和灵活的通信系统。他建立了由万人组成的“箭一样的传令兵”,在通向各路大军的道路上设置了1300多个驿站,准备了几十万匹马传播战事。当蒙古骑兵打到波斯和印度西北部,攻占斡罗斯(俄罗斯),前锋直逼多瑙河,1258年又攻占了中东两河流域、马扎尔(今匈牙利)和孛烈尔(今波兰),其通信能力已难以首尾相顾,消息传播开始迟滞,很快丧失快速机动、战略迂回的能力,蒙古大军开始溃败。英尼斯和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的时间优势将取胜空间,主要依据移动媒介提出的定律,但他们忽略了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性与不可分割性。成吉思汗的失败证明,移动媒介空间的扩充过大,碾压了时间优势,信息灵通也就化为乌有。

人类渴望感知世界的一切景象,这是媒介演化的动力,构成了媒介人性化定律。美国学者保罗·莱文森说:“事实上,我在探讨媒介演化时,提出了‘人性化趋势’(anthropotropic)的理论。换句话说,我们可以这样来看待媒介演化的总体情况:首先,我们借助发明媒介来拓展传播,使之超越耳闻目睹的生物极限,以此满足我们幻想中的渴求;其次,我们发明媒介,以便重新捕捉在初始延伸中已经失去了的那部分自然。”[11]新闻媒介的不断更替,揭示了媒介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主要目标,是满足人的需要,体现人的耳目之欲,根本不存在对旧媒介的任何补偿。莱文森的“后生媒介补偿论”纯属自我想象与推测。

正如莱文森自己所言,“人为了生存而选择最适合需求的东西。所以我实际上同意麦克卢汉的意见:我们使媒介受孕。而且,我实际上发展了这个洞见,把它变为自己的‘人性化趋势’的理论”[12]。人的智力借助先进的媒介迅速成长,渴望通过媒介认识真理或谬误,这一追求已成为普遍的人性。每种新媒介的出现都是这种人性的实现,即把握真知、知己知彼和自我倾诉,得到全方位的满足。作为人类最后一个移动媒介的报纸,在电子通信时代,由于背离信息化时代人性的最高需求,最终要被互联网的四大定律所剔除。

四、互联网媒介演变的四大定律

互联网是人类最先进、富有智能化的新闻媒介,其发展已显露出不断升级的四大最新定律。这就是:网络信息无边界定律、信息两极化定律、网络再中心化定律、大数据潜伏事件真相定律。这四大定律成为未来物联网的支柱。

网络信息增长率的摩尔定律(Moore’s Law)表明,每两年集成电路的复杂度将增加一倍,微处理器的速度每18个月翻一番,性能也将提升一倍。同等价位的微处理器会越变越快,价格也会越变越便宜,网民上网的费用将微乎其微。在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地的人将打破国界,获取无限信息,把电视、电话、电子书、电子钱包和家庭电器联网,在网上到世界各地旅游和购物。根据英特尔中央处理器从1971年到2004年的发展数据,每两年增加一倍的信息量,几乎与发生的实际数据吻合。与摩尔定律相联系的另一个网络定律是吉尔德定律(Gilder’s Law),带宽的增长速度至少是运算性能增长速度的三倍,每八个月增长一倍,所有视频都将传播自如、无所不包。在网上,每个人都可以看到世界上所有的事件与景象,新闻传播速度是所有传统媒体的10000倍。这一定律表明,网络新闻和信息是无边际、永无穷尽的。迈特卡尔定律(Metcalfe’s Law)还为互联网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提供了科学测算,网络价值与网络使用者数量的平方成正比,③网民数量较少的大量小网站将纷纷倒闭,具有视频优势的大网络公司始终处于盈利的强势。

互联网永远存在两极信息,即在四通八达的电子脉冲中不断涌现正面和负面、积极和消极信息,即使在万年以后也不会消失。网络的自由度和自我报道,助长了某些人的负面欲望:聊天室充斥无聊、近乎无知的谈话,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网上总是有未经证实的消息,让人“分享”歪曲和具有攻击性的宣传;“数据碎片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最终许多人自慰于提供那些狭隘、自我放纵的信息和娱乐,而不去理会那些真正有质量的讯息”[13]。防止这种龌龊人性的表演,尽管可以强化法制和道德约束,但负面信息永远不会在网络里敛迹。网络信息的消极化内容,作为人类消极、糜烂精神的一面镜子,是人性永恒弱点的雕塑。

互联网内容的另一极,即人类的主导追求总是走向智慧与觉醒的轨道,多数人的认识日益多维、独立与自觉,在跨入三度立体空间中寻求真理与高雅趣味。网络已“变废为宝”,历史遗弃的大量知识变为可利用的宝藏,全世界各种信息和观点都可能成为启迪的智点。在互联网上,为辨识哪种意识形态更具有真理性,人们的脑洞大开,思维空前活跃,鉴别和创新能力超前高涨,民众已不可愚弄。全能电脑将代替许多人的思维,按照使用者的想法写文章、分析新闻的真伪是非,互联网成为真理的导航。④互联网信息两极发展的定律无人能够改变,但积极信息将主导消极信息的变化,不断改变后者的形式并削弱它的影响力。

目前,“网络的再中心化”定律还没有被人们认识,但它不可避免地成为现实。一提到网络,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去中心化”,实际上,网络摆脱不掉中心。互联网具有凝聚零散个体的能力,有效地将规模巨大、差异性更大的现代社会整合起来,由去中心化过渡到“再中心化”。只不过这个过程漫长,只有经过多种信息和意见的交错、辨别才能达到。“再中心化”定律与传统媒体中心论是两种不同的力量。网络既不存在“处处是中心”,更没有“无处是边缘”状态,在任何媒介形态主导的社会,主流思想、主流舆论始终存在并发挥强大的凝聚作用。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看起来似乎有天壤之别,一个强调向心目标,另一个追求离心趋势。在复杂以及不断变动的社会中,这两种力量同时运作,其中一种力量作为另一种力量的补充,使主流思想在杂音中不断得到校正与更新。最初,网络上的各种对立意见往往挑战“主流意见”,使信息供应和选择不再掌握在资讯供应者手里。但公众意见经过交流、辩论,最终在网上形成主流舆论,导致原有的思想中心归附于大众思想。这个再中心化的结局,是围绕公众主流意见慢慢形成的。

不容否认,网络的“去中心化”是网络新闻、网络舆论的突出特征,但它仅仅存在于意见交锋的初期。过去的重大新闻都来自传统主流媒体,甚至来自一家核心媒体。这种中心化在中外新闻报道中早已存在,只是程度和范围不同。从广播到互联网,一步步体现出新闻“从集中走向分散”的过程,不断消解“中心文化”。伴随Web2.0的应用,网络信息与意见的数量暴增,随之出现信息无序的乱局。对某个社会问题,网上爆出的多元信息和意见,是辨别和发现真理的必要前提。所谓网络的“去中心化”,则是不同声音的比较、选择,逐渐压倒和消弭非理性声音的过渡阶段,最终使某种有影响力的观点显露真身,产生新的“思想中心”或“舆论中心”。网络这个“再中心化”过程,正在日益加速出现和完成。

网络大数据潜伏事物真相的定律,正在征服人类各种繁琐的证明。网络能把一切信息搜索出来,变成人们认识世界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资源,标志着人类已进入认识和驾驭事物真相的社会。网上的每个信息都可视为一个数据,即一个见微而知著的因子,无数这样的因子的相互联系、相互印证,让传媒人发现和分析事件有了充分的依据。这就是网络大数据的特殊功能。

“大数据”(Big data)不是指大量数据,更不是数据新闻的概念。一则新闻即使使用一万个数据,也只能是数据新闻,而不是新闻的大数据技术。搜索、整合巨量数据,对事件做出新闻判断和真相判断,探知社会的是非真伪,是新闻大数据技术的潜在定律。数据驱动新闻是个流程,包括挖掘数据,搜集、过滤、提纯和组构数列,依据垂直集成数据模型、SOA组件和“云构架”技术发现事实真相。[14]数据记者亨克·范·伊斯(Van Ess Henk)认为,数据驱动新闻使记者在数据中寻找重要的角度或完整的事实,把一些隐蔽的事件或社会问题揭示出来。[15]

借助大数据挖掘事件真相,离不开媒体正确的立场和是非观念,仅仅依靠数据仍将劳而无功。正确认识事物真相需要高尚人文精神的指引,缺少这个前提,大数据不仅毫无用处,而且能为散布谬论提供支持。在即将实现的物联网时代,人类的方向盘仍然是坚持正义的人文精神和高于一切的公共道德,否则就会被大量复杂信息或垃圾信息所欺骗、所埋葬。

注 释:

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保罗·莱文森.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杨陶玉.媒介进化——从保罗·莱文森说起[J].东南传播,2009(3).

②人类第一张活板印刷报纸是1615年的《法兰克福新闻》周刊,距今约400年,也许报纸还有30-50年的生存期。

③网络三定律[M].百度百科.

④刘建明.现代新闻理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31-41.新闻学前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71.

参考文献:

[1]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44-150.

[2]李璐.报纸媒介的消亡:基于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再思考[J].中国图书评论,2014(11).

[3]刘建明.关于报纸消亡的对话[J].新闻界,2006(1).

[4]刘建明.重提报纸消亡的话题[J].新闻与写作,2009(1).

[5]陈彬龢.中国文字与书法[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82:2.

[6]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37.

[7]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6-18.

[8]Postman,N.(2011)TheDisappearanceofChildhood,NewYork:Knopf Doubleday Publishing Group.43.

[9]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56.

[10]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70.

[11]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M].何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54.

[12]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M].何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59.

[13]Dennis,E.E.,Merrill,J.C.(2005)MediaDebates:GreetIssuesforthe Digital Age,Belmont:WadsworthPublishingCo.75.

[14]Lorenz,M.“Data driven journalism:What is there to learn?”Edited conference documentation,based on presentations of participants,Amsterdam,24 August,2010.

[15]Van Ess,Henk.“Gory details of data driven journalism”,Wikipedia,The free encyclopedia,2012.

本文地址:http://sjzytwl.xhstdz.com/quote/65316.html    物流园资讯网 http://sjzytwl.xhstdz.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