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统计终于与大家友好的见面,不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也不再只属于百度推广的用户,这是非常有远见的。毕竟CPC广告效果的好坏并不只是搜索引擎自己决定的,网站的优化才是王道。没有转化的网站,每天就是有百万流量又有何用呢?想当年,Google收购Urchin推出Google Analytics也是为此,如今Google Analytics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免费网站分析工具。
今天,我不得不写写百度统计,一来是在百度工作的Tenly催促我应该关注这个工具;二来,而且是更主要的是,我的博客的百度收录的页数自打百度统计开放以来就从800页左右降到了现在400多页。我想,这是不是给我的一个通牒,警告我不要再只关注国外的那些家伙们了!
于是,今天我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地谈一谈对于这个工具我的主观感受。请各位看官注意,这是我个人的主观感受,而且我要保持中立,且把我深深的恐惧和怯懦暂藏在脑回沟的深处吧。如果任何表述对百度公司或者百度的朋友带来了不适,我在这里首先道歉,然后企盼不要对我的小站做任何惩罚。
界面是百度自己的风格,没有看到什么模仿,值得称道。不过,用惯了Google Analytics的朋友可能会有些不适应。主要的感受是在视觉上还有一些杂乱。我认为主要的原因一部分在于汉语本身宋体字本身给人一种杂乱感(运用雅黑之类的优化过的黑体字会有整洁感,现在很多朋友都摒弃了在自己的ppt中使用宋体字);另外一部分原因在于图形格式、渐变的铺色以及一些小的细节表现上,这些细节其实也造成了视觉的干扰;最后一部分在于报告页面的区块划分不够清晰。例如下面的这个图表的坐标线非常密,但我们在为客户做报告的时候,强调在必要的地方标注数据的实际值,但建议把过分密集的坐标线都去掉,因为这些密线会干扰视觉。
图1:【百度统计】很密的坐标线实际上会让人产生杂乱感
图1:【谷歌分析】同样的趋势线,GA的设计应该是经过了慎重的考虑的
对于功能button的应用,百度统计为了突出能点击的性能,使用了渐变色的铺陈,突出可以点击的效果,但其实也对视觉有所干扰。例如下图:
图2:【百度统计】渐变色和文字表现
渐变色的采用实际上不符合我的习惯,当然可能大家见仁见智。不过,上图中文字的排列有换行,实际上也影响了视觉感受的一致性。对于文字长短问题,GA实际上很注意,如果文字很长,他们采用了用省略号的方法,但没有换行:
图3:【谷歌分析】超过长度的文字没有换行,而是用省略号代替
GA没有让文字换行可能还有一个原因——Google Analytics是浏览器宽度自适应的。调整浏览器的宽度,GA会尽量让你不需要拉动滚动条就观察到所有的报告。这个界面能力非常令人赞赏。
图4:【谷歌分析】 浏览器宽度自适应——可以很宽
图5:【谷歌分析】 浏览器宽度自适应——也可以很窄,但报告仍然是完整的
但百度统计目前没有这个能力,页面不自适应浏览器的宽度,少许情况下对使用有一些影响。
报告内子数据区块的划分对用户的使用体验也有直接作用。从报告区块的划分看,Google Analytics显得严禁,任何一个报告都用色块标明明确的区域,而且将加重色块及粗大字体用于子报告的标题,这样能够引导视线更快速的检索。
图6:【谷歌分析】在报告的区块划分上下了功夫
而百度统计的报告稍许一筹,例如下图。这并非大的问题,但实际上仍然值得改进。
图7:【百度统计】报告的分块不清晰,视觉引导不明确
百度统计的界面肯定还处在完善之中,还有一些小的瑕疵,例如在我的Chrome中(其他浏览器我没有测试),有些功能区域的显示不太正常:
图8:【百度统计】Chrome浏览器中,功能项目出现了错行和换行的情况
另外,有些图表的数据显示的反应速度比较慢。我觉得奇怪的是,在“网站概况”中,数据显示的反应迅速,但在“趋势分析”报告中就很缓慢。是不是用了不同的“3G图形加速引擎”所致?:)
图9:【百度统计】这个图表中的数据在鼠标移入后很久才能响应
对于人机界面的交互设计,我不是专家,不敢多说,只是谈谈作为一个专业用户的感受。
易用性当然属于人机界面设计的一部分,但是对于网站分析工具而言,易用性则更加重要,所以我决定把它单列出来谈。
百度统计给人的第一感觉的确非常简单,当然这个简单跟功能还有待完善有关系(这个后面再谈)。有趣的是,百度统计的网址是http://tongji.baidu.com,比Google Analytics的网址http://analytics.google.com显然更容易被人记住;当然,我的这个博客的网址http://chinawebanalytics.cn也饱受诟病,原因就在analytics这个单词上,不好写,也不好读——大家多担待了。
使用百度统计不长时间后的感受是开发团队的确认真在易用性上下功夫。
菜单方面,菜单的标题并没有一味模仿Google Analytics,而是采用了更口语化更容易理解的名词。例如,Dashboard这个词被“网站概况”代替,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替代词。其他的例子还如“升降榜”、“回头客”、“推介网站”、“子目录”、“页面上下游”等(如左图所示)。
在一些子报告的标题上,同样使用了自然语言,例如:“访客用了哪些搜索词”、“访客浏览了哪些页面”,为的也是让用户一目了然。
为了不让初用工具的用户糊涂,在“网站概况”报告中,访问数(visit)并没有作为默认显示的度量,而是把PV,UV和IP作为默认度量。这样的用意估计是认为Visit可能会让初学者糊涂。
在使用提示上也下了功夫,很多地方的提示不错,例如选取时间范围的提示,在GA中如果你选择了添加代码之前的时间,仍然能够让你选择,只不过报告没有任何数据。而百度统计则告诉你在此之前您还没有开通统计功能:
图10:【百度统计】日历提示
各子报告中很多地方也有操作提示,这一点很值得称道,不过提示的表现方式似乎不太一致,不知是不是有意为之。
图11:【百度统计】粉色的框内的提示
图12:【百度统计】蓝色的hyperlink文字也是提示,跟上面的提示方式不一致
搜索引擎流量来源上的两个按钮(“收”和“趋势”)让我觉得惊艳,点击搜索引擎的名称进入搜索关键词的子报告后,还能出现新的“百度指数”和“查看搜索来路”的按钮,看来百度尽量考虑到了整合更多的功能来提升用户效率,不错。
图13:【百度统计】搜索引擎报告部分提供了一些快捷的功能
Flash的图形界面上,也有亮点,例如图形和数据表格的相互呼应,看得出来用了心。当鼠标放在下图中饼状图的某一个扇区的时候,相应的表格中对应的数据会被高光(highlight)。
图14:【百度统计】鼠标放在“浙江”的扇区上,相应浙江的数据会被高光显示
这些细节的改进,体现了百度统计的风格,这使我感觉到百度统计的开发团队应该是一群年轻有朝气,愿意尝试创新,且希望创造高质量“作品”的同事所作,而且开发团队一定有女生,一定。:)
不过(我想这个转折很重要),易用性除了在细节上的下功夫之外,强调整体风格和引导用户固定操作习惯也非常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因为这决定了用户的使用效率。这些方面百度统计做的怎么样呢?
我的感觉是,总体尚佳,但存在一些不一致现象,可能会让用户产生困扰。
例如,在我点击“搜索词”报告的时候,默认的数据展现的是两天数据的对比表格。可是当我再次点击“今天”或者再点击了其他报告之后再回头看“搜索词”报告的时候,默认出现的数据展现竟然拿又变了,两天的对比数据不见了,就变成了当天的数据。
图15:【百度统计】点击报告项目后,默认的报告不一致,似乎是随机出现。上图为随机出现的两天对比数据
图16:【百度统计】点击报告项目后,默认的报告不一致,似乎是随机出现。上图为随机出现的“今天”的数据,而两天对比的数据不见了
不一致的默认数据报告着实让我疑惑,是不是百度的同事有意为之?由于这种情况,用户可能会问这个问题:我如何能够自由切换两种方式,或问:我如何能够轻松地做到昨天和今天的对比?
此外,图15中显示了另外一种不易用的情况——由于不能自适应浏览器宽度,因此报告的数据列需要拉动滚动条才能完全显示,显得不够专业。
一致性不足还表现在“网站概况”数据报告上,这个报告的一部分子报告并不随着你改变时间范围选择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也就是说,无论你点击下图中的“今天”、“昨天”、“最近7天”还是“最近30天”,下面饼状图的数据都始终保持是“昨日数据”,这一点令我费解,但似乎也是有意为之。但是这样的话,Dashboard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
百度统计给出的解决之道似乎是增加一个左下角“查看完整报告”按钮,但当你查看细节的时候,想通过“网站概况”对网站的整体把握的预期就无法实现了。
图17:【百度统计】“网站概况”报告的数据在时间上没能保持一致
不一致会影响易用性,并不是严重问题,但还需要改进。
功能是我最关注的,没好功能,工具包装的再好也没用。百度统计的功能如何?我不能违心说它是强大的,但是我必须说它是有针对性。下面我们具体看看它的功能情况。
基本流量功能:较好
最基础的流量监测功能很完善,而且采取了“中外结合”的策略。除了国外普遍采用的visit,UV,PV等度量外,也引入了具有中国特色的IP作为一个计算流量的单位。在时间上,可以自由选定时间范围,也可以根据预置的粒度(Granularity),按照以日、周和月进行细分。
流量的基本功能没有什么可多说的,各大网站分析工具都做的不错。值得一提的是,百度统计和GA的流量数据非常接近。因为我的百度统计的代码在GA之下,所以数据相对略少——处于非常正常的状态。
搜索流量来源统计功能:较好
我说过百度统计是有特点的,这个特点来自于对于网站流量来源的统计上,或者更确切的说是来自于对于搜索流量的统计上——百度对于自己的家伙事儿,的确没有含糊。
在搜索引擎流量上,百度的创造在于:
-
集合了被监测网站的“站点收录情况”链接;
-
集合了关键词的“百度指数”链接;
-
直接在系统中集成了“提示相关关键词”的功能;
-
集合了查看来路URL功能,上面有关键词在搜索结果的第几页的提示;
-
直接按照搜索词为维度细分各搜索引擎的贡献;
由于集成了百度自己的一些其他的主打产品,因此搜索流量来源统计功能对于进行SEO会有不错的帮助。
但是,必须要指出的不足是,没有看到类似于AdWords集成到GA中的功能,因此看不到关键词的花费,这使直接进行ROI分析变的不可能。相信百度统计未来一定会集成这个功能,毕竟这是百度安身立命的关键,如果没有这个功能,系统存在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可以说,搜索流量来源统计功能是百度统计中间亮点最多的,而且似乎也是这个系统的最核心部分。
其他来源分析功能:中规中矩
对于非搜索引擎流量来源的数据分析,百度统计的表现中规中矩。由于没有像GA一样默认把各流量来源的新访问者流量所占整体流量的比例集合进去,因此相比GA的功能还是略弱。百度统计也开发了类似GA的UTM link tag的流量来源标记监测功能,这个功能非常实用。
图18:【百度统计】 流量来源标签制作工具
从监测到的数值来看,对我的博客(http://www.chinawebanalytics.cn)在百度统计中Direct Traffic(直接流量)所占总体的比例比Google Analytics统计到的要更多(大约多了20个百分点),这可能意味着百度统计没有抓取到部分流量的实际来源。
图19:百度统计统计到的直接流量大约比GA统计到的多20个百分点
页面分析:不佳
页面分析这个功能我认为还需要很多的调整和完善。
首先让我觉得遗憾的是,对于页面的上下游功能不能自动实现,还需要额外的添加代码,这让我觉得非常意外。
图20:【百度统计】页面上下游功能很遗憾不能自动实现
而“最常访问”和“入口页面”两个报告似乎没有区别。我想百度统计专门列出“入口页面”这一项的原因其实是把“最常访问”的页面中不属于入口页面的那些页面去掉。但事实上,我认为两种页面的分析侧重点是不同的,入口页面更强调的是bounce rate,而非exit rate。这里,如果我们回头看看GA的设置,就会明白GA为什么为entry page这个报告安排了完全不同于top content报告的度量。所以,我认为这个地方可能是百度统计没有很好的领会landing page的实际意义和分析侧重。
图:21:【百度统计】入口页面仍然用exit rate(退出率)作为metric令人意外
另外,百度统计好像没有提供类似于GA的site overlay的热图功能。不过这个功能在GA上也完全属于鸡肋。用好这个功能最终还是需要自己DIY。
路径分析:极弱
由于百度统计需要额外增加监测代码才能实现上下游分析,而且最多只能实现20个页面的分析,因此页面之间的路径分析是非常疲弱的。
图22:【百度统计】 只能统计最多20个页面之间的上下游?这个功能有些形同虚设了
路径分析需要有很好的服务器支持,百度这一块应该不是问题,那么问题是不是出在算法的优化上?因为路径分析的数据分析量随着页面数量的增加是呈指数级增加的。
转化分析:较弱
转化分析这块,因为百度统计是完全模仿Google Analytics的,而Google Analytics作为一个免费软件,在路径和转化的分析上实际上已经相当孱弱,因此这个领域也肯定不是百度统计的强项。功能实现上百度统计和GA几乎一样,如下图:
图23:【百度统计】自己可以设置转化目标和步骤,每个目标之前可以支持9个步骤
电子商务分析:无此功能
电子商务分析的功能没有,无法置评。
用户分析:中
最后看看用户分析。用户客户端的技术情况比较容易获得,这部分中规中矩。比较弱的是对用户新旧度和忠诚度(loyalty,即回访次数,以及recency)的监测,只能看当天回头客,且不提供新旧访问者的比例。这部分监测仍然属于基本监测范围,但是同页面的路径分析一样,需要更强大的算法进行优化才能获得更准确和更完整的数据,也才不会拖垮服务器。我想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目前这部分还无法很好的提供。
图24:【百度统计】这个报告的默认页面直接被推到了在升级中的“访问频次”,结果造成这个报告看起来像是无法提供数据,但实际上点击其他的“访问特征”,你能够看到报告数据。另外“访问页数”和“访问深度”之间的差异是什么?为何需要严格区分?
总体这部分功能还处于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状态之中。我认为,能够任意截取时间长度分析loyalty和新旧访客之间的比例是需要增加的基础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趋势分析”中有一个“最新访客”报告(我认为它应该归属到“访客分析”这个区隔去),这个报告是GA中找不到的。
图25:【百度统计】相当有意思的“最新访客”报告
这个报告统计了每一个最近访问者的相关信息,以及他们进行的行动,很有意思。但是,可能是我学识尚浅,没有想好这个功能有什么用。网站分析极少进行微观数据的分析,更强调从大量用户行为中归类出普遍的或者是代表性的行为模式,类似于数理统计中的“聚类分析”。我之前也看到了不少追踪个体用户鼠标轨迹的网站分析工具。相对而言,这些工具因为提供了个体,而无整体,所以分析的难度极大。这也是我一直认为热图比鼠标轨迹图更有意义的原因。在这一点上,很希望听到朋友们的看法。你们将会如何发挥这个报告的价值?
由于目前的功能还比较基础,百度统计还谈不上自定义功能。自定义报告和自定义度量功能均没有。唯一出现自定义的地方是“自定义指标”。但是,实际上这并非自定义,只能称得上“自选取”。
不过,对于国内的大部分用户来说,自定义报告和自定义报告这两个功能可能也意义不大。百度统计只要能满足大量普通站长的需求就已经足够了。
最后还想简单谈一下百度统计中的数据展现方式。百度统计在数据图形的自定义上功能尚弱,报告的图形是固定的。
在不同时间的数据对比的展现上,还不够让人觉得清爽,而且默认按小时细分,这个默认设定值得商榷。GA方面,它运用了差异着色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看起来稍微舒服一些。
图26:【百度统计】数据展示方式有改进余地
第一次详细写一个国内的网站分析工具,还是很费力的。最近身体又跟我闹别扭了,而且,而且心情似也不佳。总之,又写了这么长的文章不易,如果有任何不妥的地方,no offense to anyone,还请百度和各位朋友海涵。
关于百度统计,这一次完全开放,给我的感觉整体不能说惊艳,但是确实能体会到团队的认真和辛劳。网站分析工具过去是流量监控工具,其实开发起来相对容易,但是随着网站分析的发展,越来越从流量监测转化为行为监测,这就使网站分析工具的开发难度大大加大了。
百度统计的特点很明显,在于对于搜索引擎流量来源地监测和数据提供上,整合了自家的优势资源,所以理所应当的会获得相当部分SEM和SEO用户的认可。而在其他方面,例如对于电子商务网站比较强调的路径和转化,的确还差强人意,有待强化。另外ROI功能没有实现也是一个遗憾,但相信不久之后就能弥补。自定义功能还需要补充进来,以实现更多维度的细分分析,毕竟细分是网站分析中重要的一个内容。
最后,一句话的感觉是,有了一个不错的开头,后面还有很多细化的工作要做。加油!
本文地址:http://sjzytwl.xhstdz.com/quote/68299.html 物流园资讯网 http://sjzytwl.xhstdz.com/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