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行业  机械  设备    系统  教师    参数  经纪  蒸汽 

儿子9岁读高中,13岁SAT满分,16岁考入哈佛…这位中国智慧妈妈是怎么做到的?

   日期:2024-11-11     移动:http://sjzytwl.xhstdz.com/mobile/quote/74179.html

儿子9岁读高中,13岁SAT满分,16岁考入哈佛…这位中国智慧妈妈是怎么做到的?

温馨提示

在看文章之前,请点开音乐,愿你的生命活成天籁!

潘晖诺

2岁开始阅读

3岁达到六年级阅读理解标准

之后连跳三级,9岁开始读高中

13岁参加SAT考试取得满分

(SAT:美国大学委员会主办的考试,被称为“美国高考”)

16岁获得美国高中毕业生的最高荣誉总统学者奖

同年被哈佛大学录取

主修神经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学

并被奥巴马三次接见

2015年从哈佛休学去硅谷创业

很快拿到融资,完成了项目前期搭建

后续只剩下维护和服务,便回到了哈佛

除了学习成绩优异

潘晖诺音乐艺术修养同样优秀

3岁学钢琴

7岁学小提琴

在美国休斯敦青年交响乐团

连续5年担任小提琴手

曾跟众多交响乐团合作

也曾应邀在美国密苏里大学等学校表演钢琴独奏

被哈佛大学录取的同时

也被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录取攻读钢琴表演硕士学位

……

拥有这样人生经历的少年,除了用“天才”形容,也许找不到其他更贴切的词汇了。

然而,在少年潘晖诺的母亲潘若莎女士眼中,自己的儿子并非天才。

“只不过是在合适的时间,做了正确的引导和挖掘,孩子的天赋被看见,被最大化而已”。

潘若莎女士是谁?

她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幼儿园”称作“大学”的教育家

她原本主修石油化学专业

在国内读完研究生之后去了美国读博

毕业后在美国大型的石油公司工作

因为怀孕

并考虑到孩子小时候需要母亲全身心的陪伴

便暂停了手里的工作

开始研究如何养育孩子

这一研究就是20余年

幼儿阶段才是人生最重要的

潘若莎从孕期开始就希望给孩子找个优质的幼儿园,可真的深入寻找时才发现,并不像很多国内家长羡慕的那么“美”。

“都是高中毕业生来教孩子”潘若莎说,不少机构在教孩子的时候根本没遵循教育规律。

什么是好的幼儿园?什么是好的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为了寻找答案,她开始大量阅读。

她读了许多与幼儿发展相关的书籍,有教育类的,有心理学类的,有医学类的,以及脑神经科学类的……通过这些阅读她了解到,生命的初期大脑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大脑的形成存在关键期,生命初始的经历和经验会对人今后一生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她得出了结论:人类的早期教育,是成长的基石,是根的教育。它包含着大脑的构建、学习能力的构建,包括幸福体验的构建、世界观的构建、人格的形成、好的习惯的形成。

总之,万事开头难,如果人生的初期,给孩子打下好的基础,那对孩子的未来,无疑是有巨大的帮助。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潘若莎更明白了:“母亲”这个词汇的神圣和份量。

母亲将是孩子灵魂和能力的设计师,孩子的未来就掌握在母亲的手里。

若莎开始幻想,自己腹中的这个孩子,希望他具有一些什么样的品格和能力。

她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是受人尊敬的;

希望他对社会是有贡献的,是有智慧的;

希望他是一个乐观的有爱的人;

希望他是能享受美的人;

希望他是个有创造力的人;

更希望他是一个能帮助别人的人……

于是若莎怀揣着这些希望与梦想,在先生的支持下盖了自己的幼儿园。并把这所幼儿园,起了个很响亮的名字,叫做“卓越儿童大学”。

潘若莎和幼儿园的孩子

为什么叫“儿童大学”?

因为在她心里,人生学习最重要的阶段,就是幼儿园阶段,而且幼儿园阶段也是最难教的阶段。

“不要粗暴地认为孩子学的东西都很简单,也不要粗暴地让孩子小小年纪多学东西,超前学习。其实,人类对幼儿认知世界过程的研究还在初始阶段,并不清楚儿童是怎样认知学习的……“

当学校快盖好,在装修的时候,若莎就开始想:我一定要找到好的教育家,帮我一起达到这些梦想。

当时学校在一个社区附近,新盖的一栋楼,牌子上面写的“卓越儿童大学”。

正在她寻找优秀教育家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年纪差不多六十多岁的女士,敲了门,若莎以为这是一个grandmother,她是不是帮孩子来询问幼儿园的事情?

这位女士进来之后对她说:“我很奇怪这个building里面到底是要做什么的?”

若莎说:“这是一个学校,其实是个幼儿园。”

“我也这么想,可是呢!我看这个楼也不是特别大,后面还有一个playground,就是一个小孩子游戏的场地,我想,他应该是个幼儿园,可是我看这个牌子写的是儿童大学,我非常好奇,因为我是搞教育的。她对我说,你给我解释一下,为什么叫儿童大学呢!”

于是若莎开始充满感情地阐述她的理念,把她读的一些书、一些体会分享给那位女士。当时孩子还没有出生,她看着若莎,看着一个准妈妈,带着幸福、带着向往,描述着自己的学校,她被感动了。

这位女士对若莎说——

“你说的非常好,我非常赞同你。我是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系博士毕业,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但是我做了教育三十多年近四十年,我当过小学校长,当过高中的校长,我在大学也做过主要的工作。我一直觉得,越做教育,越体会到,人的教育最重要的阶段,确实像你说的一样,是最初的阶段。教育的后期,我们常常,帮助孩子们,纠正很多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从小做起,孩子们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品格,好的能力,那么,对孩子的一生,将是多么大的帮助啊!”

她非常激动地拉着若莎的手说:“若莎,你做的事情太有意义了,这也是我想做的,我能加入你吗?你需要老师吗?”

若莎当时也非常激动,感觉碰到了知己。她说:“我需要老师,我需要你这样的教育家,我正需要得到你的帮助,你来得太及时了!”

于是若莎非常幸运的找到了志同道合且经验丰富的教育家做为她的第一任校长,她们共同组建了卓越儿童大学的第一个团队。

在美国那个时期的幼儿园,老师通常都是高中毕业,而在”儿童大学"幼儿园,潘若莎亲自面试聘请在音乐、艺术、科学等方面受过专业训练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做幼儿园老师,这些老师不仅有专业的知识,更有爱心和责任心,高起点并用理论加实践的方法尝试均衡教育。

教思维比较教知识更重要

潘若莎的团队花了很多时间去寻求一套真正能帮助孩子的东西,而不仅仅是理论。

其中对她启发最大的是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才能,不能够用一种框架来认知和定义。

点击阅读10年后最有出息的孩子,一定具备这4种品质

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

很多家长总觉得一个人数学好或者写作好,就是聪明,但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是艺术类的、有的是智能类、有的孩子自我认知能力特别强······

孩子的初始阶段,就像一棵大树,根部就是人生初始最好的部分,在这个阶段就要让孩子更多地接触不同领域,在多元智能方面都得到发展。

卓越儿童大学的理念就是引导孩子喜欢音乐、喜欢艺术、喜欢游戏、喜欢运动,但并不是把相关学科知识直接教给孩子,更多的是鼓励、观察、从旁协助。

“我们给孩子呈现宇宙,让孩子了解宇宙,从宇宙再到地球,再从地球到自己,这样从大到小,再从小到大。”

潘若莎说,孩子渐渐地了解到了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就慢慢形成了寻找事物间联系的思维方式,就能激发学习的内动力。

“卓越儿童大学”幼儿园的圣诞主题活动

培养儿子也是如此,在这样思维方式的浸润下,潘晖诺从小学起就对学习很感兴趣,总是充满好奇,像一大块快乐的海绵,对吸收知识总是有着强烈的渴望,而不是仅仅局限在一个个孤立的知识上。3岁参加学区考试时就已达到6年级的阅读理解标准,显示出过人的天才资质。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但需要父母唤醒

在近20年的教育历程里,潘若莎亲自参与,亲自实现,一直坚信自己的力量,一直在内修,在内求。

她读了大量的书籍,不停地去美国各个名校进修学习。她更注重实践,更注重体验,不会去盲从一个系统。

儿子被称为休斯顿的哈佛神童、天才少年。

于是就有很多人问潘若莎:“你的儿子是不是天才?你的方法,可不可以复制给其他孩子?”

若莎则告诉大家:

第一, 如果我有10个孩子,我相信,如果孩子愿意,我都可以把他们送进哈佛;第二, 每个孩子都是自己的天才,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天才。

因为时代是进步的,教育的目的不只是培养孩子一些实用性的知识与技能,而应该是唤醒每个人内在的力量。

点击阅读北大教授:这次知识革命,淘汰的不是工具,是人!

与瑞吉欧教学系统的著名研究学者费里教授和克兰教授

潘若莎讲过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例子——

邻居看见潘晖诺很爱阅读,就抱怨自己家的孩子不爱读书,趁着邻居孩子过生日的机会,潘若莎提出带孩子们一起出去玩。

邻居家孩子到了书店,表现出走马观花的架势,只有看到关于恐龙的书时,多看了一会儿。潘若莎问他要不要买回家,他说“无所谓”。

果然,给他买了书,他随意翻一翻就放在一边了。

到家之后,潘若莎把那本书仔细看了一遍,吃饭的时候把书里的内容拿出来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显得特别有趣。那个孩子听了之后觉得非常新奇,饭后,立马把书找来认真看起来。

在对潘晖诺的教育过程中,潘若莎总结出这样的规律:孩子越小父母越不能着急。

“父母着急,就把功利心给了孩子,孩子学会了这个之后,这个人的‘格局’不会大,走的不会远。”

点击阅读孩子,改变命运的不是考分,而是格局

现在很多父母都知道阅读对孩子有价值,就不停地给孩子买书,恨不得把整个书店搬到家里。

但是,这样做真的是为孩子好吗?其实,家长的这种行为也是一种推卸责任,“书都买了,再学不好就不是我的问题了。”

但孩子需要的是父母把孩子引到读书这条路上去。

所以,在教育潘晖诺的过程中,潘若莎时常会问自己:“我这样做是为孩子好还是为自己好。“

这个时候如何要求和约束自己,比如何要求和约束孩子似乎更重要了。

潘若莎认为,父母可以把孩子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也可以抑制孩子的潜力。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成为孩子成长的土壤和空气,给予孩子良好发展的营养。

点击阅读揭秘教育本质的三大原理,颠覆你的原有认知!

每一个孩子,都会成长为完美的“自己”。

一位智者说过: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有着自己独特的天赋的。

发现并允许按照他们自己的节奏,实现他们的天赋梦想,本身就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张爱玲曾在一篇短文中写道: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一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人生的路,不是只有“正确”这一条。

当孩子的选择被忽略,梦想被掩盖,只能走向被控制的道路时,空虚便会填满他们的内心。

人生仅此一程,走自己的路,是生命在时光轮回面前的平等。

尊重、接纳、自由,是父母能够送给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

重磅消息

1月11-13日【美乐爱觉幼教年会】潘若莎老师将亲临现场,与大家分享更多教育理念,届时我们会做整理与大家分享,请大家持续关注【自然的恩典】公众号!

编辑:张格 阿发

审稿:阿甘 如云 新芳

轮值主编:宋太阳

本文地址:http://sjzytwl.xhstdz.com/quote/74179.html    物流园资讯网 http://sjzytwl.xhstdz.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