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天(9月10日)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为分享一批教育思想丰富,教育实践建树丰硕,教育创新意识丰满的教育者的教育人生。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继打造“教育领航者同学会”品牌活动之后,将推出“教育领航者访谈录”全媒体栏目,专访在教育界具有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在社会上享有崇高声誉的教育界代表。欢迎推荐,敬请关注。
2021年的教师节 ,吴颖民校长第一本个人自传体著作《行思悟道 立己达人:我的教育人生》诞生啦!该书记录了一位从平凡走向卓越的教育者的成长史,带大家走进了岭南教育名家的教育人生。
在2019年4月的广州城市形象国际传播推介会上,吴颖民作为广州教育的一张名片,向全世界讲述了广州教育的故事。在这之前,他和钟南山还被评为“当代教育名家”,他们是90位入围者里健在的广东代表人物。
很多人认识吴颖民是从他担任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华附”)校长开始,他任华附校长的17年间,记载着一所百年名校的辉煌,也记录着广东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创新。卸下华附校长的重担,他又出山担任广州中学首任校长,其教育人生无比充实。
今年71岁的吴颖民有45年一直奋战在教育前线,经过两年的梳理,他用近45万字梳理了自己的教育人生。教师节前夕,吴颖民接受《羊城晚报》独家专访,分享他的育人思想与教育初心。
“行思悟道,立己达人”
这是您教育人生的第一部个人专著,讲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为什么书名取“行思悟道 立己达人”这八个字?
这个书名我琢磨了很久,可以说,这8个字是对我教育人生的概括。从1976年开始我的教师生涯至今,在我71年的人生里,45年来一直奋战在教育前线,这四十多年正好与国家改革开放的时间重合,我在基础教育领域也是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思考,并且不断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百家经验,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育人思想,此谓“行思悟道”。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不断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也在不停地塑造和成就自己,此谓“立己达人”。
这本书记录的是一个生活百态中的吴颖民,我们在书中也多次看到您提及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对您教育生涯的影响,您最深刻的记忆有哪些?对您都有着怎样的影响?
按照时间顺序来说,记忆深刻的主要是我人生的几个关键节点。
第一个是我的家庭生活。从我懂事时起,我的父亲就被打为右派,家道中落,从过去的领导干部家庭变成阶下囚。但是我的父亲并没有消沉也没有丧失对党的信任,一直坚信黎明就在不久后。我们兄弟姐妹也因为家庭原因,中止了求学之路,我丧失了继续升读高中的机会,必须下乡当知青。但家庭教育给了我巨大的力量,让我懂得了路要靠自己走,靠自己去奋斗才能有美好未来。
第二个是五年的知青岁月。1968年,刚满18岁的我因为家庭原因无缘读高中,却开始了五年刻苦铭心的知青岁月。在日复一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中,我经历了无数次灵与肉的搏击,如此大浪淘沙般的考验让我在平凡的生活中逐渐蜕变。再回首,我觉得知青生活已成为我人生中一段虽有怨但无悔的青春记忆。我们大队的知青文化程度还不低,“文革”前读高中的人占多数,我的文化程度相对是偏低的,才读完初中。在他们的感染下,我的学习热情也被慢慢激发出来。我把他们的高中课本都搬到了宿舍,晚上常常就着一盏煤油灯,自己去“啃”高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做大量的练习和笔记,碰到不懂的地方便向身边已经完成高中学业的知青请教。在五年的知青生活中,我通过自修基本读完了高中的各科课本(外语除外),这为我后来有机会读大学奠定了基础。
第三个是36年的华附时光。1978年到2018年的四十年间,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风云激荡、凯歌高奏,我1978年调入华附工作,2013年退休,赶上了好时机,在华附的平台上与时代互动,御风而翔;四十年来,中国教育历经了多次重大改革,从恢复高考重建人才培养链条,到实施素质教育,追求从教育大国变为教育强国;四十年来,我也乘着社会改革的猎猎大风,在华附努力耕耘、成长、成熟,从教育界的一名新兵成为一名老兵,至退休时方无愧于“教育工作者”这一称号。
第四个是“荣休未休”的时光。2013年3月24日,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成立,我当选为首任会长。联合会创立之初,我们曾设想这里应是校长们的一个精神家园、专业发展的平台,要为校长们架设一座通往与融入国际教育发展的桥梁。经过8年的发展,这些设想都已经成为现实,并且越走越远,向全国乃至世界传播了粤派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成果。
2017年5月,我出任广州中学首任校长。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艰难抉择,自己当时已经67岁了,很担心力有不逮,没把学校办好,辜负了大家的期望。但自己那种“老兵情结”、很想在华附之外的学校推广办学的“普世价值”或“普世经验”的愿望一直驱使着我,最终,我以再次创业的心态开启了我教育生涯的新征程。
中学教育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王屏山老校长当年跟您说,不要小看中学教育,中学教育是一个巨大的宝库,穷尽一生也挖掘不尽,里面蕴含着许多高深的学问。您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句话是否很对?当中到底有着怎样的宝藏?
这句话可以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1978年10月我去华附报到,当时我觉得中学教育发展空间不大,还想着继续考研,找机会去大学工作。但王屏山老校长却不这么认为,他语重心长地说:“你不要小看基础教育,别以为中学没什么知识含量、没什么学问,事实并非如此,我做一辈子都没完全弄明白。中学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只要你钻进去,一定有学不完的东西、做不完的学问。”接着,他跟我详细分析,比如中学生的成长规律、中学生的品德教育、学生干部乃至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各阶段的学科教学、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课堂评价、学校管理等,还有教师成长和队伍建设,学校风格特色打造等,每一个领域都有大学问,都值得深入研究。
王屏山老校长这番话对那时的我来说真是醍醐灌顶,在我心中激起阵阵波澜,也让我羞愧难当,我那时候对中学教育的理解实在太肤浅了!直到现在,我在基础教育深耕了四十多年,我依旧觉得这里面有太多学问了,越深入探究,越觉得有挖不尽的宝藏。很感激那时候王屏山老校长的提点,让我找到了一生奋斗的方向。
治校方略包括两大体系
您的治校方略包括构建现代学校管理体系和构建社会化大教育体系。您将华附的办学宗旨提炼为“以完整的现代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这会不会很难实现?如何做到?
回顾华附的前身——格致书院、并校前其他三所学校以及华附创办初期的办学历史时,我们发现它们的办学宗旨虽然各有差异,但都具有共同的要素,那就是以新教育为新社会培育新人才。借鉴这些历史经验,我将任内学校的办学宗旨提炼为“以完整的现代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
这其中有三个关键词:完整、现代和高素质。如何去理解这三个关键词?
首先,学校施行的教育应该是完整的而不是零碎的,更不应该是片面的、偏颇的,所以我们应该追求教育的完整性,也就是我们现在倡导的“五育并举”,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完整的发展,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的学生。
其次,时代在发展,学校的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体现出现代化的时代要求。“现代教育”就要求我们的学校要不断更新思想观念,要时刻保持改革创新意识,并且更新方法和技术等。
再次,华附130多年来,培养了无数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他们不但要面对当代社会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且要面对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青年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行业、一个地区的发展,甚至是国家和民族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前途和命运。基于这样一种客观事实,我认为我们要敢于以一种大格局、大抱负来设计学校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促进学生在校期间的发展,让他们具有与未来社会角色相适应的良好素质,所以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一定是高素质的。
这个办学宗旨20多年过去了,感觉并没有过时。
是的,因为它很好地回答了教育的根本问题: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
从华附这些年的办学实践来说,我们经过努力实践和探索,已经实现了这个办学宗旨,并且越走越远。
“名校办民校”是时代的产物
华附在您的手上组建了华附教育集团,也开创了“名校办民校”之路,但如今这种办学模式已在慢慢收紧,这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您预计新政下民办教育将迎来怎样的改革?
我觉得20年左右是“名校办民校”的一个周期。从中央文件的要求来看,应该要慢慢结束这种办学的探索。但今天我仍然认为“名校办民校”本身没有错,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到这个问题。20年前,优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那时候缺的是高中学位,不少中学取消了初中,为的是把这些学位给高中。但是老百姓对优质初中学位的需求也很大,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孕育出的“名校办民校”,是那个时代的需求。这20年间,“名校办民校”确实提供了不少优质初中学位,满足了家长的需求。我觉得“名校办民校”在中国教育的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一个功劳,因为有名校的参与,才会有更多的社会资本愿意进入教育行业,大家一起把教育这块“蛋糕”做大做强。
但是20年后的今天,时代进了一大步,如今中国的经济体量比20年前已经翻了几番,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不断增加。这时候我们来看“名校办民校”,它的某些弊端就显现出来了,比如不能满足社会对教育公平的需求,因为毕竟是民办教育,尽管优质,但要收高额的费用;一般的民办教育因为没有名校的光环,所以生存比较困难,“名校办民校”也有碍于民校间的公平。
如今,政府有财力去办好所有的公办学校,对社会资本的介入需求下降,我觉得是时候把“名校办民校”这种关系厘清了,重新建立一种新的机制。比如现在有很多名校托管弱校,这样的模式我觉得挺好的,名校只是托管,不冠名,但是一样会把名校优秀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输出给托管学校,同时派出一定的管理干部去托管学校协助管理,我觉得这就是教育扶贫,也是名校社会责任感的一种体现。
荣休未休
卸任华附校长后继续上任广州中学首任校长,一晃又4年过去。这一段时光是否弥补了您校长生涯当中的某些遗憾?
华附是省属学校,广州中学是区属学校,这是两所很不一样的学校,我担任华附校长,做好传承就好,但广州中学更多是要创新,要有新的理念和架构,同时要做许多顶层设计和安排,这对我来说确实是巨大的挑战和考验,但也使得我的教育人生更加完整了。
广州中学的前身是天河区属最好的学校广州市第四十七中,有很好的传统和育人氛围,也有一批特别优秀的老师,所以广州中学有非常好的一个办学基础,但既然以“广州”命名,并且社会对这所学校寄予厚望,所以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提升。
您给自己的教育人生打多少分呢?
80分吧。只能算良好。
如今您已七十古来稀,但却依然精神抖擞,容光焕发,是怎样的精神让您一直坚守在教育这片热土上?
那些在浩瀚宇宙上运行的行星,在能量没有耗尽之前,始终忠实地工作在既定的轨道。我,就像那些闪烁在熠熠天宇中的行星一样,虽然已经卸任校长职务,但能量仍在,所以还要在“教育”的轨道上继续运行。这也是我作为一名杏坛老将初心不改,荣休未休,继续着“拉着犁杖用心耕”的岁月。
接下来的日子里还将有着怎样的人生计划?
因为我在广州中学还有两年的聘期,所以接下来,我会进一步推动广州中学的建设,把已经启动的各项改革进一步聚焦和落地,尽可能帮助学校向着更健康、更稳步的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我还希望自己有余力的话,像写这本书一样,继续梳理我的一些教育心得分享给更多的教育者和家长,希望自己能紧跟时代变化关注新的教育现象,活到老,学到老。比如,可以用更多新媒体的方式,和校长、老师、家长分享自己的教育理念、管理经验和对教育热点话题的看法。
记者手记
跟吴颖民校长相识多年,对我而言,已经超越了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关系,而是亦友亦师亦父,一直启发着我、指引着我向前进。
吴颖民校长是媒体记者的好朋友,大家都喜欢采访他,那是因为他思想引领,逻辑缜密、表达清晰,他的采访稿基本可以直接从录音转成文字。我们都很佩服他,无论什么时候接受采访,都能出口成章,指点迷津。
吴颖民校长也是诸多校长的良师益友,大家都很喜欢跟他聊天或听他的讲座,因为儒雅博学的他无论讲什么主题,总能侃侃而谈,风趣睿智,给校长和老师们带来教育智慧和人生启迪。教育界对他有一种高山仰止的钦佩崇敬之情。
很荣幸,可能《羊城晚报》作为一份文化人爱看的报纸一直陪伴着吴校,于是吴校长与羊城晚报的缘分也越来越深。2016年底,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成立,与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签订战略合作,吴校长时任会长,从此我们之间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研究院策划的“教育领航者同学会”“教育之路·无问西东”等活动,总少不了吴校长作为导师的身份来指导,每次他的讲话,都是那么的醍醐灌顶,让众人受益匪浅。
就在不久前,吴颖民校长参加研究院举办的“教育之路,无问西东”沙龙和“‘双减’大家谈”访谈节目,在到达活动地点上楼梯的时候,我才发现吴校长膝盖的老毛病犯了,走起路来不那么利索。这一刻,我才发现吴校长有点老了,赶紧上前搀扶他的同时,心里有些忧伤;但当吴校长站上讲台发言时,那种精神矍铄所散发出来的思想之光,又是那么的光芒万丈,充满活力。这一刻,我又觉得吴校长是那么的年轻;就在这次的专访中,问吴校长给自己的教育人生打多少分,他不假思索笑笑地说:80分,良好吧!这一刻,我又看到了这位儒雅的教育泰斗的谦逊之风。
吴颖民校长45年的教育人生,可谓桃李满天下,但吴校长依然坚持在做一件事,那就是这本著作书名的八个字——行思悟道,立己达人。
这就是一位教育领航者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