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聯學術丨2024春日书单
202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联书店的“现代西方学术文库”和“学术前沿”丛书曾参与塑造了中国知识界的理论视野、问题意识和认知方法,影响迄今不绝;“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则见证了当代学术三十年的范式转换、视域变迁和几代学人的成长。2024我们将以“当代学术三十年”为核心关切,以“古今中西之争”为元典问题,梳理、再现时代的命题和知识界的探索,“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今年的“特别出品”和名家系列便是当代学人思想耕耘和精神努力的高度浓缩。
2024我们依然坚守底盘、守正开新,著译兼备、中西并举。筹备近七年的“北大中国史·断代史”系列有望年底先期出品两种,更多的惊喜有待来年;众多丛书新品之外,今年推出的新丛书“三联人文”是我们努力汇通学术与思想、知识与问题、专业与通识的尝试,希望更多的年轻读者和非专业读者能藉此感受到技术宰制时代人文思想的力量和光芒。
* 我们的读者俱乐部正在招募中,详见文末,欢迎加入三联学术的朋友圈!
2014年丛书20周年之际,曾启动精装再版,迄今已13种
今年将精选8种修订再版,以为三十周年纪念
作者拟撰写学术史性质的“再版前言”,回应作品出版以来的诸多反馈,介绍对论题研究的推进与新见
论可能生活/ 赵汀阳
中产阶级的孩子们:60年代与文化领导权/ 程巍
隐秘的颠覆:牟宗三、康德与原始儒家/ 唐文明
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 雷闻
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 郑开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 李文杰
柏拉图的本原学说:基于未成文学说和对话录的研究/ 先刚
以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现代思想的确立与推陈出新为线索,以三联的名作名译为主脉,为读者梳理和建立阅读和理解现代西方的经典书目
预计三辑50种,首批推出15种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
历史讲稿/雅各布·布克哈特
社会分工论/埃米尔·涂尔干
摩西与一神教(外一篇)/弗洛伊德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马修·阿诺德
存在与虚无/让-保尔·萨特
启蒙辩证法/马克斯·霍克海默 西奥多·阿多诺
伟大的传统/F. R. 利维斯
小说的兴起/伊恩·P. 瓦特
自然权利与历史/列奥·施特劳斯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丹尼尔·贝尔
规训与惩罚/米歇尔·福柯
疯癫与文明/米歇尔·福柯
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哈贝马斯
论君主/马歇尔·萨林斯 大卫·格雷伯
分断代史与专题史两个系列,以断代史为主轴,辅以有北大史学特色的专题史,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
全面呈现以北大为代表的史学工作者近四十年来对中国史的深入研究与贯通理解;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演进做出属于自己时代的阐释和思考,并将研究心得以平易流畅的叙述传达给普通读者
断代史起讫时间为新石器时期至清末。共15卷,2024年先期推出两卷,2025年陆续推出余下数卷及专题史系列
● 聚焦上古三代的文明演进与历史变迁,阐明中国早期王国的特点,尤其是商与西周文明之同异
● 在充分利用传世文献之外,多吸纳出土文献与考古学的大量最新成果
● 举凡政治社会结构、经济社会形态、宗教思想、物质文化、生态环境等,都将以叙论相辅、深入浅出的方式得到丰富的呈现
● 站在史学前沿的通识性读物
● 首次系统地从政治与政治文化的视角,通贯性地讲述汉代历史
● 尝试探讨奠基时代国家治理基本形态的建立与演进
● 陈来先生近十余年朱熹研究的文章结集
● 汇聚作者治朱子学后期功力的总成之作
●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2021 年度荣誉讲座
● 结合最新考古出土材料,勾勒“山水”作为中国一个重要艺术传统从无到有的形成过程
● 呈现不同时代的古人如何以图像表达对自然的观察和想象,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
● 将文学史与社会史和思想史研究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部思想文本
● 作者通过文学重绘1980年代的社会转折与思想图景,提出“两个80年代”的说法
“三联人文”丛书
● 哲学家罗蒂曾说,布鲁门伯格和昂格尔是力图发扬现代启蒙精神的“合理内核”的两位思想家,他们并非迷信“理性”,而是肯定现代精神中的“自我肯定”
● 本书将对布鲁门伯格和昂格尔的“现代性”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 继《道体学引论》之后,对 “太一论”与“道体学”的进一步推进
● 从“生生”问题出发,经过对现象学转向的探讨,尝试两线作战:在西方哲学方面梳理和再释力量哲学传统;在中国哲学方面则解释与重构气论,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安顿主体性问题(心性问题)
前工业化时代中国与英格兰的亲属关系与财产
● 聚焦“大分流”问题,探讨不同的社会文化如何导致了不同经济制度的形成,并最终导致前工业时代的中国与英格兰走向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
● 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其论文曾荣获耶鲁大学和美国法律史协会颁发的优秀论文奖
陶渊明精神世界中的自然、社会与历史
● 如何理解向为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其诗文中流露的浓重的儒门情怀?
● 本书深度解析其《形影神》《桃花源诗并记》《饮酒》三篇作品,揭示其由儒而隐的心路历程。陶渊明留连的思想地带和复杂的思想旨趣得到了全新的阐释
论透纳
●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原创新品,重估透纳在西方艺术史上的革命性地位
● 收录多幅透纳艺术生涯最具代表性的画作,以绘画为线索呈现19世纪大英帝国的兴衰
● 在比较的视野中体悟透纳对欧洲历史与人类文明的独特思考
〔德〕瓦尔特·伯克特 著 刘宗迪 译
2024年2月
● 古希腊宗教研究公认必读之作
● 探究神话和仪式的概念、本质及相互关系,勾勒神话在希腊文明中的地位与意义
● 罗马政治思想与制度研究领域的必读经典
● 从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和文本出发,追溯自由作为一种观念的本质与效力
● 系统分析罗马共和制,讨论诸多具体制度设计
● 日本著名思想人物竹内好的代表性著作
● 竹内好“极为爱惜”的评论集
● 诸多名篇首次全文面向中国读者呈现
缅甸,最长的一战(1941-1945)
● 缅甸战役的亲历者与观察者,以翻译专家与情报人员的身份,深入战争心脏地带
● 一部对”最长一战”的精确记录,一份对战争背后政治动机、文化冲突和军队结构的深入剖析
● 战史研究典范之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局部的浓缩呈现,充满丰富人性和历史反省的综合性作品
● 战争美学的深邃展现,对生命尊严的崇高颂歌,保存个体战争记忆的浩瀚史诗
全球巨变与中国经济
● 高柏近年核心思考的集中呈现,以比较与历史等宏观视野,分析巨变中的世界秩序与中国经济
● 揭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多重深层因果关系,预测未来发展方向
● 作者为逐章附背景说明及反思,便于读者进入语境,也是一位社会科学家对自身研究思路的剖析和检视
中国农业一万年
● 新石器时代以来,农业成为中华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根基,也是中华文明长明不灭的奥秘之一。可以说,农业是中国送给世界最大的礼物
● 探讨传统耕作方式如何支撑起传统农业文明,也对现代技术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
当代思想界代表性人物甘阳作品首次结集,先期推出10种
经典作品之外,多部讲稿首次整理出版,所论涵括西方文明史的古今重要论题与核心文本
人论(中译本四十周年纪念版)
古今中西之争(增订本)
施特劳斯时刻
僭主俄狄浦斯
修昔底德四讲
柏拉图的普罗塔戈拉
新雅美国史八讲
超越西方文化左派:返回雷蒙德·威廉斯
通三统
将错就错
● 不同于第一部,作者采取一种“迂回的策略”,将域外的琉球、朝鲜半岛、南亚以及中国的西域、西藏、台湾等地区,作为理解20世纪中国的多重入口,叙写其如何在若干“紧急状态”中展开世纪的“多重时刻”,并形成自己独特的历史态势
● 汪晖重回鲁迅研究“主战场”的最新力作
● 《故事新编》不只是一部文风奇特、无法归类的小说,还是鲁迅与同时代人进行的一场“思想战”,是鲁迅的历史哲学,是他写就的“现代中国上古史”
● 汪晖代表作,既是一部思想史研究,也是一部思想论著
● 以“反思现代性”为问题,以“知识考古”为方法,追索现代中国认同的思想脉络与形成机制
“赵汀阳集”2023年出版3种,2024年推出新著《秩序的理由》
代表作《第一哲学的支点》和近年新作《历史·山水·渔樵》改版收入文集
成名作《论可能生活》将以1994年初版内容入列“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三十周年纪念版(见“特别出品”)
● 聚焦“秩序”这个核心问题,对当代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诸种症候进行了犀利的批判与反思
● 以“从问题外部回看问题”的方法,在存在论层面设计了一系列精彩的解决方案
● 赵汀阳代表作,以缜密的思辨和明晰晓畅的论述给普通人写就的“哲学入门书”
● 什么是“第一哲学”?为什么现代哲学要从“思”转向“行”、从“物”转向“事”?接续作者一贯的主张:哲学旨在讨论关于可能的生活
● 作者以一种“哲学与诗”的方式论述他的历史哲学和对中国文明的基本理解
● 历史乃中国精神世界之根基,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密码是山水和渔樵耕读, 尝试提出一种“渔樵史学”
● 《初集》《二集》之后,继续考证并补全整个变法所有重要细节的拼图
● 围绕关键环节、关键人物,层层揭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幽微隐秘与真实意义
戊戌变法史事考初集
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
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
戊戌变法的另面:“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
戊戌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
中国语文现代性的起源(1916-1958)
● 2021年列文森图书奖佳作奖
● 讲述20世纪汉字在“革命”与“天命”中的风波动荡
● 考古中国语文现代性的起源与“汉字书写学”的应运而生
十到十三世纪的历史与观念变局
● 从辽朝与北宋对峙百年,到蒙古族建立元朝重新统一天下,中国何以经过三百年的南北对峙,仍然走向大一统国家?
● 从思想史角度研究10-13世纪士人的中国观,探求“华夷之辨”复杂的思想内涵与“大一统”愿景的重建
康有为三世说研究
● 贴近康有为思想的真实面貌,从晚清经学传统出发理解康之改制说
● 点明“三世说”的成就,出于康有为让经学回应近代变局的努力
● 发掘并分析贯穿于康有为“三世说”始终的“人为天生”之说
20世纪初的文化运动与民众政治
● 聚焦1920年代中国“民间”话语的传播及相关实践
● 探讨“民间”话语如何介入社会思潮、文学、民俗学、民族学、政党政治等不同领域
● 发掘 “民间”话语为后续“人民”概念的兴起所作的思想与实践准备
(见“年度推荐”)
(见“年度推荐”)
可触摸的意义
● 把中国哲学的研究对象从传统的范畴、命题扩展到人、事、物等经验领域
● 通过“物”的追问,指向对现象世界意义结构的探寻
● 借助独特的哲学论说方式,打开通往传统思想原野——形而上学的另一扇窗口
祭祀的人类学释义
● 从文本细读的角度进入与祭祀相关的人类学理论
● 审视西方学者解析祭祀的方法、内容及思想特征
● 追溯祭祀的源流、性质、作用与历史地理转化的解释
(见“年度推荐”)
重探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渊源
● 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渊源,除了“从李卓吾到鲁迅”的脉络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理解路径?
● 作者针对性地提出“从李卓吾到赵树理”,即基于土地制度和乡村共同体想象之上的“公私观”和“欲望观”的变迁,从而构成从思想到实践的另一条线索,也重探了中国现代文学内部所包含的“人的文学”的危机以及克服危机的努力
“文明等级论”之下的“旧邦新造”
● 总结近代中国各种通过制宪以提升自身国际地位的努力
● 在内外关系的视野下,探讨近代中国宪制思想与“文明”观的变迁
● 阐述中国宪制探索的文明史意义以及未来之路
美国分裂的文化与政治根源
● 追索“两个美国”背后的历史记忆、政治斗争、文化分歧
● 深入当代美国最为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亨廷顿的思想轨迹
● 揭示美国的国家性质与国家航向
2017年以来“当代学术”丛书已推出33种
目前第四辑书目已经确定
2024年推出5种,多为作者的修订或增订本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 邓小南
2024年8月
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增订本)/ 荣新江
2024年9月
乡族与国家:多元视野中的闽台传统社会(修订本) / 郑振满
2024年4月
西周的政体: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增订本)/ 李峰
2024年10月
战国时期的东西差别:考古学的视野(修订本)/ 梁云
2024年11月
● 中国诗以汉语写就,汉语为中国诗增添“非凡的空间艺术功能”,而诗实为最高的语言艺术,也不断创造着汉语
● 借鉴最新语言学成果进入中国抒情诗传统,深入艺术本体,体悟由诗兴、感物、意象、对仗、用事等要素构成的古典诗学与民族精神的相互作用
重读《大同书》
● 在《大同书》这部“理想”之作中寻找20世纪中国历史的动因
● 聚焦大同世界的呈现方式,追溯康有为的设计思路和运思风格
● 指示现代中国思想取向的一次转折
● 以中国学者的视野重构美国宪法历史的关键时刻
● 挑战为美国学界普遍接受的宪法史分期结论
● 建构一种具有内在统一性的美国建国进程
● 讨论中国当代哲学方法论必读书目
● 作者提出的“做中国哲学”近年来已成为中国当代哲学绕不过去的问题
● 增补三篇该书出版后发表的相关的文章,深化讨论
● 清代学术史研究最新力作
● 重新定位吴派代表惠栋的历史形象
● 为清代学术研究找到更富生命力的探索路径
● 面向今古文经之争、经史传统初立的两汉,探讨刘歆、许慎、郑玄等古文经派在汉代“再造立法”的历程
● 阐释古文经学派在经典诠释时开创的“法”与“道”,如何成为后代玄学、礼学、理学思想兴起的内在动力
● “独尊儒术,定于一家”前,西汉的思想界有过哪些争锋?
● 用“前经学时代”概括分析西汉初期子学的学术形态
● 剖析汉初思想争锋背后皇权、政治的身影
● 全面追溯儒家道统系谱萌芽、建构、分裂、解构与重构的历史过程
● 呈现传统儒学向新儒学的历史转型
● 聚焦孟子在宋代的升格运动、王安石与司马光的学理分歧等诸多历史公案
〔瑞士〕本杰明·施特劳曼 著
方凯成 夏尔凡 译
2024年4月
● 置身一段被政治危机与共和衰亡引发的西方宪制接受史
● 跨越从希腊到近代的光谱,审视罗马法律的成败与理想
〔英〕沃尔特·厄尔曼 著 夏洞奇 译
2024年6月
● 西方中世纪史大家写给知识公众的读本
● 用清晰的线索勾勒整个中世纪的政治和法律发展
● 自成一家之言的典范性政治思想史
〔意〕阿纳尔多·莫米利亚诺 著 晏绍祥 译
2024年4月
● 著名历史学家莫米利亚诺代表作
● 研究希腊人对周围邻邦的态度和认知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 反思不同文明交汇时各自得以存续或趋近衰落的原因
〔美〕唐纳德·拉泰那 著 聂渡洛 译
2024年6月
● 关注《历史》的现存文本形式和希罗多德的创作原则
● 对历史编纂学开创阶段的研究贡献了创新性的洞察和理解
● 希罗多德研究必读之作
〔美〕查尔斯·西格尔 著
董波 刘嘉 李孟阳 译
2024年6月
● 以结构主义人类学进路全面分析索福克勒斯戏剧的里程碑之作
● 探查索福克勒斯对人类生存境况的深入反思,重新阐释作为思想家的索福克勒斯
● 沉浸“古往今来最为怪异的哲学家”别具一格的话语风格
● 聆听苏格拉底于德性上之所信和关于如何通往幸福的教导
● 巴塔耶挚友,神圣社会学小组重要成员代表作
● 神话、性、战争、游戏…综合人类学与哲学研究,跨领域分析人的神圣性体验由何而来
苏联经济新诠释
● 纵览苏联经济发展全过程
● 重建苏联经济增长的数量维度
● 引入国际比较视角再看苏联经济建设得失
一座苏维埃工厂城市的形成(1900—1950)
● 力保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坦克工厂形成史
● 从工业城市发展的角度,提供认识苏联的纵深视野
● 苏联工业化史、“二战”史必读
● 日本国民级“知识巨匠”加藤周一的代表作
● 刷新世人对日本文化认知的经典社会文化评论集
● 首提“杂交种文化”论,解码日本现代化历程
〔俄〕亚历山大·叶特金德 著 陈荣钢 译
2024年9月
● 从根本上对俄罗斯文化历史进行新解读
● 超越历史和文学的界限,研究从笛福到托尔斯泰、从果戈理到康拉德等有关俄罗斯帝国经验的著作
● 追溯俄罗斯帝国如何征服外国领土并驯化自己的中心地带,从而对包括俄罗斯人在内的许多民族进行殖民
● “科幻小说之父”畅想未来世界秩序的政论小册子
● 一场触及“世界共同体”问题的思想实验和头脑风暴
● 一个“保守的社会主义者”对世界的最后陈述
● 一部追溯德国“一战”罪责的战斗檄文,一次对德国知识分子振聋发聩的灵魂拷问
● 深入剖析宗教改革缘何让德意志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德国观念论如何变相为君主专制辩护
德行、商业和历史:18世纪政治思想与历史论辑
那高尚的梦想:“客观性问题”与美国历史学界
从黑格尔到尼采
神学与科学的想象
美国社会科学的起源
从荷马到施米特
● 思想的交锋,而非思想家序列,构成思想史写作的横向问题轴
● 透过经典文本重返思想交锋场域,呈现哲学与政治的持久张力
● 清朝落幕,原本供职于清政府的官绅士民之人生将何去何从?
● 以15位清末达官遗民在民国的际遇为内容,侧写他们独特的人生史
● 描绘大清遗民如何在历史巨变中或“与时俱进”、或“惶惶终日”
〔美〕巴托·J. 埃尔莫尔 著 黄泽萱 译
2024年4月
● 美国非虚构写作J. 安东尼·卢卡斯奖、国际烹饪专业协会食物图书奖获奖作品
● 审视一家商业公司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体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一段与每个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历史
〔美〕克里斯汀·戈德西 著 卞思梅 译
2024年2月
● 十二件民族志雕刻工具
● 一份从心到手的人类学全过程写作指南
● 法国科学院研究中心2018年度铜奖基金支持, 英国工程技术学会蒙巴顿奖提名
● 通过评估马赛渔业私人秩序的长期演变, 设想法律和治理的未来
● 英国人类学家斯塔德伦8年印度研究的积累之作
● 为期16个月的田野考察,见证一座穆斯林村庄的历史与当下
● 跨越语言、文化与信仰的亲密对话,勾连九位女性的婚姻生活与生命体验
● 汉学家薛爱华经典唐代文化研究全新再版
● 在东方火鸟朱雀的引领下,探索唐代南方神秘的过往
● 在江河神女荡漾的身影中,追溯传奇浪漫想象的源头
● 文简义丰,说理清澈,诚谓“极简”
● 忙时随手采撷,入手皆是宝贝;有暇可以深挖,一层一个境界
● 一代宗师短暂而波澜壮阔的一生
● 在历史现场重现中国美术史学的发轫发展、美育理想和实践
● 稀见史料,珍贵口述,还原学术巨匠的人生轨迹与思想历程
● 以中国文明的“山水”视野观照现代艺术之父塞尚
● 从中国山水画论出发,重估塞尚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哲学内涵
● 探讨中国古典绘画传统对西方绘画现代转型的启发
巫鸿、荣新江、顾春芳、郑炳林、杭侃
张先堂、何鄂、陈菊霞、张元林、马振颖 著
● 十位敦煌研究一线专家,多角度、全景式的敦煌读本
● 返归历史现场,在回顾中探索敦煌延续千年的变迁脉动
● 重塑美学空间,在观摩中仰望斧凿锤刻出的艺术宝库
董强、胡蔚、乔修峰、刘文飞、马凌
石一枫、毛亮、陈以侃、王斯秧、毛尖 著
● 11位大众耳熟能详的欧美作家 用人文理想铸造西方文学史上长篇小说的鼎盛时代
● 11位国内一流的学者、译者 在深度剖析中重估文学经典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