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上梁山之后,晁盖主要是坐镇梁山,而宋江则经常带领好汉下山厮杀。比如三打祝家庄,高唐州之战,大破连环马,收服呼延灼等战役,都是宋江统军。这其中,梁山胜多败少,最惨的一次,莫过于被呼延灼的连环马打败,损兵不说,连林冲等将领都挂彩了。
在破连环马之前,桃花山、二龙山和白虎山的三山十几位头领,曾联合起来攻打呼延灼所在的青州,之后,鲁智深、武松、杨志、李忠、孙二娘等人才归顺梁山。
三山聚义攻打青州时,有两次精彩的战役,即鲁智深对阵呼延灼和杨志大战呼延灼。
第一次,鲁智深和呼延灼交手,战到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第二次,杨志出战呼延灼,又是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鲁智深和杨志的武艺,令呼延灼暗自佩服,并且说了一句,两人武艺高强,不是绿林中的手段。
三个山寨的头领中,李忠、周通、孔明、孔亮、施恩、曹正、孙二娘、张青武艺都不太高,所以鲁智深和呼延灼出战了。但问题是,为什么武松没有出来对战呼延灼呢?要知道,武松后来也曾打死老虎,醉打蒋门神,功夫也相当高啊,为何他没有出手呢?
武松没有出战呼延灼,个人以为有两点原因。
首先,武松是步军,呼延灼是马军
呼延灼和林冲、杨志等人一样,是军人出身,而且是马军将领。马军将领,擅长于马上作战,马上作战,比步军作战也更有优势,比如速度快,冲击力大,实在战不过逃跑也快,骑兵对步兵的优势也是如此。
但是,武松不一样,武松是步军将领。武松从一出场到最后断臂,都没有骑过马。醉打蒋门神之前,施恩让他骑马去快活林,武松还不乐意,说自己又不是脚小,骑马作甚。因为骑马并不舒服,颠簸不说,骑不好还可能摔下来。
把武松设定为步军将领,这也很合乎武松的身份。武松从小父母双亡,仅仅靠哥哥武大郎卖炊饼养活自己,家中肯定没钱,上哪去学习骑马作战?所以武松即便在阳谷县做了都头,也是步兵都头。
即便是步军头领的鲁智深,为了和呼延灼打架也得骑马。鲁智深是军官出身,曾在老种经略相公麾下官至关西五路廉访使,他会骑马不奇怪。
其次,作者有意避开武松与呼延灼交战
像鲁智深、呼延灼、杨志、林冲等人,武艺都很高,都有五虎将的实力。武松的功夫也高,但是武松的功夫不是绿林功夫,书中也没有说他去少林寺学艺,更没有说他是周侗的徒弟,或者卢俊义,或者林冲的师弟等。
总之,武松的功夫可以理解为自己学的,属于江湖功夫,不是军中功夫。
武松和普通人交手,基本都能做到一招制胜,即便是面对马军将领,也是如此。醉打蒋门神是这样,杀王道人也是这样,干掉方腊部下的贝应夔,辽国的耶律得重也是这样,以步制骑。正因如此,所以作者刻意避免了武松和呼延灼这样的五虎级马军猛将交手,顶多让他和次一等的将领作战。
这样的话,既能显得武松本领高强,也不会出现步兵高手对战马军高手的局面,那样并不好处理。
因为,步军对步军可以说大战多少回合,马军对马军也可以这么说,但步军对马军不好处理,五虎级的步军怎么和五虎级的马军怎么打?不能杀对方,更不好表述。所以,即便后来武松对战贝应夔、耶律得重等马军,也都是一刀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