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的黄先生在一次意外车祸中遭受了严重的颅脑外伤,这不仅导致他双目失明,还使他长期卧床不起,完全依赖他人喂食,生活自理能力几乎丧失。在接受护理员小张的专业照护后,黄先生的生活质量逐渐得到了显著改善——其逐渐能够自主进食,并借助辅具站立行走。
为了破除诸多黄先生的失能困境,2015年9月,江苏省南通市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基本照护保险制度;2016年6月,南通被列入国家首批15个长护险试点城市之一。经过近8年的实践探索,南通市让长护险参保人员“住得起护理机构、用得起辅助器具、居家能享受服务”的目标基本实现。
从南通市实践来看,参保人只要达到中度及以上的失能评级,无论是城市人口还是农村人口,都能享受到长护险各项待遇,失能群体可自主选择享受居家上门服务或入住养老机构。“南通市实施长护险开始到现在,总计有10万多人通过评估享受长护险待遇,其中约9万人享受居家照护服务,约1万人在机构或者社区接受照护服务。”南通市医疗保障研究会会长顾忠贤见证了南通长护险从无到有的历程。
图为启东聚南养老院享受长护险待遇的张奶奶(化名)
“中国医疗保险”了解到,南通市建立政府补贴、医保统筹基金筹集、个人缴纳、社会捐助的多元化筹资机制,享受以提供社会化服务和实物保障为主,资金保障为辅,待遇向居家照顾和生活照料倾斜。南通市居家服务待遇有13项套餐和13项个性化服务可供选择,上门服务时间由失能群体自主择定,项目内容以生活照料为主,每周可享受2~3次服务,满足失能人员共性和个性需求。其基本生活照料包含洗澡、洗头、理发、修剪指甲、翻身拍背排痰等多个服务项目,而这些都是失能人员日常生活必需的照料项目。除此之外,按照失能等级从高到低,居家照护的家庭能够享受每天15元、11元、8元三个档次的亲情照护补助。“我们每次都是两个护理员一块上门,这样更能确保服务质量,并且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互相协助,提高工作效率。”护理员小张对“中国医疗保险”表示。
居家生活的失能人员多有尿布、床垫、轮椅等辅助器具需求,然而这些辅具的购买成本较高,且使用时间较短,这成为许多失能家庭的一大经济负担。南通市将辅具服务纳入长护险,根据《南通市基本照护保险辅助器具目录(2024年)》,现有目录分为租赁类和销售类产品,共计14类42个品规。据介绍,一个上万元的辅具,失能家庭每个月仅需花费30元。
图为南通市长期护理服务产业园展示的辅具及生活用品
除了居家能享受服务外,南通市还让失能人员“住得起护理机构”。据悉,南通市重度Ⅲ级、重度Ⅱ及重度Ⅰ级、中度失能人员在护理院按照每天70元、50元、40元,在养老机构为50元、40元、30元的标准支付。
在南通市启东志良护理院,90多岁的王嬷嬷(化名)已经入住多年,护理院不仅每天为她提供营养均衡的餐食,还安排了专业的护理员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和认知功能训练,帮助老人保持身体机能,同时舒缓心情提升生活质量。据“中国医疗保险”了解,该护理院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护理标准,收费标准每月大概为2000元-4000元之间。在护理院20多名长住老人中,享受长护险待遇的有近10位。由此看来,长护险极大地减轻了失能人士家庭的经济负担。
图为在启东志良护理院内,护理员和老人正在开心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