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手机里的照片、视频、音乐和各类数码文件都是由0和1排列成的二进制数字组成的,它们会占用存储驱动器的物理空间。但是写入的数据真的有质量吗?存储了多少个十亿字节之后,iPhone的重量会有改变?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科学家John D. Kubiatowicz说:“存储的字节其实是有物理重量的,只是它小到难以察觉——大约1微微微克——相当于1克的千之六次幂分之一。”
现在手机里用的新型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不同,速度更快,性能更优。随着这种内存的成本的走低,它会让智能手机与电脑的区别越来越小。
之所以会有重量,是因为闪存用捕获电子的办法来区别0和1的符号串——当电子的数量一定时,被捕获(也就是数据被存储)的电子就会获得更高的能级,从而质量就会增加。
要多少数据才能让我们明显感觉出iPhone变重了?这当然不仅仅是停留在超级精确的度量数字上。
根据韦伯定律,如果两个物体间的质量差异达到5%,那么人就可以感觉出来。
以iPhone 6s为例,它的重量是143g。只要数据的重量达到7g左右,我们就能感觉出变化。
现在,把整个网络上的信息都算上,一共大约有五百万兆。而发一到两篇博客会产生的质量大约是一克的1/200000多一点点。
很明显,这个重量离我们能感知到的7g,还是有不止一点点的差异,除非我们把整个互联网上所有信息的质量增加一百万倍,再把它们全都放到手机里,也许才能达到给iPhone 6s增重5%的目标。
你可能会觉得,以上计算出来的数字只是猜测,还未被最终证实,但至少这提供给我们一个思路——如果真的可以实现,570万的三次方兆字节的信息大约就有7g的质量。
如果这些数字让你没啥感觉,我们再具体点说,它们大概相当于人脑能存储的信息量的一百万的四次方倍(1.25万亿字节),或者相当于存满“四百万的四次方”台128GB iPhone 6s手机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