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人民网奖学金专题
●2012年度“人民网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揭晓
2012年度“人民网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10月30日揭晓,清华大学郑婕同学的论文《新闻框架下网络舆论与网下媒体报道对比研究》获得三等奖,以下是论文全文:
关键词:新闻框架 网络事件 传播比较
中文提要:本文以传播学为视角,借助新闻框架研究方法,以郭美美事件为例,比较在大型网络事件传播中网络媒体报道和报纸媒体报道的异同,得出一般性结论,并试图解释其原因。
第1章 引言
2011年6月21日,新浪微博上一个名叫“郭美美Baby”的网友颇受关注,因为这个自称“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的20岁女孩,其认证身份居然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由此还引发部分网友对中国红十字会的非议,追问“我们捐给红十字会的钱到哪去了?”
在漫天的质疑声中,郭美美本人,母亲,红十字会,以及事情中牵扯的多位人员纷纷通过各种形式发表声明,证明“红十字商会”与中国红十字会没有任何关系,该身份完全是郭美美一人杜撰出来的,其动机是虚荣、炫耀。然而,网友似乎并不相信这些声明,反而更加积极地人肉线索,并指出各种声明之中的互相矛盾之处。后期,更是把矛头直指中国红十字会。可以说,郭美美事件,拉开了中国对于红十字会这样的公益组织问责的序幕。
作为这样一个利益纷繁复杂,利益牵涉多方的大型网络事件,各大网络媒体纷纷以各种形式进行了报道。但是,由于网络媒体与传统意义的大众媒体不同,网民很大程度参与了新闻的编写和传播,读者很难判断来自网络的“事实”和言论是否是公正客观的视角。如果新闻报道失去了客观公正性,则误导舆论,导致读者对事件或对象带有偏见。W.Schramm和W.E.Poter将现代社会的媒体视为传播过程中的中枢性要素,几乎所有新闻通过媒体提供,结果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形象”也大部分是凭借媒体形成(Lee,1993)。如此,我们通过新闻了解社会现象,新闻作用于认识世界的重要依据。
然而,考虑到不同人群的认知、心态、出发点、利益链条不同,网络上的新闻和言论很容易脱离客观公正的视角。新闻原本就不是映照现实原样的镜子,它带有对现实解释的框架 ,即新闻框架。新闻媒介的议程设置和框架效应不但决定受众关注的对象,也会影响受众对关注对象的认知和理解,因此媒介在个人、组织、国家的形象塑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王秀丽、韩纲,2010)。有关舆论传播新闻,即使是同样的内容,也根据特定的脉络与观点不同的构建新闻展开方式,由此产生不同的新闻框架。并且,虽然事件或话题相同,但是根据各个言论体现的新闻框架,产生对其观点、逻辑和结果不同的含义,接触新闻的受众对话题的解释和意见发生变化(Rhee June Woong,2001)。
网络媒体随着事态发展的变化,对郭美美形象的构建,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了普通群众对于郭美美事件的认知,从而影响对整个事件的理解,对于事态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因此,我们很值得研究,在新闻框架下,网络上的公众舆论和线下的报道有什么区别或者相似之处,两者之间的互动造成什么结果。本文以传播学视角为主,舆论学视角为辅,对比网络媒体报道和报纸媒体报道,得出一般性结论,并试图解释其原因。
第2章 文献综述
自80年代中期开始,框架分析在传播研究领域逐渐受到重视。高夫曼(Goffman 1974)提出了一个认知性装置能够用于更加容易理解社会性实际存在,并将“框架”作为称呼该认知性装置的概念在社会科学文献中首次使用。并且在其《框架分析》中指出:框架是指人们用来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心理模式,能使我们确定、理解、归纳、指称事件和信息 。在此基础上,学者甘姆森(Gamson)把“框架”的定义分为两类:一类指界限(boundary),可引申为对社会事件的规范;另一类则指人们用以诠释社会现象的“架构”(building frame),以此来解释、转述、或评议外在世界。前者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后者则显示意义的结构,是一种观察事物的世界观 。
Gitlin将框架概念运用到媒介研究当中,将框架定义为“不断的选择、强调与排斥”,并把这一概念与新闻话语的生产直接联系在一起,认为框架能使新闻从业者快速地对信息进行常规处理包装后有效的传递给受众 。Entman(1993)对新闻框架提出的概念是,舆论的新闻框架先取所认知的现实的某些方面,从而在传播意义的文本上突出某些特定方面的过程,框架就是从本质上包含选择性与突现性的概念。还有新闻框架研究从社会建构主义立场出发,提出大众媒介通过新闻报道所呈现的世界并不等同于现实世界,而是以“选择、强调和表达的原则 ”对现实的建构过程。
传播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由框架建设和框架设置构成能动的程序(de Vreese,2005)。新闻框架的研究主要是这项领域,前者的研究为新闻文本内容分析,后者是学习框架的用途与效果。在新闻文本内容分析中,已有的框架研究为基础,取出框架的过程可以采用演绎方法和归纳方法(de Vreese,2005)。演绎方法是假设存在反映特定体系的框架,依据该整形化或标准化的框架分析研究对象的方法(如,Jeoung-SeonYu,2009)。在演绎方法的研究中,Iyengar(1991)的研究,Emetko&Valkenburg(2000)研究中使用的框架被较多采用。归纳方法是不拘于整形化框架,研究对象的脉络性特征为依据引出框架的方法(如,Gamson 1992,Lee Seung-Jae2007,王秀丽、韩纲2010)。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与收取样本
本研究的媒体对象选择为网络媒体和报纸媒体,由于郭美美事件最初是从新浪微博开始的,有关事件的关键信息比如“名牌”“名车”“家境”也有很大一部分通过“人肉”搜索出来的,并且,观点清晰,指向明确的评论很大一部分在论坛、微博、贴吧中发布,因此网络平台具有明显的建立新闻框架的倾向,而报纸媒体作为线下传统媒体的代表,在新闻报道方面具有很高的客观真实性,作为研究对象非常符合。
为了进行新闻框架的分析,本文以“郭美美”为关键词,在百度做标题搜索。由于百度搜索平台可以汇集全国各大新闻网站以及全国、地方性报纸上网内容的资讯,因此基本可以反映出主力网络关于郭美美事件报道的形态。在门户网站、贴吧、微博、论坛等不同网络媒体中有所选择,去掉与该事件无关的报道,重复性内容,共获取与研究内容相关的内容250条,得到第一组数据。第二组数据是230篇关于郭美美事件的报纸文章,样本通过锁定关键词“郭美美”,从慧聪新闻数据库提取得到全国33家媒体230篇报道。
分析期间为2011年6月21日郭美美以“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身份发表微博开始到8月3日郭美美母女接受郎咸平独家专访为止。
3.2 研究思路
本研究以新闻框架理论为基础,进行定性研究了解网络上的公众舆论和线下报道的区别。文本分析是定性分析的方法之一,可采用其中的话语分析方法。新闻中的每一次语言和符号层面上的表达,如措辞、结构等,都不是无序和偶然的 。基于Pan和Kosicki(1993)所提出的观点——文章、语句、词语、主题结构和修辞结构影响框架,本文要分析主题,词汇与句子的修辞方式。根据文本词语与句子的分析,采用归纳分析方法提取报道中的新闻框架。归纳分析方法的意义在于分析有关特定话题的新闻报道时,能够包含所有可能的框架(Kang Naewon,2002)。采用以上的分析方法得出各报社构建的新闻框架类型与在新闻框架下塑造的郭美美事件面貌。
提取文本中出现的关键词,依循框架研究中根据关键词来辩识框架的常规做法 ,将这些关键词联络起来推导出文本的内容上采用的新闻框架,针对郭美美的关键词可分非修饰性关键词(如,声称)与修饰性关键词(如,炫富)。有关句子的分析,主要分析非修饰性关键词出现的句子结构,因为非修饰性关键词不同于修饰性关键词不直接描述郭美美事件,通过结构分析能判断文章态度。也采用黄敏(2009)的“对抗性话语”分析个别相关的句子,从而得出框架。
在本研究中共取出事实界定、批评督促、目的分析、道德指责、对策建议五种框架。现分别解释如下。
A:事实界定框架。在对问题的界定中,事实非常关键,就郭美美事件而言,不同记者和不同的发帖人采取的是不同视角来报告事实,他们有的紧跟公告,以事件关键人物公布的事实为事实,有的却是挑战官方叙事、援非官方消息源,提供所谓的独家故事、幕后故事。因此,本框架下有两个次级框架,即所谓的角度:“官方”、“非官方”。
B:批评督促框架。在郭美美事件中,中国红十字会在直到28日才作出了解释,但是解释并没有打消人们的疑虑,反而使得原本迷雾重重的事件更加扑朔迷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红十字会的做法持不满态度,并督促红十字会尽快给出公正合理的解释。
c:目的分析框架。尽管恩特曼在他经典的框架分类中并没有该框架,但鉴于郭美美事件的特殊背景,该框架还是将被纳入本研究中予以分析和考量。实际上,自郭美美事件发生的整个两个月的时间里,网上网下激烈争论的一个核心议题就是,郭美美该做法的目的是什么?总体来说,这些分析所持的立场不外乎两种:炫富,自我炒作。
D:道德指责框架。在郭美美事件中,道德职责的框架通常是通过评论的形式体现。此类框架下,绝大多数的报道和网帖职责郭美美“撒谎”,“炫富”,红十字会难以“自圆其说”,“大量捐款不知所踪”等等。
E:对策建议框架。在“对策建议框架”中,一些网帖和媒体报道呼吁对事件进行再调查和进一步澄清,一些则强调一个负责任的红十字会和一个正义的法律系统的重要性,其他意见则强调公众、媒体或者其他社会组织在社会正义方应当扮演的角色和应有的作用,另有一些呼吁社会变革。
从2011年6月21日到2011年8月3日来看,在网友锲而不舍刨根问底的情况下,由郭美美炫富事件演变为对中国红十字会问责的事件。按照事态发展顺序,本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6月21日郭美美在个人微博上“炫富”照片开始,到6月28日中国红十字会召开记者通报会,声明没有所谓的“红十字商会”机构,也未设有“商业总经理”职位,更没有“郭美美”其人,并且已经向公安局报案。第二阶段是从6月28日开始,到7月7日北京市公安局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信息,声称郭美美母女与中国红十字会无直接关系,郭美美对自己的行为表示后悔。第三阶段是从7月7日开始,到8月3日,郭美美母女接受郎咸平独家专访为止。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网络媒体的新闻框架分析
第一阶段(6月21日—6月28日),从主题的角度来看,这段时间的帖子主要是各种“真相贴”,热心的网友“人肉”出郭美美之前的照片,个人信息,履历等等,纷纷截图发帖到各大论坛。此时,网友的态度主要是两个:一是认为郭美美又是个炫富女,二是质疑在短短的时间内,郭美美母女是如何一夜暴富的?
分析词语与句子发现,网络媒体第一阶段使用的主要是“事实界定框架”、“目的分析框架”。网络媒体的“事实界定框架”主要由以下关键词或者关键词组“解读”,“真相”,“还原”等组成。“目的分析框架”则由像“炒作”,“炫富”,“富二代”这样的关键词组成。例如:
(1) 娱乐八卦——全方位解读郭美美事件,给你一个最完整的真相!
(2) 郭美美个人信息曝光,私密生活照!
(3) “她是去深圳以后开始有变化的,估计就是那个女同给她买的车。”
(4) 而另一边厢,网友又发现深圳天略集团的业务跟郭美美描述的极为相似!
(5) 个人认为这是炒作,为了刷微博粉丝!
(6) 你炫富不就是想让大家关注你吗?
(7) 又是个脑残的富二代。
从这些含有关键词与词组的句子中可以看到,将网络上网友的态度结合起来,构建起“事实界定框架”和“目的分析框架”。网友通过刺激眼球的标题,吸引不明真相的网友围观(1)(2),或者有打着所谓“认识郭美美的人”的旗号,曝光郭美美出名之前的事情(3)。当然,网友也热衷于发现一些郭美美没有透露的“细节”(4)。另外,网友很容易通过郭美美的微博发出一些评论(5)(6)(7), 评论的内容大多不离“财富”这个主题。
说明在这个阶段,网友们还处在由于好奇而拼命“人肉”郭美美的阶段,此时网络上大量关于郭美美的私人信息和照片流露出来。而跟帖的人往往都指出郭美美“炫富”的目的。尽管此时有部分网友提到红十字会,但是数量极少。
第二个阶段(6月28日—7月7日),从主题的角度来看,这段时间的帖子主要是非常愤怒的批评。28日中国红十字会发布的记者通告会,解答并不能大多数群众满意,网友一方面是对郭美美继续冷嘲热讽,另一方面是对中国红十字会的强烈不满。很多网友都指出了各种信息的互相矛盾,网友呼吁红十字会应该说真话。
分析词语与句子发现,网络媒体第一阶段使用的主要是“道德指责框架”。网络媒体的“道德指责框架”主要由以下关键词或者关键词组构成:“愤怒”,“可恶”等组成。例如:
(1) 美美,你晚上睡得着觉吗?
(2) 愤怒,太愤怒了!
(3) 红十字会,还钱!
(4) 红十字会的说明会,实在让人无语。
第二阶段网络平台构建起来了“道德指责框架”。从这些含有关键词与词组的句子中可
以看到,道德指责框架中出现了许多评介型句子(语气强烈,有明确表示情感态度的词语),
网友的指责可谓是火药味浓重,言辞激烈,语气多为感叹(2)(4)、反问(1)和无奈(4)。网友不遗余力的在网络上“攻击”郭美美和中国红十字会,可见中国红字会的记者说明会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将问题愈演愈烈。中国人本来并不“仇富”,但是对不明不白的钱财,显得格外愤怒和敏感,尤其是这次事件中的钱财可能是大家出于“爱心”捐献的,因此,这种愤怒的态度,更反映了郭美美需要彻底解决的急迫性,信息公开透明的必要性。
第三个阶段(7月7日-8月3日),从主题的角度来看,此时网友的态度相比第二阶段要平静许多,更多的是把谩骂转为呼吁。此事,距离事件爆发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多。网友更多了一些理性的思考。直到8月3日郎咸平对郭美美母女的独家专访,尽管有人认为这是“联袂主演”,但大部分人们已经不再追究事实真伪,而是开始思考中国慈善事业如何改善所缺乏的监督机制、操作透明、信息公开,从而健康发展。
在此阶段,网络媒体建立起“对策建议框架”。主要的关键词是:“公信”“监督”“困境”等。例如:
(1) 不透明的监督催生信任危机。
(2) 公信力是公益组织生存根本。
(3) 中国红十字会,及其背后的中国慈善制度,简直千疮百孔。
从这些含有关键词、或者表达出类似含义的句子中可以看到,网友已经开始从各个方面开始探讨中国慈善事业所存在的问题(1)(2),网友意识到,不论郭美美说的是否是事实,她也只是个导火索,是整个事件的源头和切入点。事件真正的主角还是以中国红十字会为代表的中国慈善组织,以及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在郭美美事件之前,“天价帐篷”“万元餐费”就已经让中国红十字会的账目问题初露端倪,可以说,郭美美事件是则是问题集中的爆发。但是,可以发现,网友除了深刻而痛心地指出问题(3),对于中国的慈善事业应该如何改革,如何重建信任,还缺少有建设性的意见。
总结网络媒体所建立的新闻框架,主要有:“事实界定框架”“目的分析框架”“道德指责框架”和“对策建议框架”。通过阅读网络平台上用户所发布的信息和言论,主要有两个特点:信息主观性强,权威性弱。主要体现在很多关于郭美美的个人信息中,都是通过网友“道听途说”而来;第二就是冲动多,理性少。主要体现在言论大多里体现个人观点,缺少实例和说理来证明。从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说,网友的心态主要由好奇探求真相,到愤怒指责主角,到理性指出问题。
4.2 报纸媒体的新闻框架分析
第一阶段(6月21日—6月28日),从主题的角度来看,这段时间报纸的报道主要是基于事实的报道,对于某些无法确定的信息,都有“据称”,“据说”“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样的说法。可以发现的是,报纸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对于新闻的传递,以及表达对未知信息的进一步关注。在此阶段,报纸媒体建立起的是“事实界定框架”和“目的分析框架”。“事实界定框架”的关键词有:“自称”,“有网友”“目前”等等。“目的分析框架”的关键词有:“不得而知”“好奇”等。例如:
(1) 郭美美独自开着另一辆红色Mini Cooper到北京三里屯修指甲,她自称开Mini Cooper“有点不习惯”。
(2) 有网友还搜出郭美美三年前在深圳的家居照。
(3) 目前,当事人“郭美美Baby”已于26日下午连发3条微博向红十字会和公众致歉。
(4) 类似的描述,常出现在“富二代”或“官二代”身上。人们不禁好奇,郭美美的家庭背景是怎么样的。
(5) 郭美美极少提及父亲,虽然其户籍和郭母都在深圳宝安区。而郭母离异后是否再婚,尚不得而知。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报纸的报道相对于网络来说要谨慎而客观的多,报道的信息多是从郭美美个人微博——这一信息最确凿的来源摘取(1),网友提供的线索和找出的照片基本没被采用,引用的一些也是加上了“有网友”这样的引语(2)。当然,报纸表达出对事实的实时跟进(3),体现了媒体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尽管报纸媒体也对郭美美做法的动机表现出解谜的欲望(4)(5),但是并没有直接出现“炫富”“炒作”这样在网络上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语,而只是通过对现实的描写,提供给读者自己思索和结论的空间。
第二个阶段(6月28日—7月7日),从该段时间的报道来看,报纸媒体主要报道的是围绕28日中国红十字会召开的记者说明会。说明会并没有打消人民的疑惑,反而牵扯出更多的问题。在事实真相不明的情况下,人们倾向于相信,中国红十字会存在腐败贪污的问题,网络媒体已经构建起“道德指责框架”,就可以证明。在这样的情况下,报纸媒体建立起“批评督促框架”,一方面呼吁人们冷静,一方面督促中国红十字会拿出更令人信服的说法。
“批评督促框架”中主要的关键词有:“证明”“证据”“彻底调查”等。例如:
(1) 作为一个社会的公益机构,承载着中国慈善事业名誉的公益机构,中国红十字会有责任向社会用事实来证明。
(2) 要消除“郭美美事件”所造成的消极影响,重塑红十字会机构的公信力,首先就要对“郭美美事件”进行彻底调查。
(3) 我们期待着中国红十字会尽快给出解答。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报纸媒体普遍承认郭美美事件已经对中国红十字会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2),并且认为,要想平息众怒,并且重新建立起信任的话,必须调查清楚郭美美事件,彻底解决人们的每一个疑惑(1)。报纸仍然用比较积极的语气和措辞提出了督促(3)。
第三个阶段(7月7日-8月3日),此时,报纸已经少以新闻的形式出现对于郭美美事件的关注,而是以深度报道和评论的形式对该事件给予关注。在报纸的文章中,普遍的观点认为无论郭美美事件是真是假,中国红十字会离“绿色慈善”距离仍远,必须通过这一契机,有所行动和转变。另外一个特点则是引用各方专家和知名人士的意见,为中国红十字会的改革提供建议和意见。
在这一个阶段,报纸媒体建立的框架是“对策建议框架”。该框架下的代表关键词是:“体制改革”“公开”“问责”等等。举例如下:
(1) 不要使得公益组织在向社会募款时,呈现为社会组织面貌;在使用善款时,遵循行政运作机制;在决策时不独立、在问责时无责任人。
(2) 只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进行修改,对红十字会进行体制改革,把改革目标定位健全、公开、透明的社会组织,才能够摆脱信任危机。
(3) 中国红十字总会还应从事件中吸取教训,进一步强化自身对于各级红十字会机构与各类行业红十字会组织的监管力度,杜绝各类不规范运作方式与行为出现。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报纸在建立“对策建议框架”时比网络媒体更为深入。报纸的评论已经从多方面给出了解决问题的良方,比如问责制度(1),信息公开制度(2)以及监管制度(3)等等。从这个角度来说,报纸媒体的报道就比网络媒体的报道更有价值。
总结: 报纸媒体报道所建立的框架主要有:“事实界定框架”“目的分析框架”“批评督促”和“对策建议框架”。通过阅读报纸媒体的报道,可以发现,报纸媒体的报道主要有两个特点:关于事实报道的内容多,对于情绪传达的内容少;权威观点多、可操作意见全,来自“草根”的声音比较少。从时间的顺序来说,报纸报道的顺序从报道事实,到建议监督,最终是出谋划策。
4.3 网络媒体和报纸媒体对比分析
通过以下表格对比可以发现,网络媒体和报纸媒体在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构建的框架是一致的,而在第二阶段出现了分歧。主要原因是网络媒体的言论发表更自由,门槛更低,而报纸媒体要考虑到维持客观公正,以及积极的舆论引导功能,因此相对来说言论尺度比较小,给出的意见偏正面一些。在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尽管网络媒体和报纸媒体建立的框架一致,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细小的区别,比如信息量的大小,语言的积极或消极的偏向,思考的深浅等等(详细情况见表格)。
4.4网络媒体和报纸媒体相关分析
现在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早就不是单一的了,越来越多的信息接受者通过各种渠道,全面地了解新闻事件,以期得到更丰富的信息和更平衡的观点。那么,研究网络媒体和报纸媒体在郭美美事件中表现是否具有相关性,也就非常必要了。
下图是三个阶段中两种媒体在各自的框架中发表的报道数量。
那么,网络上热心的网友对郭美美事件的各种真相曝光,是否对传统媒体的事实界定框架产生了影响呢?通过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图,发现网络的事实界定框架与报纸的网络界定框架并没有显著相关性。也就是说,可能网络上的事实界定更为随意和混杂,挖掘真相也是好奇网友热衷做的事情,而传统媒体则更为理性和平和,事实界定仅采用郭美美本人的网络微博资料以及相关人物的出面声明为构造事实界定框架的依据,因此网上和网下在这个框架里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如果说事实的界定不相关,那么网络上的情绪和报纸下的情绪是否会互相渲染传达呢?我们把除事实界定框架和目的解释框架以外的四种框架界定为意见框架,对网络和报纸的意见框架进行相关性分析,P值结果见下表格。即网路的意见框架与报纸的意见框架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这个与研究者的设想也比较相似,原因是意见框架更感性,更不容易区分,也更容易相互渗透影响,通过测试也可以发现,第二阶段的网上意见对第三阶段的网下意见产生的影响最为显著,我认为原因是两者存在时间的前后关系。其次是第二阶段的网上意见和网下意见,这个与该阶段事实进展的程度是有密切关系的,这个阶段网上可谓是群情激奋,故对网下影响较大。
上图是各个框架下网上和网下媒体发表的报道数量,可以发现,两者对于郭美美事件的报道基本处于同步的状态,在第一个阶段,网络上的报道也引发了报纸媒体的大量报道,但是,网上的活跃程度大于网下的活跃程度;第二阶段,报纸媒体则在数量上超过了网络媒体,可见在报道的持久度上来说,网络媒体不如报纸媒体。但是,总体来说,报道媒体的数量是不如网络媒体的,而传播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报道的数量的影响,因此,传统媒体在网络媒体面前,已经显弱势。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网络媒体和报纸媒体在报道事件上有着很大的差别。框架的构建受到媒体的制约。网络媒体和报纸媒体,一个相对开放,一个相对保守;一个相对草根;一个相对权威;一个相对迅速,一个相对滞后……这些种种的差异,造成了同一个事件,在同样的时期,不同的媒体构造框架存在不同;哪怕是构建出同样的框架,也因为媒体的不同,而导致框架传达的内容,表达的效果不同。
媒体形式不同造成的差别主要有两点。首先是时效性不同。传统媒体比如报纸的发行周期最快也是一天一期,导致更新速度远远不如新媒体,因此网络媒体的方便迅捷和网络消息的巨大需求,导致网络报道的数量是远远大于传统媒体的;同时,由于更新时间短,也导致网络消息比较粗糙,整合性差,更偏向碎片化。第二是编辑人不同。传统媒体的供稿者是训练有素的专业新闻从业者,但网络媒体的消息提供者可以是任何身份,只要有“爆料”,就可以成为作者。因此网络媒体的参与人数更多。但由于缺乏新闻专业素养,这样的供稿人提供的消息大多比较感性,缺乏逻辑和理性的加工。
由拟态环境理论可知,用户的认知是通过“媒介”而产生的,报纸的读者和网络的用户,面对着不一样的媒体环境,同样的受众可能就会对郭美美事件产生不一样的看法和态度。媒体承载着“把关人”的责任,有必要向受众传递真实、可靠、客观系统的消息,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应该从自身出发,扬长避短。尤其是网络这种方兴未艾的媒体形式,更应该在消息的规范、理性方面加以改进。比如,利用法律手段规范网络秩序,通过教育提高网民的道德修养与网络规范,和完善网络监管机制等等。
当然,本研究也发现,网络媒体和报纸媒体的报道具有很大的相关性的。网络的关注带动了网下的跟进,两者也互相促进,互相影响。这和社会处在新旧媒体融合的趋势下是分不开的,这样的融合,才能更好地彰显媒体的能力,媒体的魅力。
当然,要想获得全面的信息和最接近事实真相的认知,一方面媒体的责任不可推卸,另一方面人们应该在报纸媒体和网络媒体所提供的信息中都有所涉猎,在信息量足够充足的情况下,选取自己所认可的部分,产生自己对事件的判断。
参考文献
【1】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305页
【2】龙璐:《中国主流媒体与海外华文媒体国际报道的差异》,南方轮刊,2008年第5期
【3】刘泽江:《新闻框架理论探析》,《大学时代(B版)》,2006年第3期,第25
【4】陆晔:《香港中文报纸中的中国内地新闻:新闻文本的框架研究》,新闻大学,1998年夏,第46页
【5】[美]托德?吉特林:《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张锐译,华夏出版社, 2007年,第13页
【6】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C].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4), 第一版.
【7】李琨:《传播学定性研究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34页。
本文地址:http://sjzytwl.xhstdz.com/quote/74866.html 物流园资讯网 http://sjzytwl.xhstdz.com/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