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紧赶慢赶的一天,终于完成了承诺给父亲做一件褙子的承诺。
老年人的物质消费越来越低,子女的牵挂与关爱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阿姨说从我答应为他缝制夏衫起,父亲有一个月都在心心念念他的新衣服。
钟情于针线,起于小时候的物质匮乏,除夕穿新衣,差不多是除了零食和压岁钱之外对春节最大的期待。那时食品加工匮乏,几乎过年的吃食和全家人的新衣(主要也是成品太贵)都是要自己动手。
红底白花的布料已经买了很久,但是直到腊月二十九,忙碌了近一个月的妈妈,都还没有时间给我缝制,看着哥哥姐姐们陆续试穿的新衣服,心里淡淡的失落与日俱增。夜深人静,偎在妈妈怀里焦虑地问:明天我真的能穿上新衣服吗?
在昏黄的灯光和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中睡去,梦里都是鲜艳的红罩衣。
天蒙蒙亮的时候,心里有事的我朦朦胧胧醒来,未睁开双眼就开始寻找新衣服的影子:就在枕边。
那一刻的惊喜,不亚于今天中奖五百万吧。
而那一夜的灯光,也永远的留在了记忆里。
孩子之于新衣服,大概是一种共同的期盼。儿子小时候也会跑来看我手中的衣服,常常会问这是给他做的吗?什么时候可以穿?鄙视劳动的今天,孩子们再也享受不到这样的温情。
一针一剪一线,曾经是多少家庭的生计,多少父母子女的牵挂与惦念,在手机“肆虐”的今天,渐行渐远。
半年前就定织的缂丝工艺的花罗面料,最适合夏天做背心的外搭,透气凉爽而雅致,定织更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中国的传统裁剪,只需寥寥几剪,便是一件舒适的美衣。
中国传统服装的十字结构,穿着最舒服,打太极都没问题。高企的后领,更是刚好护住大椎穴,对健康好处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