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阳县巴比猴纺织品有限公司,员工蒋娟利用直播电商平台销售纺织产品。 沈齐 摄
□保定日报记者 刘亚辉 通讯员 杨 瀰
翻看你家毛巾标签,大概率会看到两个字——“高阳”。这座拥有400余年纺织历史的冀中平原小城,享有诸多国家级美誉:中国纺织之乡、中国毛巾·毛毯名城、中国家纺(毛巾)研发基地……其中毛巾纺织产业集群入选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产品占据全国毛巾市场三分之一份额。
砥砺深耕,载誉前行。2024年,借助数字化智能发展浪潮,高阳县纺织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高效运营,传统纺织产业实现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华丽蜕变,纺织产品款式更加新颖多样,小毛巾玩出了新花样。记者近日走进高阳县,感受当地纺织企业多方联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场景。
数智助力,传统产业向上突围
在享有“省级数字化生产车间”名号的保定图强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全自动横、纵缝机高速运转,精准高效地缝制着毛巾,为整个生产流程增添了“加速度”;产值数据、产品销售渠道、订单进度等数字化信息,在大数据平台上一目了然。公司销售经理韩凤伟通过手机了解公司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运行情况,保障原料、生产、后整、销售等环节有效衔接。
“数字化转型让我们实现数据上屏、智能机器增多、工人减少等显著变化,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韩凤伟说。小到毛巾上印的二维码,大到企业数字化车间,从制造到“智造”,数字化赋能打通企业从营销到生产组织、制造及质量检测的信息流,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资产运营水平。
“纺织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集聚高阳县及周边纺织全产业链资源要素,有效整合专家、法律支持、融资产品等,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高阳县科工局局长胡常路介绍,目前,高阳县37家纺织企业完成数字化建设,柏立信、图强等4家企业生产车间获“省级数字化生产车间”认定。该县还拥有各级创新平台3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6家。
科技加持,纺织产品新颖多样
经过多年发展,高阳县已形成链条全、规模大的毛巾纺织产业集群。生产的毛巾能抗菌、防蚊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现在还有会唱曲儿的毛巾、会变魔术的枕套等。这些,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加持。
在高阳县棉花图纺织博物馆,“会唱曲儿的毛巾”刺绣精美,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用手机扫描内侧二维码,即可聆听昆曲《牡丹亭》《红楼梦》等剧目的经典唱段。
“我们征求北方昆曲剧院意见,选取昆曲代表剧目中经典人物形象,以数字化刺绣工艺在毛巾上精美呈现,让消费者在用毛巾的同时欣赏到非遗文化。”河北永亮纺织品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段惠指着毛巾上的人物刺绣说。
“会唱曲儿的毛巾”创意新颖,倍受市场青睐。可与之相媲美的还有河北卡缦纺织品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魔术枕套”。枕套按扣可调节枕套大小,使其适用于荞麦皮、乳胶等各种不同材质和大小的枕芯。“‘魔术枕套’自上市以来一直处于热销状态,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公司设计总监史树雷介绍。
为激发企业创新热情,高阳县与中国社科院、中国太平洋学会、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50余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各种新技术、创意产品层见叠出。
电商发力,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一二三,上链接!”在利生纺织公司棉本棉直播间,主播活力四射、激情满怀。公司董事长刘艳生介绍,电商平台为企业拓宽销售端,单场直播即可成交百万,通过直播销售年产值能过亿。
高阳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开拓线上市场,2000多家纺织企业建立网上销售平台。抖音公司、快手公司分别认定高阳县为“居家布艺重点产业带”“家纺核心产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