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都长胖”只是幻觉,长胖的关键还是看饮食。(图文无关)视觉中国|图
口渴时才喝水、用饮料替代白开水、喝滚烫的热水更健康……喝水这件小事,误区可不小。
从每天该喝几杯水、吃饭时能不能喝水到喝不喝隔夜水,喝水的分歧也不小。截然相反的观点都能在网络上找到支持者。
在学术界,与喝水有关的研究结论也时常针锋相对。比如,美国《食欲》(Appetite)杂志发表的研究称,边吃饭边喝水会削弱感官特异性饱腹感,导致食物摄入增多。《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的一篇文章则指出,餐前饮水增强饱腹感,可以减少食物摄入总量。
2025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围绕十个争议较大的健康饮水疑问,南方周末记者邀请了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健康饮水专业委员会会长马锦亚、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和福建医科大学教授、《水的科学与健康》作者阮国洪共同解答。
人与人基因不同,代谢也会不一样,确实存在有些人代谢慢、更容易储存更多能量,也就更容易长胖。“喝水都长胖”只是幻觉,他们忽略自己吃了其他东西,长胖的关键还是看饮食。
每个人的饮水量受体重和工作状态的影响,需要动态调整。假如你坐在办公室,一天都不出汗,合理的饮水量大约是体重的3%,也就是100斤的成人一天应该喝3斤(1500毫升)水,相当于250毫升容量杯子要喝6杯。
饮用水中碳酸钙、碳酸镁(硬水主要成分)的浓度并不足以对健康产生影响。
目前没有证据能证明硬水会导致结石或其他健康问题。相反,如果喝水少,吃肉又多,泌尿系统结石的风险会更高。
饮水反复加热导致亚硝酸盐增加,主要是水中原有的硝酸盐受热分解,或是水分蒸发浓缩。不过即便反复烧开,水中的亚硝酸盐也远低于腌菜、火腿等食物中的含量。
睡前喝水的问题主要在于容易造成起夜,影响睡眠。视觉中国|图
苏打水也不能对高尿酸产生治疗作用。不过,多喝水能促进尿酸代谢排泄,、高尿酸病人通常建议多喝水,而不是多喝碱性水。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微颗粒,包括纳米级、微米级的微粒子。截至目前,我国与饮用水相关的各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还没有涉及塑料微颗粒检测,其监测技术及检测方法也没有国家统一标准。我国瓶装和桶装水的处理工艺主要采用微米级的超滤和纳米级的反渗透过滤技术,因此不会存在毫米级的微颗粒。
市场中用于瓶装和桶装水的塑料包装容器材料主要有两种:PET与PC,均为国际公认的最安全的食品级塑料包装材料。
除了塑料瓶装水、桶装水,我们的生活用水也和塑料接触颇多——比如各类供水塑料管件、水处理用的膜构件、净水器等,我们总不能因为担心微塑料就不喝水。
梁淑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