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编辑朱利伟是北京地铁高峰时段千万通勤者之一,当她在拥挤喧嚣的车厢里举起手机,将镜头聚焦在和她一样的地铁读书人身上时,一道独特的阅读风景为我们展现出来。
四年间,朱利伟的相册“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已有2100多张照片,都是她在每天乘坐地铁上班这一个小时的通勤路上拍摄的。她把相片分享在豆瓣网上,吸引了近20万次点击量。
经济、贸易类书籍频繁出现在地铁上。 受访者供图
“阅读之光”照亮车厢
对不少人来说,挤在早高峰的北京地铁上是一天中十分难熬的时光。朱利伟起初也是这样认为的,直到2018年一个隆冬的早晨。那一天,身穿臃肿外套的上班族把地铁车厢塞得满满当当,朱利伟却发现有位乘客正在读一本经济学论著,一边读一边用笔写写画画。
“他拿着那本书,似乎全身在发光,吸引着我。让我注意到:哇!有人在看书!”这束光让她久久不能忘却,她决定用手机把这一束束光收集起来。
当她开始留心寻找时,竟发现几乎每天都能在地铁上看到读书人的身影。
她拍到的照片都很有趣——一名男子在喧闹的车厢中撑开一个马扎儿,坐下来津津有味地读一本科学书籍;一位戴着眼镜、头发灰白的老者在车厢里朗读一本中学生的英语杂志;一位红唇、美甲的摩登女郎,从皮包里拿出了一本厚厚的《战争与和平》……
朱利伟在地铁里拍摄到一位坐在马扎儿上读书的乘客。 受访者供图
地铁阅读成网络热门话题
随着朱利伟的照片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地铁阅读一度成为网络热门话题。她的故事被多家媒体报道,她也出镜拍摄了纪录片,在知名视频网站上拥有数百万的点击量。
有网友说,在朱利伟的镜头里,地铁俨然成了“一座流动的地下图书馆”。有人说,每天看她的照片就像“追剧一样着迷”。还有网友说,她的照片让人“心生暖意”,并“受到激励”,从而也“加入地铁阅读的行列”。有一位读者甚至在她的一张照片中认出了自己。
朱利伟的相册也吸引了照片之外的读书人。有网友留言说,“仿佛看到了每日上下班的自己”;“选择搭地铁上班,就是为了空出通勤时间用来读书”;“养成通勤路上看书的习惯真好”。
朱利伟在地铁车厢里拍摄到的读书人。 受访者供图
“有些相册下的留言,像是说给留言者自己听的:他们告诉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放弃阅读,鼓励自己像相册中人一样,‘坚守自己内心的明月’。”朱利伟说。
这位37岁的图书编辑甚至收获了职业上的满足:“在几乎人人低头刷屏的时代,那些地铁上的读书人正在用自己的阅读行为悄悄奖赏做书人。”
即使在2020年2月新冠疫情暴发后,地铁里的阅读氛围依然很浓。
“戴着口罩和手套,但不妨碍人们打开书本,充实自己。”朱利伟说,“阅读可能是这些地铁读书人获得精神免疫的一种方式。”
朱利伟很少与她遇到的读书人交流,生怕打扰他们。她也非常注意保护读书人的隐私,只拍摄他们的背面、侧脸或者手拿书的特写。
一对夫妇给她留下过深刻印象。两个人相互依靠,在座位上看着同一本书。朱利伟说,能够分享阅读的夫妻是多么和谐。
她曾看到一位中年男子在车厢里读《红楼梦》。她没忍住,上前询问为什么会读这本书。男子说,他在上中学的女儿正在学习这部名著,他想和孩子一起重读经典。
朱利伟拍摄到两位地铁乘客共同阅读一本书。 受访者供图
“地铁书单”折射大众阅读趋势
也许是职业使然,朱利伟每年都会根据照片做一份“地铁书单”,收录将近1000种出现在她通勤地铁上的书籍和杂志。这已成为一些媒体了解大众阅读趋势的重要参考。她发现出现最多的还是文学作品,但随着近年来国际局势的变化,有关全球化、贸易冲突、经济社会运行等范畴的图书,如《贸易与理性》《解读中国经济》等,在地铁上也变得越来越平常。
有媒体评价说,朱利伟的书单也是一个城市的“剖面”,反映了人们的眼界和关注。朱利伟自己也常从她的书单中收获新的发现和思考。她甚至能从地铁上出现的书目感知到“流量”对人们阅读选择的影响,比如有关短视频推荐或被电视剧改编的书籍,频繁地成为地铁读物。
朱利伟认为,对于好的作品,“流量”是一种加持。但是她也观察到,地铁上有些“纯粹是流量助推的低质量读物”,为此她也感到痛心。“流量涌来,对于如何进行阅读选择,不是所有人都做好了准备。”
一些职业资格考试的指导书,涉及注册会计师、公务员和外语水平考试等,也会出现在她的书单中。朱利伟也曾犹豫,但最后还是决定把这些“工具书”纳入书单。她认为这不仅反映了当下大城市激烈的职场竞争,也表明“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自我”。
这可能让她想起了自己的奋斗经历。朱利伟出生在山东曲阜的一个村庄,童年时期,由于物质贫乏,她并没有太多的书可以读,只有课本。她发奋学习,至今依然可以脱口而出30多年前在学校读过的文章。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做一名图书编辑,虽然收入不高,但她非常喜欢,内心踏实。
2019年,朱利伟获得《新京报》颁发的年度特别致敬奖,表彰她用地铁阅读照片来推广阅读。评委说:“在手机垄断着人们精神生活的当下,拥挤的地铁可能是最没有仪式感的阅读场所,但朱利伟的照片提醒我们,阅读如同柴米油盐,都是生活。”
“我喜欢拍摄地铁阅读,不是劝人人都去地铁上读书,而是告诉大家,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打开一书本,去感受阅读的乐趣。”朱利伟说。
总策划:赵丹平
监制:闵捷
统筹:卫铁民、刘恺
记者:袁全
视频:卫霄通、朱利伟、王志艳、袁全
编辑:闵捷
新华社对外部 新华网联合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