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行业  设备    系统  参数  经纪    教师  机械  中国 

《福建史志》特别关注:“建瓯话的特点及变迁”

   日期:2024-11-10     作者:n19v1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sjzytwl.xhstdz.com/mobile/news/3614.html
核心提示:建瓯话作为闽北方言的代表,是闽语的一个重要成员,也是当地特别宝贵的一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本世纪八十年代,还被列为全国
 

建瓯话作为闽北方言的代表,是闽语的一个重要成员,也是当地特别宝贵的一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本世纪八十年代,还被列为全国八大方言之一。

《福建史志》特别关注:“建瓯话的特点及变迁”

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闽之源·古建州”厚重的地方传统文化,建瓯市方志委主任赖少波在查阅整合了大量文献史料的基础上,撰写了《简析建瓯话的特点及变迁》一文,并在《福建史志》2015年第5期上发表。

《简析建瓯话的特点及变迁》全文,用大篇幅浓浓墨重彩地精辟阐述了建瓯话的特点、表现力及发展变化。通篇内容翔实丰富,深刻地诠释了建瓯话既保存了大量中原语言的活化石、又蕴涵着独具特色的闽北地域特色。

通过本期《福建史志》的大篇幅报道建瓯话的特点及变迁,从而让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建瓯源远流长的语言文化,热爱建瓯,热爱建瓯本土方言,进一步提高了建瓯方言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张小芳 黄悦 范小辉)

 

相关阅读:闽北方言建瓯话的特点、表现力及发展变化

 

赖少波

 

20世纪30年代以来,研究汉语方言的人,大都把闽方言分为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方言和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北方言两大类。其实,福州话只能作为闽东方言的代表,真正能代表闽北的方言是通行于闽北大部分地区的建瓯话。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福州地处闽北中心;其次,福州话在闽北大部分地区是不能通行的,而建瓯话通行闽北的建瓯、松溪、政和、建阳、武夷山等县(市)及南平、浦城、顺昌的部分乡镇,使用人口约200万。

闽北方言建瓯话的形成受其历史背景、自然条件和社会基础等因素影响较大。战国末期,越王无诸入闽,对建瓯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无诸的贡献,不仅表现在开疆拓土,缔造闽越王国,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中原和吴越文化,这些文化通过长期交融,已深深地植入建瓯人的意识之中。同时,建瓯地处闽北山区盆地。由于山区交通不便,相对阻碍了建瓯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逐渐形成了不同于中原独具特色的建瓯方言。

建瓯是闽北古城,是福建省最早设立的四个县级行政区之一。东汉献帝建安初年(196年)分侯官北乡建立三个县:建安县、南平县、汉兴县。建安即今之建瓯,是历史上罕见的直接以皇帝年号命名的一个县。汉末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设建安郡,郡治就设在建安(即今建瓯),统领十县,地域已包括今天的整个福建省。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建安郡为建州,并于武德四年(621年)再次成为建州治所。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升建州为建宁府,又为建宁府治驻地。迄至明清,建瓯一直是闽北乃至福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所以,建瓯话也就自然而然地能通行于闽北大部分地区,成为闽北方言的代表了。

 

一、闽北方言建瓯话的特点

作为通行于一地的方言,闽北方言建瓯话与普通话存在着较大的区别,独具地方特色。建瓯话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

1、语音特点

建瓯话在语音上有别于普通话。

首先,建瓯话的声、韵、调都有别于普通话。建瓯话有15个声母,34个韵母,6个声调(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调)。

其次,建瓯话在声韵拼合方面也和普通话(汉语拼音)有所区别,有其独特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瓯方言的双唇阻声母ppm可以跟撮口韵相拼,而普通话则不行;二是在建瓯方言中舌尖声母tstss和舌根阻声母kkx跟开、齐、合、撮等韵母都能相拼,而在普通话中这些声母只能跟开、合呼韵母相拼,不能跟齐、撮呼韵母相拼。三是建瓯有一个舌根鼻辅音声母n,而普通话则没有这个声母。

2、词汇特点

闽北方言建瓯话词汇非常丰富,并且不少词在词形、词义方面跟普通话有所区别,有很强的地方特色。

首先,建瓯话中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如走(跑)、惊(怕)、行(走)、怯(害怕)、囥(藏)、索(绳子)、得知(知道)、啼(哭)、瓯仔(杯子)、曝(晒)、啜(喝)等。

其次,建瓯方言中有些词的词形和普通话不相同,有很突出的地方特色。如:日头(太阳)、暗暝(晚上)、鼎间(厨房)、胰仔(肥皂)、雅视(好看)、好婥(可爱)、天晴(晴天)、人客(客人)、聋耳(耳聋)等。

第三,在建瓯方言中一些单音节词中普通话中却是多音节词。如:堘(水田)、园(旱地)、舌(舌头)、蜂(蜜蜂)等。

3、建瓯方言的句式特点

1)建瓯话的陈述句中常用“来”、“去”作谓语表示动向。如:

你去哪哩?  (你上哪儿去?)

我去上班。  (我上班去。)

暗暝来我厝嘻。(晚上你上我家玩。)

2)建瓯话表示否定的句式,只须在动词前加否定词“会”就行,而普通话一般是将否定词嵌入复合动词或动补结构中间。如:

会觑得见。 (我看不见)

会认得渠着。(我不认识他)

会吃得掉。 (我吃不了)

3)建瓯话的疑问句不用疑问助词“呢、吗”等表示,而是采用肯定和否定连用的形式来表示疑问,用拉长尾音表示反问。如:

你去去街  (你要上街吗?)

你会话建瓯事会?(你会说建瓯话吗?)

你吃饭未能?     (你吃过饭了吗?) 

二、闽北方言建瓯话的的表现力

闽北方言建瓯话不仅独具特色,同时在其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还积累了丰富的方言词汇,表现力极强。例如:在普通话中用来说明一个人头脑不太好用的“二百五”一词,在建瓯话方言中就有:二百五、城西炮、废明牌、三七挞、填糯米、二五团……等十几种说法。同时,建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的经验中总结创造了谚语。许多谚语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浅显易懂。如“烂泥不会扶得上墙”,这一俗语就是运用人们生产劳动中所遇见的常见现象来比喻没有培养前途,又不上进的人,你再用心去拉扯他,也不成气候。

建瓯的许多谚语能深入浅出地提示一些规律性的道理,很富有哲理性。如:“卖鱼人,吃鱼屎;卖柴人,烧柴痞”就形象、有力地指出:在旧社会捉鱼的人吃不起鱼,砍柴人烧不起柴的不合理现象,揭示了剥削阶级不劳而获的本质。

有些方言谚语虽然很直白、简明,不加修饰,显得质朴、实在,但却容易理解。如:“人比人气死人”这一谚语说明各人的处境、机会不同,生活道路也应有所不同,没有什么好攀比的。

有些谚语总结了许多自然规律,百验不爽,收集多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如:“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过月半”,说明春天下短雨,一天半天就过去了;要是下长雨就得十天半个月了。又如:“雨停昼,湿两头”——说的是整天下雨,中午肯定会暂停一会。

闽北方言建瓯话的方言成语也十分丰富,并且具有简洁、精辟、定型的特点,用起来深刻、形象,能起到言简意赅,准确地表达含义的作用,因其是用方言表达的,在建瓯的本地人听来觉得特别亲切、好理解。

闽北方言建瓯话的成语也是广大人民群众从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创造出来的,一般比较通俗、浅显,容易理解,许多成语和人们的生活、生产联系紧密,所以说起来倍感亲切。如:乌面酱嘴、揽骹撸手,狗吃心肝等等。

穿插使用数字构成成语是建瓯方言成语的一大特色。如:两面三刀、三吃两饿、拿三补七、七骹八手、半暝三更、十有八九等,读起来有个量的衡量,觉得更具体。 

三、闽北方言建瓯话的发展变化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人类的语言也是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之中。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科技飞速发展,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不少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术语、专用语及一些新出现的电器、机械等用具已很难用原有的方言词汇表达清楚了。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瓯方言的词汇也在不断丰富。

对照清乾隆六十年(1796年)编写的建瓯方言字典《建州八音》,我们发现,建瓯话在语音上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我国政府大力推广普通话,普通话的影响使建瓯话的语音变化更加巨大。

对比《建州八音》,50多年前的方言材料和今天的闽北方言建瓯话,我们可以看出,闽北方言建瓯话的韵母有了一定的变化。《建州八音》记录建瓯话有34个韵母,今天的建瓯话虽然也还是34个韵母,但是已经有了变化:原来的韵母“囥”(  )和桐(  )如今已经合并,都读作(  )了,而从原来的年in韵中衍生出了一个新的韵母(ien)

近期建瓯话的语音变化,主要体现在读音上。如今,普通话在建瓯城乡得到大力推广,许多小孩(特别是城区的小孩)学说话已经是先学普通话后学本地方言了。因此,建瓯话中许多字词的发音正在逐渐向普通话的读音靠近。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方言也必然要发展。方言只有发展变化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建瓯话也将逐渐向全民族的共同语言——普通话靠拢,这是历史的必然。

 

小议闽北方言建瓯话的三大特色

赖少波

 

一、建瓯话带有浓重的古汉语风味

建瓯话不是无源之水,也不是无本之木。有兴趣考究建瓯话渊源的人最终会发现,建瓯话的原型根源于古老的中州大地(即现在的河南省一带)。建瓯话是在大量吸收了丰富的古汉语营养的基础上,沿着自身独特的地方乡土道路及方向,逐渐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至今,在建瓯话里面还保存着不少古汉语的语音和词汇原形,尤其是在一些主要的日常生活用语的称谓上。

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同时也是天天都无法离开的“锅”,建瓯人时至今日还仍然将它称作“鼎”。显而易见,“鼎”比“锅”,无论是在产生的渊源上,还是在口语的称谓上,都要来得古朴、典雅和气派。这个事例,同时也执著地显示和散发了建瓯话所包含的丝丝缕缕古色古香、古姿古貌的幽幽而迷人的芬芳!因为众所周知,“鼎”是属于三四千年前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的产物;而“锅”的出现,就比“鼎”要迟得太多了。由此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建瓯话的源远流长。

类似的事例是不胜枚举的。

再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另一件同样也是天天无法离开的物品“衣服”,在建瓯话里至今仍然一直被执著地称作“衣裳”。尽管现在的建瓯男子早已不穿裙子了,然而建瓯人不论男女老幼,都将“穿衣服”叫着“穿衣裳”。这一现象,也显而易见地揭示着与前述同样的一个话题,那就是中国历史上先有“衣裳”,后有“衣服”;而这些顽强地保留下来的古老的语音习惯,仿佛在缠绵不尽地向后人们诉说着建瓯话的渊远流长。

下面,我想再另外单独地罗列一些类似的典型例证,以资查证。不然的话,我担心有些人会认为我只是拣了一二个偶然而特殊的现象在这里小题大作、故弄玄虚。这冤枉了我一个人不打紧,打紧的是不要因此而湮灭了建瓯话千古悠悠、灼灼迷人的瑰丽丰采!

[典型例证]

①“筷子”——建瓯话至今依然称作“箸”;

②“洗澡”——建瓯话至今依然称作“洗浴”;

③“蜂窝”——建瓯话至今依然称作“蜂巢”;

④“去玩”——建瓯话至今依然称作“去嬉”;

⑤“皮鞋”——建瓯话至今依然称作“皮靴”;

⑥“笋干”——建瓯话至今依然称作“笋脯”;

至此我们可以这么自豪地说:“古朴、自然、雍容、典雅”,乃是建瓯话的一大特色!

二、建瓯话说白:雅、贴、精、深,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建瓯话的另一个特色是在说白上即雅致妥帖;又精辟深刻,不少的白话还富有相当强的表现力——让人在三言两语中便得到启发,领教话中三味,受益万千!

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建瓯话在对第三人称的叫法上至今仍然保留着颇令人震惊的古典格式:“渠”!请大家特别注意,建瓯人在第三人称的叫法上没有使用“他”字的传统习惯,“他”字在建瓯话的辞海里基本上被抛弃了。

再有,建瓯话在表达自己的态度时,往往不用“我说”,而是采用“我曰”。 “我说”和“我曰”,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后者显然比前者要来得雅致和庄重得多,而前者则显得比较的庸常和随便。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建瓯话在对怀孕的称呼上更显示出了其语言的无限美感和巨大的魅力。建瓯话绝对不会直接地把“怀孕”叫作“怀孕”或者“怀胎”,而是绝妙地称之为“有身”!“胎”字只用于表达生育的次数,比方说:“第一胎”、“第二胎”;而“孕”字则只用于对孕妇相关物品的称呼上,比方说:“孕房”、“孕床”等。

由此可见,建瓯话在具体使用上对不同对象的称谓是相当考究的。

这方面的典型事例还表现在对地名的称呼上。

比如,建瓯话将墟与墟的连接地段都称为“街”——东游街、小松街;而将街与街的交叉点则将为“头”——南街头、小街头;又将水流的汇合处称为“口”——东溪口、房村口;而将山道的要塞称为“关”——分水关、杉关等等。

建瓯话毕竟是经历了几千多年的凝炼和氤氲而诞生的产物。可以说,建瓯话是成熟老辣、深邃奥妙和充满自身独魅力的方言。

当然,对建瓯话的品评和鉴赏中我们将会进一步发现,建瓯话最值得赞叹的还应当是它没有全盘地接受外界纷繁杂芜的种种因素的影响,最终顽强地保持了自己独特的乡土芳香和气息!正是这缕缕的乡土芳香和气息,包含了几多雅致、几多贴切、几多精辟、几多独到和几多奥妙无穷的表现力!

在此,我想特别地列举一些比较有代表性和象征性的建瓯话谚语或俗语,选录于后,供朋友们细细地品评和赏析。因为,只有当你完全沉浸于建瓯话浓浓的地方文化的氛围之中时,你才有可能切实地体味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冲动和自然而然地滋长出来的深深乡情!

[典型例证]

——“长途没轻担”;

——“站客难留”;

——“老实会偷佛”;

——“贪心不足蛇吞象”;

——“落雨防天晴”;

——“上半夜的财主,下半夜的乞丐”;

——“看菜吃饭,看风放船”;

——“小鼎菜,大鼎饭”;

——“不怕犯天条,就怕犯众怒”;

——“坐的不知站的,站的不知驮的”;

——“好男不要祖家业,好女不要陪嫁衣”;

——“好男不要祖家业,好女不要陪嫁衣”;

——“有死罪,没饿罪”;

——“事事通,百事空”;

——“功夫学到手,泻痢拉不掉”;

——“孩子莫惹,乞丐莫施”;

——“痴人有痴福,没一个痴人躺庙角”;

——“好汉不赚六月钱”;

——“没钱没米跺脚乐”;

——“姻缘到,眼睛瞎”;

——“运气到,门扇挡不住”。

三、建瓯话具有自己独特的语音风格

建瓯话的语音别具一格。建瓯话之所以成为建瓯话,最关键的一点还在于它自有一套别具一格的语音特色。

如果要用几个字最精炼地高度概括和归纳一下建瓯话语音特色的话,我以为它就是:深沉醇厚、温文尔雅。

在建瓯话的语音中,有一个相当奇特的现象,我觉得在这里值得特别一谈,那就是:一些在现代汉语中属于单音节的字,在建瓯话里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双音节。其结果是直接为建瓯话的语音风格增添了说不尽的灵性、活力和动感!

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来说吧。

比如,描述鱼儿的蹦蹦跳跳的“蹦”字,在建瓯话里被自然地读作[bēnglēng]。这里请特别注意,我们知道,“蹦”字在汉语普通话里是单音节的;但它在建瓯话里则摇身一变,成了双音节了。其中,第一个音节[bēng]基本上保持不变,第二个音节韵母仍未改变,只是声母由“b”有规则地变成“L”,形成了[lēng]音节。两个音节的音调均为轻平声,拼读起来相当的形象和逼真,极富有动感、活力和灵性,把鱼儿乱蹦乱跳的情状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bēnglēng],请你试着再拼读几次,你一定会由衷地拍手大叫高声赞叹:“真是太绝了!”

下面,不妨为朋友们开出一连串类似的典型例证,好让朋友们有气氛倘徉其间,尽情尽意尽兴地品味一番家乡话的无限魅力。

[典型例证]

①近视的“近”:建瓯话读作[cī—lī]

②捆缚的“缚”:建瓯话读作[bū—lū]

③凹凸的“凸”:建瓯话读作[tū—lū]

④蓬松的“蓬”:建瓯话读作[pōnglōng]

⑤弯弓的“弓”:建瓯话读作[gōnglōng]

⑥躲藏的“躲”:建瓯话读作[dū—lū]

⑦撕扯的“撕”:建瓯话读作[sī—lī]

⑧翻滚的“翻”:建瓯话读作[fānlān]

⑨翘首的“翘”:建瓯话读作[kiāoliāo]

⑩塌陷的“塌”:建瓯话读作[tā—lā]

从上述一连串的典型例证中,我们不难发现,建瓯话在自身的读音上往往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我想试就建瓯话民普通话之间在读音转变上存在的某些基本规则探寻出一个大致的梗概来。

 

首先,让我们来探寻一下建瓯话和普通话在韵母的读音上是怎么相互转化的。

请看下面的几则比较典型的事例:

例(一):“i”至“uei”的转变。

(前者为普通话的发音,后者为建瓯话的发音。下同)

[ qí]—奇[ guèi]

[ jì]—寄[ guēi]

[ qì]—气[ guéi]

例(二):“i”至“io”的转变。

[ xí]—席[ xiō]

[ chǐ]—尺[ qió]

[ shí]—拾[ sió]

例(三):“e”至“uo”的转变。

[ hè]—鹤[ huó]

[ lè]—乐[ luó]

[ gē]—哥[ guō]

[ hè]—合[ huō]

例(四):“ɑng”至“ong”的转变。

[ zhàng]—帐[ diōng]

[ qiáng]—强[ giǒng]

[ chuáng]—床[ chuōng]

[ zhuāng]—庄[ zhuōng]

[ zhuàng]—壮[ zhuōng]

 

其次,让我们来探寻一下建瓯话和普通话在声母的读音上是怎么相互转化的。

请看下面的几则比较典型的事例:

例(一):“L”至“S”的转变。

[ léi]—雷[ suō]

[ lú]—芦[ sū]

[ luó]—螺[ suō]

[ liú]—留[ sē]

例(二):“f”至“ h”的转变。

[ fǎ]—法[ huá]

[ fàn]—贩[ huāng]

[ fó]—佛[ huō]

[ fèng]—凤[ huōng]

[ fèn]—奋[huōng]

例(三):“c”至“d” 的转变。

[ chá]—茶[ diā]

[ chóu]—绸[ dūi]

[ cháo]—朝[ diǎo]

[ chǎng]—尘[ diēng]

[ chǎng]—场[ diǒng]

 

第三,让我们来看看建瓯话在声调上与普通话相比具有什么自身的风格和特色。

建瓯话的声调,从上述所列举的不少事例里面我们略加一点对照和分析就不难发现:许多原来在普通话里为仄声的,到了建瓯话里常常转变成了轻平声;而原来在普通话里为轻平声的,到了建瓯话里又基本上保持不变,仍为轻平声。这就从根本上奠定了建瓯话在声调上以轻平为主导的格局,最终进一步促成了建瓯话语音的深沉醇厚。

在这里,我想说明一点,建瓯话内在的风情和妙趣是任何人都无法用笔墨所能抒发殆尽的。如果把建瓯话比作一片汪洋大海,那么我的这点见解只能算是海里的一朵浪花而已。

最后,让我用下面的这句话权且结束我的不尽心曲:

“我爱建瓯,我爱建瓯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欢迎关注建瓯市政府微信公众号“建瓯政
本文地址:http://sjzytwl.xhstdz.com/news/3614.html    物流园资讯网 http://sjzytwl.xhstdz.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更多>同类最新文章
0相关评论

文章列表
相关文章
最新动态
推荐图文
最新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