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期间,社交平台上诸如“有哪些表达祝福的词汇”“拜年时怎么说显得有新意”的帖子引发很多关注。走亲访友不知该说什么、拜年信息要复制粘贴……不少年轻人觉得自己“词穷”了。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53.3%的受访青年感觉近几年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下降了,47.1%的受访青年感觉自己词汇量匮乏、表达单一,43.2%的受访青年表示用笔写字变少,41.5%的受访青年遇到过词不达意,难以准确表达想法的情况。
沟通交流是人际互动的重要方式,语言和文字表达的背后是思维和认知。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依靠流行语、表情包就能“直抒胸臆”,但这种浅白直接的输出方式,让一些复杂深邃的表达逐渐被遗忘。为什么在青年群体中出现了“词穷”的现象?如何丰富自己的语言,让“梗阻”的表达顺畅起来?
这些年轻人为何“词穷”?
对于“词穷”现象产生的原因,调查显示,阅读量少、表达能力弱化排在首位,获选率为54.0%,之后是过度依赖网络语言和表情包,缺乏创造力(53.0%),碎片化浏览信息,难以形成系统思维(52.1%),获选率均超过了半数。
此外,“词穷”产生的原因还有:线下面对面沟通交流变少(47.6%),“短平快”的表达方式盛行(34.4%),快节奏生活让人难以沉下心思考(33.1%),与人交流的欲望下降,不想表达(17.6%)。
能发表情绝不打字
从论坛发轫,到QQ、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中呈井喷态势,表情包玩转了网络社交圈,从单一的“小黄脸”到以医生、教师、明星等各行各业人物为题材的表情,表情包的用户逐渐涵盖了行业的方方面面。
表情包,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社交手段之一,甚至逐渐成为了一种社会文化的象征。在表达了个人情绪的同时,每个表情包背后往往也隐藏了这个时代的社会情绪,甚至出现了“能发表情绝不打字”的互联网社交文化新生态。
医护抗疫表情包/新华社图
碎片化阅读剥夺了你的思考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时间变得碎片化,人们刷手机的时间变得越来越长,这也让很多人难以捧读一本纸质书。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让数字化阅读成为主流。
特别是手机端阅读的便利,碎片化阅读,成为很多人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随着这种阅读方式“普及率”越来越高,类似“碎片化阅读导致人们缺少思考”、“浅阅读盛行”等话题一再引发关注。
何谓碎片化阅读?主要是指基于类似电子书、手机和网络等新型阅读媒介进行的不完整、断断续续的阅读方式。阅读的内容为零散、短小的片段式文字,或者长的内容被拆散成不同的碎片,通过零碎时间进行“见缝插针”式阅读。
点开手机里的信息,很多人没有了阅读的耐心,要么是“一目十行”,要么就是“点开不到一分钟”就完成了阅读。表面上看,碎片化阅读是对时间的最大化利用,但实际上这种阅读行为和传统的深度阅读行为相比,对于所阅读作品的消化理解以及人们阅读习惯的养成都有不良影响。
警惕短视频语言破坏逻辑思维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郭小安表示,现在不少年轻人迷恋短视频,习惯了用浅白的网络语言进行表达。网络语言的复制模仿、随意改编、混乱使用可能会重塑青年群体的语言,进而影响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习惯。久而久之,“短平快”取代深度思考,“感官刺激”取代“理性思维”。因此,短视频语言取代文字表达,不仅会带来“词穷”问题,还可能导致个人逻辑思维的破坏和理性思考的缺失,这是值得我们警惕和反思的。
此外,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郑焕钊认为,一些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独和“社恐”,这让他们更倾向选择虚拟社交。在线上,网络“梗”及其他网络语言符号成为年轻人共同的社交语言,这是他们获得文化身份认同和表情达意的方式之一。但这种方式对规范性、逻辑性和书面化的表达方式造成了冲击,进一步影响了语言表达背后的思维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轻人精神世界的深度与广度。“从根源上说,语言贫乏是由精神贫乏导致的。”
如何找回“表达能力”?
调查显示,应对“词穷”,58.4%的受访青年认为要加强阅读,提高个人的文化水平,57.5%的受访青年建议注重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训练,55.7%的受访青年认为要打破碎片化、快餐化获取信息的习惯。
“帮助年轻人走出‘词穷’困境,需要从改善互联网语言环境开始。”郑焕钊认为,一方面要加强网络内容的精品化建设,尤其是语言文字的准确性、丰富性和美感,打造内容优质的网络人文新经典;另一方面,要引导各类互联网媒体规范语言文字表达,承担文化引导和审美引导的责任,比如打造高品质的语文学习社交软件、节目等。另外,学校及家庭要提高对青少年人文经典诵读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年轻一代语言表达和思维的训练。
“解决年轻一代的‘词穷’问题,还要改变其网络生活习惯。”郑焕钊建议,相关部门要帮助年轻人减少对虚拟环境的依赖,鼓励年轻人多参与线下活动,获得更多具体的生活体验。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阅读?
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成年国民网上活动以阅读新闻、社交和观看视频为主,娱乐化和碎片化特征明显,深度图书阅读行为的占比偏低。
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让知识的获取变得越来越容易。碎片化的知识获取更是成为很多人的首选。比起深度阅读,这些浅阅读花费时间更短,而且内容往往充满吸引力,刺激人们进行阅读。
不可否认,浅阅读确实可以让人利用起零碎的时间,相比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也更低。但因为是碎片化的获取知识,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而且,这样的信息获取方式会让我们形成阅读惰性,不愿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思考。非系统性的知识获取也会损害原有的逻辑体系。
有深度的内容虽然一时读起来“烧脑”,却可以通过文字与自己的灵魂进行对话,为个人成长提供养料。碎片化的阅读虽然看上去很美,却容易让自己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对自身成长不利。
读书,本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在书海中,不仅有诗和远方,还有“吾日三省吾身”。读书不是一下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读书可以修身养德,更能激发建设文化强国的蓬勃力量。深度阅读像是一道主菜,用来果腹再合适不过;碎片化阅读则像餐后甜品,用来调剂生活,但不能过分沉迷。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我们应该学会平衡深度阅读与浅阅读的关系。
语言和文字是思考生成的,文字又促进着可思,文字失语症,失语的不只是文字,更是用概念和逻辑进行深层思考的能力,我们赖以表达的文字思维,不能过于依赖表情包、梗、流行语、省略语、短视频等。
让我们安静下来,打开那本书——
(参考资料:中青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日报、央视网、光明日报、@新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新闻网、新华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