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场将近4000只股票上涨,但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会缩量呢?这对市场影响有多大很多人没有搞清楚,今天具体给大家讲一下!
靴子即将落地,全球严阵以待,A股这次能逃脱升天吗?戳我了解三大结局:https://weibo.com/1926571600/Pi1DBrsd9?pagetype=detail
大家注意最后一部分的内容,本篇的精华都在其中,大家可千万不要忘记。
一,到底在等什么?
昨天三大指数小幅波动,沪指、深成指和创业板都在零点几的范畴内波动。个股表现不错,全市场小4000只个股上涨。
但是量能值得警惕,又缩量900多亿,全市场成交1.1万亿元的水平,已经算是比较低的量能水平了。
那么市场为什么缩量?
因为所有的资金都在等待,中长线资金在等tariff落地,短线资金在等量化占比下降。
往后看,先看川普tariff能不能落地、怎么落地,这里中长线资金会先做出反应。

其实,这件事情对老美盟友的影响更大。
一方面是,盟友们发现跪舔没用,还是要加关税。另一方面是,会增加盟友的反美情绪、互相伤害如果不断升级,后果就是全球化体系崩溃,全球贸易额下降,大家后面就各自搞各自的小圈子。
毕竟按对等tariff的原则,现在我们对老美的tariff,再算上增值税,也比老美对我们的要低一点。
虽然说老美tariff对老美盟友的影响更大,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先等待,所以,你看到的是很多人在等。
但问题是,一起跌下去容易,但想要再一起涨回去那太难了,所以,现在看的就是跌下去之后到底哪些股票能涨回去了。
在投资市场中,在禀赋效应的作用下,我们往往只认可所持有股票的正面消息,而往往忽视它的负面因素。
而在禀赋效应的作用下,可能一轮行情都结束了,你还没反应过来为什么自己赚不到钱呢,这也正是散户在牛市中依然不赚钱的关键因素!
二,散户的犹豫,机构的决断
换句话说,可能在大多数人选择等结果落地的时候,有些股票已经被机构资金放弃。
这时候可能大家都会觉得,机构资金的动作散户是看不出来的,其实,可以利用大数据工具来观察。
简单来说就是,它可以先将所有的「交易行为」数据保存下来,经过长期积累后,
再运用大数据模型进行计算,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不同的「交易行为」特征。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张图:

这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数据系统中,反映不同阶段内机构资金的活跃程度的「定级分区」数据,可以简单理解为,数字越小,代表机构资金活跃程度越高,通常「一级区」和「二级区」代表机构行为活跃,相对的「三级区」和「四级区」代表机构行为几乎消失。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股价处于一、二级区域的时候,股价通常涨多跌少,而处于三、四级区域的时候,股价通常跌多涨少。
这里需要格外注意的一点就是,如果股价处于「二级区」的时候,虽然通常也是调整,但实际机构资金并没有放弃该股,所以之后重新进入「一级区」,股价也随之上涨。大家看下面这张图:

这是「万德斯」的交易行为数据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股价在40个交易日涨幅超过70%,但问题是在这期间,股价并不止一帆风顺的,看前期18个交易日下跌20%,这个跌幅真正有多少人能扛得住呢?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割肉下车,结果呢?白白错过大好机会!
但是看数据的话,股价在调整过程中,一直处于「二级区」也就是机构锁仓区,这就说明这样的波动并不需要太担心。
三,机构资金的小动作
在大家眼里的调整,其实可能只是机构资金的阴谋,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看清楚哪些股票是被机构锁仓,哪些是已经被放弃尤为重要,看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截止目前市场中有将近3000家股票处于机构锁仓区,这无疑是一个重要信号,还有一个数据需要大家留意,处于机构观望区的连续两天突破近期新高!

插一嘴,篇幅关系,还有几个炸裂的现象,可以戳这个链接:( https://weibo.com/1926571600/Pi1DBrsd9?pagetype=detail)查看。
本篇就聊到这里,关注小雅,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
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收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敬请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