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操军中,战将之多犹如昨夜星辰,然而他们大都粗鲁、率直、不事文笔,只知钢刀出鞘,喋血沙场,李典可谓其中的异类。
李典以一个文雅书生的身份走入史家笔端,“乃就师读春秋左氏传,博观群书”。如果不是生逢乱世,遭遇“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境况,他一定会独坐西窗,品茶抚琴,一本诗书,悠闲度日。
不喜兵事并不等于不擅长,当李典在鼙鼓硝烟中随着叔父李乾一块儿冲上沙场时,一位名将浴火而生。
由于读书多,心细,李典善于发现对手的缺点,寻罅抵隙,趁势出招,命中对手死穴。
曹操攻打袁尚时,李典的任务是运送粮草。粮由水运,既快捷,又能节省人力物力。可是,当时的水路被袁尚军队阻隔,无法通行。曹操知道后,忙派人传话:“如水路不通,改由陆路。”可是,李典拒绝了,他登高望远,发现袁军人数虽然众多,可大多不穿盔甲,奔走玩笑,十分混乱。显然,他们没有重视李典这支人数不多的运粮部队。李典打马下山,对部下分析一番,认为对方必败。
战事按照他预测的方向进行,曹军一路猛攻,袁军一路败退,水路最終畅通无阻,军粮源源不断地运去。曹操获得军粮,胆气大壮,大败袁军,统一河北。此役,李典居功甚伟。
由于读书多,李典遇事不急躁,善于动脑子。在攻打刘备时,正是由于李典的精细,才让曹军逃过一劫。
当时,进攻刘备的曹军总指挥是夏侯,于禁和李典是副总指挥。刘备看见曹军到来,带上部队,撒腿就逃。夏侯一见,高兴得哈哈大笑,挥军猛追。李典发现山路越来越窄,草木越来越密,如有伏兵,一战必败,忙赶上前劝阻夏侯。
夏侯却认为李典胆小,命令他看守军营,自己和于禁带兵狂追,脚步一滑,进入刘备的伏击圈。一时,号角响起,旗帜招展,乱箭如雨。夏侯和于禁左冲右突,就是突不出重围。危急中,鼓声响起,刘备伏军纷纷败退,原来是李典带着援兵赶来。
难能可贵的是,这样一个叱咤风云的将军却具有谦逊的品德,战胜之后,李典“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以至于全军歌之颂之,“称其为长者”。
公元215年是李典军旅生涯最为辉煌的一年,此前的赤壁之战中,曹操在周瑜的一把大火中大败而归,回军许昌。离开前,他思索良久,长叹一声,留下张辽、李典、乐进率军七千守合肥,以防孙权来攻。
面对来犯之敌,曹操送来作战计划—张辽、李典出战,乐进留守。这三人都认为应趁孙权军立足未稳,突然冲出,打他一个下马威。可是三人平素不睦,此时相互对望,一时无语。突然,李典站起来,对主将张辽说:“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由于李典的大度,计划得以实施。他披甲戴盔,骑着战马,和张辽招募八百勇士,天亮之后突然冲出,大败孙权军队。
这次大胜,让曹军由战败之后的守势变为攻势。多年后,曹丕登基,建立魏国,回顾合肥之战,赞叹道:“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
当时,随曹操起兵诸将,其家族成员在家乡一带大都自成一霸,占有土地,强抢民女,威胁官府。地方官员也无可奈何。
对于此种现象,唯一的方法就是将这些人迁离本地,最好是迁往都城。这样,他们离开本土,自会失去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等于剪掉了羽翼;到了许昌,又等于增加了京城防卫力量;另外,京城乃天子脚下,治安自是严肃。
东汉时,刘秀手下大将耿纯就是出于这种考虑,曾自动带着家族离开本土,一时传为佳话,令刘秀赞叹不已。可是,曹操手下却无一将愿意如此效仿。这时,李典站了出来,提出带着家族部下三千多户迁往他处。曹操听后大喜,将他比之耿纯。可是,他谦虚地说自己如此做,是觉得自己功劳不够,却受到朝廷如此封赏,唯有带着家族集体出力,效命国家罢了。
历史记载,李典举族迁移,人数竟然多达一万三千多人。曹操看着,拊掌赞叹。诸将也看着,一个个低下了头。
李典,是那个时代的异数。他是一个儒雅忠厚的读书人,是一个智勇兼备的将军,是一个忠贞为国的志士,是一个从菏泽巨野走出的热血壮士,一个胸怀天下的男儿。在曹操诸将中,他算得英年早逝者,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留下自己的光亮。
选自《传奇故事》201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