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行业  设备    系统  参数  经纪    教师  机械  中国 

姜树华:从语文“跨出”,向语文“跨回” ——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关键词“跨学科学习”

   日期:2024-11-10     作者:n19v1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sjzytwl.xhstdz.com/mobile/news/2305.html
核心提示:三、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实施1.坚守教学之道——“学习是王道”所有学科的跨学科学习依然是教学的一种形态,属于
三、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1.坚守教学之道——“学习是王道”
所有学科的跨学科学习依然是教学的一种形态,属于教学范畴,学习是王道。语文跨学科学习是正式的“课”,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设计、有过程、有结果、有评价的课程行为,不能以活动了之,一定要落在学生学习语文上。笔者用“知—致—智”来表述对跨学科学习教学性的理解。“知”就是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致”就是语文学科的技能,“智”则是语文学科素养转化而成的,学科智慧。“知—致—智”分别为学科基础、学科能力、学科素养三个维度,把学以致用和用以致学统筹起来。如一年级上册“帮文具回家”话题,团队老师不是简简单单地组织学生把书包摊开,那只是简单的劳动技能。我们需要知晓文具为什么要放在这儿、为什么要让文具回家。比如铅笔要放在文具盒里,因为铅笔芯的“脆弱”。在帮所有文具都找到了家之后,用音乐的方式唱出来,用绘制的方式展示自己摆放文具的图片,用童话的方式来“自述”。然后指向养成整理文具的好习惯,教师设计了两个板块:一个是“文具整理小达人赛”,另一个是“我来秀书包”或“我来秀书柜”,这里有个语文细节,即教师要求大家在“秀”的时候,要说出“我是怎么整理的”“为什么放这儿”等,表达要流利、自信,这是语文。如果不落点于“表达出来”,就成了劳动课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了全面提升,这是语文跨学科学习之意,充分凸显了学习是王道。
2.立足语文之根——来一回语文学科的“主场邀约”
语文的跨学科学习首先具有鲜明的语文学科性,从语文学科出发,再回到语文学科。因此,跨向其他学科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来了一回语文的“主场邀约”,就是语文为主,其他学科为辅;语文邀请你来的,是为语文而来的。那么邀来的“学科”谁来教?当然以语文教师为主,也可由学生来教,也有不少地方尝试“双师”“多师”教学,但毕竟不是常态。如一年级下册“过端午”话题源自于教材上的内容。如何体现语文的“主场”?团队老师设计了四个板块。“端午我知道”板块,让学生请教长辈或翻阅书籍、上网查阅资料,了解端午风俗。“我会画端午”板块,端午景色、端午风俗、端午的想象都可以搬进画中,画完后要解说一番,说说内容和请教过程,又回到了语文。“我会包粽子”板块当然是不能缺失的,但要学会就得请教,这不是口语交际吗?“唱一唱端午”板块,学生要历经搜集歌曲、选择学唱、体会歌词、歌唱表达过程,用音乐滋养对端午节的理解,借力提升语文素养。跨向美术、劳动、音乐等学科,但不被它们“拐走”,始终立根语文,这是“语文之邀”的跨学科学习之本性。
3.织好关联之网——让语文之外均成为其“重要他人”。
跨学科学习内容要实现多个学科奔着一个语文话题而来,且有逻辑地呈现,其核心点在于学科间的交叉性、渗透性与影响性。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这种关联度,编织起这种“网”就是教学设计了。而编织点便是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其他学科之间、学习者与学科之间、学习者与生活之间、个体与小组之间的多重交织点与互通性,这样编织起来的教学之网,便很好地实现了其他学科成为语文的“重要他人”角色。如一年级上册“小动物来比尾巴”话题,首先是“观察小尾巴”板块,涉及科学学科,科学来了;“尾巴有妙用”板块,涉及数学与科学,让学生用科学观察、数学比较的方法做好观察记录;“我来画尾巴”,涉及美术学科,各种小动物的尾巴,画得像不像?相互欣赏交流、评价的过程,就有了语文表述。走进儿童的日常生活,用语文的眼睛看生活,吸收其他学科的素养来理解欣赏生活,最终实现对自我生活的表达,这是语文跨学科学习的主要目标。
4.基于真实之境 ——“生活处处皆学问”
生活处处皆学问,语文跨学科的学习场景要存在于真实世界中,要基于学习者的个人学习生活在社会、自然现场中的“相逢”,切忌存在于假设、想象之中,这是有效兑现2022年版课标“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场景设置,也是语文综合性、实践性的实现前提。如三年级上册“寻找身边的秋”,话题不仅来自于自然生活,更来自于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这组跨学科学习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秋天,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学习写日记”,涉及学科有语文、科学、美术、劳动、综合实践等。“画一画秋天的美景”,画的过程就是在了解树叶的脉络、纹路、生长过程,而非把一片树叶贴在本子上描摹。“尝一尝秋天的味道”,走进秋天的果园、田野,去了解果实的生长过程,去实践,去体会劳有所获。“读一读秋天的诗文”,结合课文,从触摸《古诗三首》中的秋景与秋趣,到感受《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儿童之乐,再到领略《秋天的雨》,赏听《秋的声音》,最后拓展品读王维的《山居秋暝》、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等。“写一些秋的趣事”是在感受到秋日的文字之美后,让学生走进公园、田野,置身大自然,以日记的方式把发现的趣事交流、记录下来,分享秋天的故事。每个人都会走进秋天,经历秋天,这便是真实之境。语文跨学科学习,就是基于真实情境用语文的方式来解决,这样语文在生活中便实现了真正运用。
5.强化主动之为——为了更好解决“真实问题”
能不能建构、形成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习惯与能力,是语文教育高效与否的一个根本原因。所谓“主动之为”,就是个体的主动性,因为每个人遇到的生活问题都不一样,而我们的语文能给每个学生带来怎样的帮助呢?笔者畅想,语文跨学科学习一定是朝向我们每个学生本身的需求,或者是一群孩子本身的需求,他们希望通过语文的跨学科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将是语文跨学科学习的至高境界——因人而异。
与大家分享我校五年级陈同学举办学校书法展的过程。学校展览空间大概可以容纳40多幅书法作品,这40多幅作品当然不能草草完成,如何策划成了陈同学的首要问题。于是她注意观摩线上与线下的书展,发现一些书法展的门道后,开始了书法展的主题策划。接着就是创作了。围绕主题创作作品,几经遴选,真诚求教。然后是考虑布展环境氛围,如什么样的底板、什么样的图文、什么样的灯光、字幅怎么呈现、哪个位置恰当等。一场隆重的发布会是特别重要的,陈同学邀请指导老师来做点评,同学来助演,还有同学送一幅字画来助展。当然,陈同学还要讲述个人的创作经历,讲述自己什么时候开始学书法,最困难的时候是怎么做的,有怎样的感悟等。作为校长的我一定要到场祝贺与勉励,颁发展览荣誉证书,接着就是全校学生在美术课上都会来现场欣赏书法,陈同学还要接受小记者们的专访,一批批小观众的眼神与赞叹溢满整个展览大厅。
这样的书法展,就是地地道道的语文跨学科学习,真真切切地解决真实问题。我们对照以上五个标准,该活动无论是从教学之道、语文之根、关联之网、真实之境,还是主动之为,均是极为符合的,所有参与者的语文素养提升很是鲜明。

姜树华:从语文“跨出”,向语文“跨回” ——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关键词“跨学科学习”

本文地址:http://sjzytwl.xhstdz.com/news/2305.html    物流园资讯网 http://sjzytwl.xhstdz.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更多>同类最新文章
0相关评论

文章列表
相关文章
最新动态
推荐图文
最新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